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教室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7357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教室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属于智慧教室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端内壁固定安装有蓄液盒,壳体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等距离的伸缩杆,且伸缩杆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顶端中间固定安装有投影仪,所述壳体一端外壁中间开设有开口,且壳体两侧和两端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压杆和第二气压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壳体顶端设置有蓄液盒,投影仪放置在支撑板表面,由于电动推杆的伸缩,使得补给筒位置下降,清洁头正对投影仪的投影镜头,双向电机工作,清洁头内部补充汲取清洁液并转动,将投影仪的投影镜头表面清理干净,避免投影镜头累积灰尘导致投影效果、显示效果、教学品质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教室用多媒体教学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慧教室
,尤其涉及一种智慧教室用多媒体教学装置。
技术介绍
智慧教室是一种典型的智慧学习环境的物化,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室的高端形态,它是借助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和智能技术等构建起来的新型教室,该新型教室包括有形的物理空间和无形的数字空间,通过各类智能装备辅助教学内容呈现、便利学习资源获取、促进课堂交互开展,实现情境感知和环境管理功能的新型教室。智慧教室旨在为教学活动提供人性化、智能化的互动空间,通过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结合,本地与远程的结合,改善人与学习环境的关系,在学习空间实现人与环境的自然交互,促进个性化学习、开放式学习和泛在学习;智慧教室的建成离不开多媒体教学装置,但是现有的智慧教室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多数安装在教室顶壁,无法及时对其进行清洁,导致多媒体教学装置长期使用影响教学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慧教室用多媒体教学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教室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端内壁固定安装有蓄液盒,壳体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等距离的伸缩杆,且伸缩杆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顶端中间固定安装有投影仪,所述壳体一端外壁中间开设有开口,且壳体两侧和两端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压杆和第二气压杆,第一气压杆和第二气压杆伸缩端固定安装有弹性球,所述蓄液盒一端下端通过软管连接有补给筒,蓄液盒一端两侧转动安装有电动推杆,且两个电动推杆伸缩端与补给筒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顶端外壁四家固定安装有连杆,且四个连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优选的,所述蓄液盒底端中间通过弹簧安装有呈矩形排列的橡胶垫。优选的,所述补给筒内壁中间固定安装有双向电机,双向电机输出端分别套接有清洁头和防尘头,所述清洁头为蓬松海绵材料制成,清洁头为外窄内宽状。优选的,所述补给筒两端均开设有等角度的出液孔,且出液孔内部插接有导液棉条,多个导液棉条固定连接有中间环。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为导热材料制成,且橡胶垫、弹性球均为橡胶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弹性球替换为缓冲条,且缓冲条由两个定位球和一个扁担状的弧板组成,两个定位球表面为粗糙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慧教室用多媒体教学装置,通过壳体顶端设置有蓄液盒,投影仪放置在支撑板表面,由于电动推杆的伸缩,使得补给筒位置下降,清洁头正对投影仪的投影镜头,双向电机工作,清洁头内部补充汲取清洁液并转动,将投影仪的投影镜头表面清理干净,避免投影镜头累积灰尘导致投影效果、显示效果、教学品质降低。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慧教室用多媒体教学装置,通过投影仪上端设置有弹簧和橡胶垫、下端设置有等距离的伸缩杆、两侧设置有第一气压杆、两端设置有第二气压杆,使投影仪处于缓冲减震的环境中,避免投影仪受损,通过该装置一次性补给,避免需要多次登高。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慧教室用多媒体教学装置,通过弹性球替换为缓冲条,大大增加受力缓冲面积,降低投影仪受损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慧教室用多媒体教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慧教室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壳体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慧教室用多媒体教学装置补给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智慧教室用多媒体教学装置第一气压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板、2连杆、3蓄液盒、4第一气压杆、5支撑板、6壳体、7伸缩杆、8橡胶垫、9投影仪、10弹性球、11第二气压杆、12电动推杆、13清洁头、14补给筒、15中间环、16缓冲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智慧教室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包括壳体6,壳体6顶端内壁固定安装有蓄液盒3,壳体6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等距离的伸缩杆7,且伸缩杆7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5,支撑板5顶端中间固定安装有投影仪9,壳体6一端外壁中间开设有开口,且壳体6两侧和两端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压杆4和第二气压杆11,第一气压杆4和第二气压杆11伸缩端固定安装有弹性球10,蓄液盒3一端下端通过软管连接有补给筒14,蓄液盒3一端两侧转动安装有电动推杆12,且两个电动推杆12伸缩端与补给筒14转动连接。本技术中,壳体6顶端外壁四家固定安装有连杆2,且四个连杆2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蓄液盒3底端中间通过弹簧安装有呈矩形排列的橡胶垫8;补给筒14内壁中间固定安装有双向电机,双向电机输出端分别套接有清洁头13和防尘头,清洁头13为蓬松海绵材料制成,清洁头13为外窄内宽状;补给筒14两端均开设有等角度的出液孔,且出液孔内部插接有导液棉条,多个导液棉条固定连接有中间环15;支撑板5为导热材料制成,且橡胶垫8、弹性球10均为橡胶材料制成。工作原理:通过壳体6顶端设置有蓄液盒3,投影仪9放置在支撑板5表面,由于电动推杆12的伸缩,使得补给筒14位置下降,清洁头13正对投影仪9的投影镜头,双向电机工作,清洁头13内部补充汲取清洁液并转动,将投影仪9的投影镜头表面清理干净,避免投影镜头累积灰尘导致投影效果、显示效果、教学品质降低;通过投影仪9上端设置有弹簧和橡胶垫8、下端设置有等距离的伸缩杆7、两侧设置有第一气压杆4、两端设置有第二气压杆11,使投影仪9处于缓冲减震的环境中,避免投影仪9受损,通过该装置一次性补给,避免需要多次登高。实施例2参照图4,一种智慧教室用多媒体教学装置,进一步的,弹性球10替换为缓冲条16,且缓冲条16由两个定位球和一个扁担状的弧板组成,两个定位球表面为粗糙面。工作原理:通过弹性球10替换为缓冲条16,大大增加受力缓冲面积,降低投影仪9受损的概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教室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包括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顶端内壁固定安装有蓄液盒(3),壳体(6)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等距离的伸缩杆(7),且伸缩杆(7)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5),支撑板(5)顶端中间固定安装有投影仪(9),所述壳体(6)一端外壁中间开设有开口,且壳体(6)两侧和两端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压杆(4)和第二气压杆(11),第一气压杆(4)和第二气压杆(11)伸缩端固定安装有弹性球(10),所述蓄液盒(3)一端下端通过软管连接有补给筒(14),蓄液盒(3)一端两侧转动安装有电动推杆(12),且两个电动推杆(12)伸缩端与补给筒(14)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教室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包括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顶端内壁固定安装有蓄液盒(3),壳体(6)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等距离的伸缩杆(7),且伸缩杆(7)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5),支撑板(5)顶端中间固定安装有投影仪(9),所述壳体(6)一端外壁中间开设有开口,且壳体(6)两侧和两端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压杆(4)和第二气压杆(11),第一气压杆(4)和第二气压杆(11)伸缩端固定安装有弹性球(10),所述蓄液盒(3)一端下端通过软管连接有补给筒(14),蓄液盒(3)一端两侧转动安装有电动推杆(12),且两个电动推杆(12)伸缩端与补给筒(14)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教室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顶端外壁四家固定安装有连杆(2),且四个连杆(2)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教室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液盒(3)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兆立朱元彩翟靖轩崔莹金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