副臂、起重机、副臂展开方法以及副臂回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089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副臂、起重机、副臂展开方法以及副臂回缩方法,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用以简化副臂的安装和拆卸。该副臂包括副臂主体以及顶丝机构。副臂主体包括具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连接架,第一、第二连接孔同轴布置。顶丝机构包括第一轴、第二轴以及驱动机构;第一轴和第二轴都布置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之间,且第一轴和第二轴均与第一连接孔同轴。驱动机构与第一轴和第二轴驱动连接,以带动第一轴和第二轴同时伸出、回缩。其中,当第一轴处于伸出状态,第一轴插入第一连接孔,当第一轴处于回缩状态,第一轴离开第一连接孔;当第二轴处于伸出状态,第二轴插入第二连接孔,当第二轴处于回缩状态,第二轴离开第二连接孔。孔。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副臂、起重机、副臂展开方法以及副臂回缩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副臂、起重机、副臂展开方法以及副臂回缩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获得合适的起重高度和幅度,起重机设计有多节可伸缩的起重臂。但受到结构和重量的限制,相关技术中,主臂为3~7节;对中小吨位起重机,主臂一般不超过5节。为了进一步拓展起重臂的长度以实现更高的起重高度和幅度,起重机配备有副臂。不使用时,副臂安装到主臂的基本臂一侧;需要使用时,将副臂安装到主臂的末节臂头部,副臂和末节臂通过销轴连接。
[0003]相关技术中,副臂展开时,在拆除相关连接销轴后,首先使副臂绕着安装于主臂的前支架的旋转轴旋转,转至副臂安装孔与末节臂臂头的宽度方向一侧的连接孔对齐;然后插入两个第一连接销轴;接着,拔出前支架销轴,继续推动副臂绕第一连接销轴旋转,至副臂另一侧安装孔与臂头的宽度方向另一侧的孔对齐;然后插入两个第二连接销轴,完成副臂的安装固定。回收副臂则需要逐步拔出各个连接销轴。
[0004]固定副臂用销轴布置在臂架的宽度方向两侧,宽度方向的每一侧都上下同轴布置两根销轴。安装时,现将副臂转动至副臂安装孔和主臂连接孔对齐,然后将四个连接销轴依次使用工具敲入孔中。
[0005]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现有副臂销轴安装方式中,由于受加工误差限制,副臂安装孔和主臂连接孔难以做到准确对齐,造成销轴穿入和拔出困难。通常需要使用铜锤敲击,臂头位置较高,特别是上方销轴所处的位置高,操作者需要登高才能完成销轴拆装作业。安装效率低,且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副臂、起重机、副臂展开方法以及副臂回缩方法,用以简化副臂的安装和拆卸。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副臂,包括:
[0008]副臂主体,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具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同轴布置;以及
[0009]顶丝机构,包括第一轴、第二轴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都布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且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均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同轴;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同时伸出、回缩;
[0010]其中,当所述第一轴处于伸出状态,所述第一轴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孔,当所述第一轴处于回缩状态,所述第一轴离开所述第一连接孔;当所述第二轴处于伸出状态,所述第二轴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孔,当所述第二轴处于回缩状态,所述第二轴离开所述第二连接孔。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0012]第一连接座,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具有允许所述第一轴通过的第一通孔;
[0013]第二连接座,也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具有允许所述第二轴通过的第二通孔;以及
[0014]转筒,布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且所述转筒至少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其中之一可转动连接;
[0015]其中,所述第一轴朝向所述转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转筒的第一端对应设置有第一螺纹段,第一螺纹和第一螺纹段螺纹配合,且所述第一轴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第二轴朝向转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转筒的第二端对应设置有第二螺纹段,第二螺纹与第二螺纹段形成螺纹配合,且所述第二轴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的旋向相反。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0017]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套设于所述转筒;
[0018]第一端盖,具有第一内凹部,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均固定连接;以及
[0019]第二端盖,具有第二内凹部,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均固定连接;
[0020]其中,所述第一内凹部和所述第二内凹部拼凑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第一轴承的安装腔。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筒的第二端的外壁设置有啮合齿;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0022]齿轮,位于所述转筒的外部,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第二通孔中;所述齿轮与所述啮合齿啮合;以及
[0023]齿轮轴,所述齿轮轴插入所述齿轮的通孔中;所述齿轮轴与所述第二连接座可转动连接。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轮的齿数小于所述转筒的第二端的外壁设置有所述啮合齿的齿数。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轮轴的其中一端伸出所述第二连接座的第二通孔,且所述齿轮轴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外部的部分被构造为非圆形的。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丝机构还包括:
[0027]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件,包括第一安装端和第一伸出端;所述第一安装端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且所述第一伸出端伸入到所述第一通孔中;
[0028]其中,所述第一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轴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伸出端插入所述第一滑槽中。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
[0030]第二导向件,包括第二安装端和第二伸出端;所述第二安装端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座,且所述第二伸出端伸入到所述第二通孔中;
