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平顺换挡的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034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可平顺换挡的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液压系统,包括供油子系统、主油压控制子系统、离合器控制子系统、换挡控制子系统和润滑冷却子系统,供油子系统通过主油压控制子系统内的主油路连通换挡控制子系统,换挡控制子系统包括压力控制阀、油路控制阀和换挡活塞,压力控制阀与主油路连通,油路控制阀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1挡油路、N挡油路和2挡油路,油路控制阀通过移动切换油路与换挡活塞、压力控制阀连通,压力控制阀内的液压油通过1挡油路或2挡油路输入换挡活塞的左侧或右侧,并对换挡活塞内的换挡拨叉进行差动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压力控制阀和油路控制阀来提高油压和油量的精准控制,节约油量消耗、降低换挡冲击和NVH过大问题。过大问题。过大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平顺换挡的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液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变速箱
,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平顺换挡的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所说的混动系统,指的是油电混合动力系统。能将发动机与驱动电机的动力以一定的方式耦合在一起并能实现变速、变扭的传动系统,就是混动变速箱。混动变速箱通常可分为专用混动变速箱和基于传统变速箱集成混动单元(驱动电机及相应的控制系统)的改进型混动变速箱。
[0003]在混动系统中,驱动电机的工作方式极为灵活:可以单独驱动车辆,实现纯电行驶;可作为发动机的启动装置,辅助发动机启动;可为发动机提供助力,提高车辆的加速能力;可在与发动机共同驱动车辆时,通过调整发动机的扭矩负荷改善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还可以作为能量回馈装置,回收车辆减速中的制动能量等。
[0004]但随着汽车油耗及排放的国家法规日益加严,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面临更加高的能耗要求,而现有技术的供油系统设计不够合理,变速箱的冷却润滑油路的油泵和主油路的油泵在工作时会出现抢油现象,增大了出油口滤网的过滤负载;各系统功能之间液压系统的结构设计的不合理设置导致油泵过度工作,产生不必要的能耗,以及过高的排放,最终会影响变速箱的使用效果,影响变速箱中各部件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
[0005]因此,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适合混合动力变速箱的液压系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平顺换挡的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液压系统。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可平顺换挡的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液压系统,包括供油子系统、主油压控制子系统、离合器控制子系统、换挡控制子系统和润滑冷却子系统,所述供油子系统通过所述主油压控制子系统内的主油路连通所述换挡控制子系统,所述换挡控制子系统包括压力控制阀、油路控制阀和换挡活塞,所述压力控制阀与所述主油路连通,所述油路控制阀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1挡油路、N挡油路和2挡油路,所述油路控制阀通过移动切换所述1挡油路、2挡油路和N挡油路与所述换挡活塞、所述压力控制阀连通,所述压力控制阀内的液压油通过1挡油路或2挡油路输入所述换挡活塞的左侧或右侧,并对所述换挡活塞内的换挡拨叉进行差动控制。
[0008]优选的,所述供油子系统内设置有相连的第一电子泵和第二电子泵,第一电子泵和第二电子泵由同一电机控制,且二者的输入端与油箱连通以输出液压油,所述第一电子泵通过润滑油路与润滑冷却子系统连通,所述第二电子泵与所述主油压控制子系统内的开
关控制阀连通,并通过所述开关控制阀切换连通润滑油路或主油路,所述主油路的油压大于所述润滑油路。
[0009]优选的,所述主油压控制子系统内具有与所述主油路连通的第一蓄能器,所述第一蓄能器内部具有气囊,所述气囊内具有预充压力,所述第一蓄能器通过所述主油路与所述第二电子泵连通进行充油蓄能,并向所述离合器控制子系统、换挡控制子系统供油。
[0010]优选的,所述主油压控制子系统内还设置有与主油路连通的安全阀、第一单向阀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开关控制阀与所述第一蓄能器之间,并控制液压油向所述第一蓄能器单向流入;所述压力传感器靠近所述离合器控制子系统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开关控制阀与第一单向阀的输入端之间的主油路上设置有高压滤清器,所述油箱与所述第一电子泵、第二电子泵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滤清器。
[0012]优选的,所述压力控制阀的弹簧端设置有反馈油路。
[0013]优选的,所述压力控制阀与主油路之间、所述压力控制阀与所述油路控制阀之间、所述油路控制阀与所述换挡活塞之间的连接油路上均设置有滤网。
