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图书自动化管理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7755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图书自动化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实现图书自动化管理的系统,包括结合了图书的电子标签、无线射频单元、主控服务器和图书位置指示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公开了一种实现图书自动化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主控服务器向无线射频单元发送操作指令,无线射频单元向空间发送无线扫描信号,获取电子标签返回的图书标识信息,并将获取的图书标识信息和接收图书标识信息的位置信息返回给主控服务器;B.主控服务器接收并存储无线射频单元返回的图书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并根据接收的位置信息向图书位置指示单元发送控制指令;C.图书位置指示单元根据接收自主控服务器的控制指令指示图书的位置。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图书的自动化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书自动化管理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在普通家庭和工作单位都存在越来越多的图书、文件、工艺品或模型等物品,为了对这些物品进行有效地管理,需要对这些物品进行整齐地摆放以及准确地查找和定位。尤其在存放有大量的图书和文件的图书馆或阅览室,为了对图书和文件进行有效地管理,更需要在图书和文件整齐摆放的基础上对图书和文件进行准确地查找和定位。目前市面上出售的书架作为一种具有存放功能的家具,仅能够用于图书和文件等物品的整齐摆放,而对于检索、定位和归类所存放的物品,通常只能采用人工方式实现。人工方式一般根据图书管理中普遍采用的图书分类学方法进行,图书分类学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积累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专用于图书管理的一门学科。虽然采用图书分类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对图书进行查找和定位等管理工作,但是这种方法相对比较专业,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才能够保证图书管理工作的正确执行。另外,在目前采用的图书分类学方法中,仍需要大量的人工识别分类,才能保证图书管理工作中顺序排放、准确查找及定位的正确实现,具体操作过程非常复杂,工作效率也非常低。因此,需要有一种面向非专业群体的自动识别和定位技术,用于实现对图书的查找和定位等自动化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图书自动化管理的系统,以简化操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对图书的自动化管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图书自动化管理的方法,以简化操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对图书的自动化管理。(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实现图书自动化管理的系统,包括用于存放图书的书架,该系统还包括与图书相结合的电子标签,用于存储图书标识信息,并根据接收自无线射频单元的扫描信号将图书标识信息返回给无线射频单元;无线射频单元,用于根据接收自主控服务器的操作指令向空间发送无线扫描信号,获取电子标签返回的图书标识信息,并将获取的图书标识信息和接收图书标识信息的位置信息返回给主控服务器;主控服务器,用于向无线射频单元发送操作指令,接收并存储无线射频单元返回的图书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并根据接收的位置信息向图书位置指示单元发送控制指令;图书位置指示单元,用于根据接收自主控服务器的控制指令指示图书的位置。所述与图书相结合的电子标签粘贴于图书的表面或内部,或者印刷于图书的表面或内部;所述电子标签存储的图书标识信息至少包括国际标准书号(ISBN)。所述无线射频单元至少包括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读写器,用于根据接收自主控服务器的操作指令控制天线向空间发送无线扫描信号,获取天线接收的图书标识信息,并将获取的图书标识信息和接收图书标识信息的天线位置信息返回给主控服务器;天线,用于根据接收自RFID读写器的控制指令向空间发送无线扫描信号,并将接收自电子标签的图书标识信息发送给RFID读写器。所述RFID读写器为集成了以太网模块的RFID读写器,该RFID读写器通过太网模块与主控服务器进行通信。所述天线印刷于电路板上;所述印刷天线的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至少印刷一个天线,位于书架的水平隔板与图书之间。所述书架的水平隔板为金属隔板,所述电路板与水平隔板之间进一步包括厚度至少为0.5厘米的非导电材料。所述天线的个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无线射频单元进一步包括多路选择器,用于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天线与RFID读写器进行逐一连接,将接收自RFID读写器的控制指令逐一发送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天线。