[0031]其中,所述第二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轴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第二伸出端插入所述第二滑槽中。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远离所述转筒的一端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轴朝向所述转筒的一端的尺寸;和/或,所述第二轴远离所述转筒的一端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轴朝向所述转筒的一端的尺寸。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所述副臂主体的宽度方向,所述连接架的两侧各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每组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都布置有所述顶丝机构。
[003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本专利技术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副臂。
[003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又提供一种副臂展开方法,所述副臂为本专利技术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副臂,所述副臂展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将所述副臂绕着第一支架转动连接,直至位于所述副臂宽度方向一侧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都与各自的主臂的插接孔对准;其中,沿着所述主臂的宽度方向,所述主臂的每一侧都布置有两个同轴的插接孔;所述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主臂,所述副臂与所述第一支架可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固定于所述主臂;
[0037]驱动所述副臂的驱动机构,以使得位于所述副臂宽度方向一侧的所述第一轴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孔和其中一个所述插接孔中、所述第二轴插入到所述第二连接孔和另一个所述插接孔中。
[0038]在一些实施例中,副臂展开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039]继续转动所述副臂,直至位于所述副臂宽度方向另一侧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也与各自的主臂的插接孔对准;
[0040]驱动所述副臂的驱动机构,以使得位于所述副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副臂主体(1),包括连接架(11),所述连接架(11)具有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12),所述第一连接孔(11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112)同轴布置;以及顶丝机构(2),包括第一轴(21)、第二轴(22)以及驱动机构(23);所述第一轴(21)和所述第二轴(22)都布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1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112)之间,且所述第一轴(21)和所述第二轴(22)均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11)同轴;所述驱动机构(23)与所述第一轴(21)和所述第二轴(22)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轴(21)和所述第二轴(22)同时伸出、回缩;其中,当所述第一轴(21)处于伸出状态,所述第一轴(21)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孔(111);当所述第一轴(21)处于回缩状态,所述第一轴(21)离开所述第一连接孔(111);当所述第二轴(22)处于伸出状态,所述第二轴(22)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孔(112);当所述第二轴(22)处于回缩状态,所述第二轴(22)离开所述第二连接孔(1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3)包括:第一连接座(231),与所述连接架(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231)具有允许所述第一轴(21)通过的第一通孔(231a);第二连接座(232),也与所述连接架(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232)具有允许所述第二轴(22)通过的第二通孔(232a);以及转筒(233),布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231)和所述第二连接座(232)之间,且所述转筒(233)至少与所述第一连接座(231)和所述第二连接座(232)其中之一可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轴(21)朝向所述转筒(23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210),所述转筒(233)的第一端对应设置有第一螺纹段(233b),所述第一螺纹(210)和所述第一螺纹段(233b)螺纹配合,且所述第一轴(21)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31a)中;所述第二轴(22)朝向所述转筒(23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220),所述转筒(233)的第二端对应设置有第二螺纹段(233c),所述第二螺纹(220)与所述第二螺纹段(233c)形成螺纹配合,且所述第二轴(22)位于所述第二通孔(232a)中;所述第一螺纹(210)和所述第二螺纹(220)的旋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3)还包括:第一轴承(234),所述第一轴承(234)的内圈套设于所述转筒(233);第一端盖(235),具有第一内凹部,所述第一端盖(235)与所述第一轴承(234)的外圈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232)均固定连接;以及第二端盖(236),具有第二内凹部,所述第二端盖(236)与所述第一轴承(234)的外圈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232)均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内凹部和所述第二内凹部拼凑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第一轴承(234)的安装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233)的第二端的外壁设置有啮合齿(233a);所述驱动机构(23)还包括:齿轮(237),位于所述转筒(233)的外部,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座(232)的第二通孔(232a)中;所述齿轮(237)与所述啮合齿(233a)啮合;以及齿轮轴(238),所述齿轮轴(238)插入所述齿轮(237)的通孔中;所述齿轮轴(238)与所述第二连接座(232)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237)的齿数小于所述转筒(233)的第二端的外壁设置有所述啮合齿(233a)的齿数。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238)的其中一端伸出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善华张艳伟朱威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