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力管道用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684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力管道用清理装置,涉及城市建设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圆环,圆环的内侧依次设置有外齿轮环,内齿轮环和旋涡气泵,圆环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六个防护壳和六组压缩弹簧,且每一组压缩弹簧位于对应位置处防护壳的内侧,三个防护壳为一组,两组防护壳的内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移动组件和清理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各部件设计在一个平面内,有效的减小了热力管道清理装置的体积,使其在作业时更加的灵活便捷,同时利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得该热力管道用清理装置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管道,提高了适用性,减小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力管道用清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城市建设
,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力管道用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热力管道又称热力管网,从锅炉房、直燃机房、供热中心等出发,从热源通往建筑物热力入口的供热管道。多个供热管道形成管网。供热热水介质设计压力小于等于2.5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200℃;供热蒸汽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350℃的下列热力网的设计,长时间的使用就会造成管道内壁附着积淀污垢,所以需要时常利用清理装置对其内壁进行清理,但是现有的热力管道用清理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的热力管道用清理装置体积较大,在管道内部移动受限较大,如管道弯曲时,就会导致整体装置无法移动,这变相的降低了工作效率;2、现有的热力管道用清理装置一般都是一种型号的清理装置对应一种直径的管道,适用性较低,如果需要对多种直径的管道清理,则需要用到多种型号的清理装置,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力管道用清理装置,通过设置有圆环,圆环的内侧依次设置有外齿轮环,内齿轮环和旋涡气泵,且各部件之间依次相互连接,并且在圆环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六个防护壳和六组压缩弹簧,且每一组压缩弹簧位于对应位置处防护壳的内侧,三个防护壳为一组,两组防护壳的内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移动组件和清理组件,解决了现有的热力管道用清理装置体积较大,移动不便以及适用性较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热力管道用清理装置,包括圆环,便于防护壳的放置,所述圆环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外齿轮环,便于带动圆环转动,且外齿轮环的内侧啮合有内齿轮环,便于带动外齿轮环转动,所述内齿轮环的内侧嵌入固定连接有旋涡气泵,便于带动内齿轮环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圆环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便于与滚轴的配合,所述圆环的外周面上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六个防护壳,便于对清理组件和移动组件的滑动限位,且防护壳的内侧设置有三个压缩弹簧,便于调整清理组件与移动组件的位置,从而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热力管道清理,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圆环的外周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六个所述防护壳每三个为一组,其中一组的防护壳内滑动连接有清理组件,便于对热力管道的内侧壁上的污垢清理,另一组防护壳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组件,便于带动整个装置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清理组件包括连接杆和毛刷,且连接杆的一端与毛刷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位置处防护壳内部的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清理组件通过连接杆与防护壳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有连接杆和毛刷,便于清理组件与防护壳之间的连接,以及对热力管道内侧壁的污垢清理。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U形夹和三个滚珠,且三个滚珠与U形夹一端的两侧臂滚动连接,U形夹另一端的端部与对应位置处防护壳内部的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U形夹和滚珠,便于移动组件与防护壳的连接,以及整体装置的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圆环的一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圆板,便于电机的放置,所述圆板与圆环相邻的一侧壁上等角度阵列固定连接有若干滚轴,且滚轴与圆环上的环形槽配合,便于圆板与圆环的连接,所述圆板背离圆环一侧壁上可拆卸式连接有电机,便于带动旋涡气泵转动,且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圆板与旋涡气泵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圆环,圆环的内侧依次设置有外齿轮环,内齿轮环和旋涡气泵,且各部件之间依次相互连接,通过将各部件设计在一个平面内,有效的减小了热力管道清理装置的体积,使其在作业时更加的灵活便捷,同时减小了能量的消耗。2、本技术通过在圆环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六个防护壳和六组压缩弹簧,且每一组压缩弹簧位于对应位置处防护壳的内侧,三个防护壳为一组,两组防护壳的内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移动组件和清理组件,利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得该热力管道用清理装置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管道,提高了适用性,减小了成本。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不同角度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圆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圆板和旋涡气泵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圆环;101、环形槽;102、防护壳;1021、压缩弹簧;103、清理组件;1031、连接杆;1032、毛刷;104、移动组件;1041、U形夹;1042、滚珠;2、外齿轮环;3、内齿轮环;4、旋涡气泵;5、圆板;501、滚轴;6、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热力管道用清理装置,包括圆环1,圆环1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外齿轮环2,且外齿轮环2的内侧啮合有内齿轮环3,内齿轮环3的内侧嵌入固定连接有旋涡气泵4,由于旋涡气泵4的转动,使得其外周面上套接固定的内齿轮环3转动,内齿轮环3与外齿轮环2啮合,使得内齿轮环3转动时外齿轮环2同时转动,外齿轮环2与圆环1固定连接,所以圆环1同时转动,从而产生轴向力,六个防护壳102每三个为一组,其中一组的防护壳102内滑动连接有清理组件103,另一组防护壳102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组件104,通过设置有清理组件103和移动组件104,用于对热力管道内侧壁污垢的清理以及带动整体装置的移动,清理组件103包括连接杆1031和毛刷1032,且连接杆1031的一端与毛刷10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位置处防护壳102内部的压缩弹簧10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清理组件103通过连接杆1031与防护壳102滑动连接,利用连接杆1031将清理组件103与防护壳102滑动连接,用于对清理组件103的限位,同时利用毛刷1032的设置,对于热力管道的内壁进行清理,移动组件104包括U形夹1041和三个滚珠1042,且三个滚珠1042与U形夹1041一端的两侧臂滚动连接,U形夹1041另一端的端部与对应位置处防护壳102内部的压缩弹簧10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利用U形夹1041与防护壳102将整个移动组件104与防护壳102滑动连接,用于对移动组件104的限位,同时设置有滚珠1042,用于保证移动组件104在横向移动的同时还能转动,圆环1的一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圆板5,圆板5与圆环1相邻的一侧壁上等角度阵列固定连接有若干滚轴501,且滚轴501与圆环1上的环形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力管道用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1),所述圆环(1)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外齿轮环(2),且外齿轮环(2)的内侧啮合有内齿轮环(3),所述内齿轮环(3)的内侧嵌入固定连接有旋涡气泵(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力管道用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1),所述圆环(1)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外齿轮环(2),且外齿轮环(2)的内侧啮合有内齿轮环(3),所述内齿轮环(3)的内侧嵌入固定连接有旋涡气泵(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力管道用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101),所述圆环(1)的外周面上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六个防护壳(102),且防护壳(102)的内侧设置有三个压缩弹簧(1021),所述压缩弹簧(1021)的一端与圆环(1)的外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力管道用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六个所述防护壳(102)每三个为一组,其中一组的防护壳(102)内滑动连接有清理组件(103),另一组防护壳(102)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组件(1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力管道用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103)包括连接杆(1031)和毛刷(1032),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树友许玉龙王永刚董纯强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华新电力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