所述多路选择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所述输入端口与RFID读写器连接,每个输出端口与一个天线连接;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天线与RFID读写器逐一连接的时长至少为RFID读写器与电子标签完成一次通信所需的时间。所述主控服务器包括主控单元,用于向无线射频单元发送操作指令,将接收自无线射频单元的图书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给存储单元,并根据接收的位置信息向图书位置指示单元发送控制指令;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主控单元发送的图书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所述主控服务器进一步包括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主控单元接收的图书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所述图书位置指示单元至少包括指示灯,用于根据接收自主控服务器的控制指令进行开启或关闭,指示图书的位置。所述指示灯至少为一个,指示灯的个数与天线的个数相同,且指示灯的位置与天线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指示灯的个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图书位置指示单元进一步包括灯光多路控制器,用于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指示灯与主控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根据接收自主控服务器的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与天线位置相对应的指示灯。所述灯光多路控制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所述输入端口与主控服务器连接,每个输出端口与一个指示灯连接。一种实现图书自动化管理的方法,应用于包括与图书相结合的电子标签、无线射频单元、主控服务器和图书位置指示单元的图书自动管理系统,该方法包括A、主控服务器向无线射频单元发送操作指令,无线射频单元向空间发送无线扫描信号,获取电子标签返回的图书标识信息,并将获取的图书标识信息和接收图书标识信息的位置信息返回给主控服务器;B、主控服务器接收并存储无线射频单元返回的图书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并根据接收的位置信息向图书位置指示单元发送控制指令;C、图书位置指示单元根据接收自主控服务器的控制指令指示图书的位置。所述主控服务器包括主控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无线射频单元包括RFID读写器、多路选择器和天线,所述步骤A包括A1、主控单元向RFID读写器发送操作指令,RFID读写器根据接收的操作指令同步多路选择器的时间信号,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触发每个天线向空间发送无线扫描信号,所述触发天线的时间间隔至少为RFID读写器与电子标签完成一次通信所需的时间;A2、天线覆盖范围内的电子标签接收到天线发送的无线扫描信号,将自身存储的图书标识信息返回给发送无线扫描信号的天线;A3、天线将接收自电子标签的图书标识信息及自身的位置信息通过多路选择器返回给RFID读写器,RFID读写器将图书标识信息及天线位置信息返回给主控单元。所述主控服务器包括主控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图书位置指示单元包括灯光多路控制器和指示灯,所述步骤B包括主控单元接收RFID读写器发送的图书标识信息及天线位置信息,将接收的图书标识信息及天线位置信息写入到存储单元,并向灯光多路控制器发送携带有天线位置信息的控制指令。所述主控服务器进一步包括显示单元,所述主控单元接收RFID读写器发送的图书标识信息及天线位置信息之后进一步包括主控单元将接收的图书标识信息及天线位置信息通过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书位置指示单元包括灯光多路控制器和指示灯,所述步骤C包括灯光多路控制器接收到主控单元发送的携带有天线位置信息的控制指令,开启与该天线位置信息对应的指示灯,指示图书的位置。在一个扫描周期内获取指定图书的标识信息,且开启与获取该指定图书标识信息的天线位置信息相对应的指示灯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无线射频单元在连续n个扫描周期内没有获取该指定图书的标识信息,所述灯光多路控制器关闭已开启的与获取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图书自动化管理的系统,包括用于存放图书的书架,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与图书相结合的电子标签,用于存储图书标识信息,并根据接收自无线射频单元的扫描信号将图书标识信息返回给无线射频单元;无线射频单元,用于根据接收自主控服务器的操作指令向空间发送无线扫描信号,获取电子标签返回的图书标识信息,并将获取的图书标识信息和接收图书标识信息的位置信息返回给主控服务器;主控服务器,用于向无线射频单元发送操作指令,接收并存储无线射频单元返回的图书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并根据接收的位置信息向图书位置指示单元发送控制指令;图书位置指示单元,用于根据接收自主控服务器的控制指令指示图书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禹赵健李秀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