[0014]优选的,所述离合器控制子系统包括依次与所述主油路连通的离合器控制阀和离合器,所述合器控制阀和离合器的输入端前均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离合器之间并联有第二蓄能器,所述离合器控制阀的弹簧端设置有一反馈油路,且其与所述油箱连通的泄油端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0015]优选的,所述润滑冷却子系统包括相连通的温度传感器、油冷器、旁通阀和一组节流孔,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油冷器和旁通阀的输入端,所述旁通阀与所述油冷器并联,液压油从所述油冷器或旁通阀的输出端输出并通过节流孔输出。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设置压力控制阀来提高对进入油路控制阀的油压控制,设置油路控制阀来提高对油量的精准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油量损失,节约油量的消耗,且油路控制阀可以通过控制过流面积,减小换挡冲击和NVH过大问题,进行平顺换挡;2、供油子系统采用双联电子泵供油,设置开关控制阀进行高低压油路切换,配合第一蓄能器的使用,当蓄能器蓄油达到系统需求时,利用开关控制阀,切换到润滑油路,电子泵切换工作模式,使电子泵在高压区可以间断工作,降低了电子泵在高压区的工作时间,提高了电子泵的寿命,提高了整个液压系统的效率,同时,节约整个系统的能耗;3、设置有滤清器、高压滤清器以及滤网来对液压油进行层层过滤,保证了液压油油品的清洁。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变速箱液压控制系统的液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19]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0020]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可平顺换挡的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液压系统,包括供油子系统1、主油压控制子系统2、离合器控制子系统3、换挡控制子系统4和润滑冷却子系统5。
[0021]具体的,所述供油子系统1包括用于提供液压油的油箱100,以及用以从所述油箱100内输出液压油的第一电子泵101和第二电子泵102,所述第一电子泵101和第二电子泵102之间相连并由同一电机控制,实现双联电子泵供油。具体的,所述第一电子泵101通过润滑油路6与所述润滑冷却子系统5连通,所述第二电子泵102通过开关控制阀201与主油路7连通,所述主油压控制子系统2通过所述主油路7连通所述换挡控制子系统4和润滑冷却子系统5。本专利技术中的所述第一电子泵101和第二电子泵102与所述油箱100之间设置有滤清器103,来过滤从所述油箱100内的液压油,保证油品的清洁。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平顺换挡的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液压系统,包括供油子系统(1)、主油压控制子系统(2)、离合器控制子系统(3)、换挡控制子系统(4)和润滑冷却子系统(5),所述供油子系统(1)通过所述主油压控制子系统(2)内的主油路(7)连通所述换挡控制子系统(4),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控制子系统(4)包括压力控制阀(401)、油路控制阀(402)和换挡活塞(403),所述压力控制阀(401)与所述主油路(7)连通,所述油路控制阀(402)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1挡油路(4021)、N挡油路(4023)和2挡油路(4022),所述油路控制阀(402)通过移动切换所述1挡油路(4021)、2挡油路(4022)和N挡油路(4023)与所述换挡活塞(403)、所述压力控制阀(401)连通,所述压力控制阀(401)内的液压油通过1挡油路(4021)或2挡油路(4022)输入所述换挡活塞(403)的左侧或右侧,并对所述换挡活塞(403)内的换挡拨叉(404)进行差动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平顺换挡的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子系统(1)内设置有相连的第一电子泵(101)和第二电子泵(102),第一电子泵(101)和第二电子泵(102)由同一电机控制,且二者的输入端与油箱(100)连通以输出液压油;所述第一电子泵(101)通过润滑油路(6)与润滑冷却子系统(5)连通,所述第二电子泵(102)与所述主油压控制子系统(2)内的开关控制阀(201)连通,并通过所述开关控制阀(201)切换连通润滑油路(6)或主油路(7),所述主油路(7)的油压大于所述润滑油路(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平顺换挡的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压控制子系统(2)内具有与所述主油路(7)连通的第一蓄能器(202),所述第一蓄能器(202)内部具有气囊,所述气囊内具有预充压力,所述第一蓄能器(202)通过所述主油路(7)与所述第二电子泵(102)连通进行充油蓄能,并向所述离合器控制子系统(3)、换挡控制子系统(4)供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平顺换挡的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压控制子系统(2)内还设置有与主油路(7)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强朱顺利卞国胜解建韩启锋苏鹏
申请(专利权)人: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