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WT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594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MWT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MWT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依次包括正面导电TCO层、正面N型掺杂的非晶硅层、正面本征非晶硅层、单晶硅基底、背面本征非晶硅层、背面P型掺杂非晶硅层、背面TCO导电层,正面为绒面结构,背面为抛光面,本申请提供的上述电池的制备方法使用TCO专用蚀刻浆料进行背面正负极间导电TCO的绝缘代替激光绝缘,绝缘效果更优,降低漏电失效比例,提升良率,还可以避免激光绝缘隔离对硅基造成的损伤,提高MWT异质结电池的开压与转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WT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量产的MWT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硅基太阳能电池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MWT为金属穿孔卷绕技术,应用在太阳能电池中,通过激光或者其他方法在原硅片上实现穿孔的工艺,达到将正负电极引到同一面上的目的,特有无主栅设计减少遮光面积增加电池的电流密度,提升转化效率;异质结硅基电池是一种高效的光伏电池,一般采用高少子寿命的N型硅片,结合本征非晶硅钝化层和P型非晶硅掺杂层发射极得到异质的PN结结构,整个工序工艺温度较低(~200℃),可使用超薄硅片。但非晶硅膜层影响异质结电池对光的吸收,造成电流密度较低,MWT技术与异质结电池的结合可以相互补充,有利于获得更优的电性能结果。CN109473492A提到MWT技术要进行激光开孔,当结合异质结工艺后,在背面孔洞金属电极周边用激光刻蚀绝缘划线的方式使该孔洞金属电极区域和P型非晶硅薄膜及上面的透明导电膜(TCO)电学隔离,阻止了和背面正电极区域的短路,从而实现这种MWT异质结硅太阳电池的生产制造。但激光隔离不可避免存在热量损伤,对电池钝化具有不利影响,导致电池效率降低,而且若要实现绝缘隔离需要较宽的刻线宽度,导致PN结失效面积较大,导致PN结有效面积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MWT异质结电池的制备工艺方法,此方法可以提高正负电极TCO的绝缘效果,降低漏电失效比例,提升良率,可以避免激光隔离背面正负电极时对硅基造成的损伤,提高MWT异质结电池的开压与转化效率。本专利技术为一种MWT异质结电池结构,所述电池结构依次包括正面导电TCO层、正面N型掺杂的非晶硅层、正面本征非晶硅层、单晶硅基底、背面本征非晶硅层、背面P型掺杂非晶硅层、背面TCO导电层,正面为绒面结构,背面为抛光面。进一步的,所述单晶硅基底为N型或者P型硅片。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结构上开设孔,所述孔位置为电极点,包含正面电极和负面电极;所述正面电极为丝印低温银浆层,通过制绒前在硅片上制备的孔洞,汇聚贯穿到背面,背面电极为丝印银电极。进一步的,所述背面电极包含正电极、负电极,背面的正负电极之间设有绝缘隔离。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孔为直径0.2mm的圆形孔洞。本申请还提供上述MWT异质结电池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使用单晶或多晶或铸锭单晶硅片作为衬底;步骤二,按照N×N孔洞点阵图形,在硅片上打孔,形成直径为0.1~0.3mm的圆形孔洞;步骤三,将打孔后硅片进行双面抛光,硅片正面使用链式臭氧氧化或管式热氧氧化,在正面形成2-10nm氧化层;步骤四,采用碱与制绒添加剂进行单面织构化;步骤五,在硅片正背面使用PECVD沉积3-10nm本征非晶硅薄膜;步骤六,在正面使用PECVD沉积N型掺杂非晶硅薄膜,膜厚为2-10nm;步骤七,在背面使用PECVD沉积P型掺杂非晶硅薄膜,膜厚为2-10nm;步骤八,使用PVD在正背面沉积导电薄膜TCO,膜层厚度为50-100nm;步骤九,在N×N个孔洞周围印刷TCO蚀刻浆料,印刷浆料宽度0.05-0.3mm,在100-180℃条件下烘干刻蚀,将孔洞附近TCO实现绝缘隔离,再用纯水冲洗并烘干;步骤十,丝网印刷低温浆料,依次印刷堵孔电极,背面电极及正面栅线;经低于200℃温度烘干与固化。进一步的,所述硅片为N型或者P型硅片。与传统MWT电池相比,本专利技术提出的MWT异质结电池以及其制备工艺方法,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此方法中背面采用抛光结构,提高非晶硅膜的钝化效果,提高电池开压;使用TCO专用蚀刻浆料进行背面正负极间导电TCO的绝缘代替激光绝缘,绝缘效果更优,降低漏电失效比例,提升良率,还可以避免激光绝缘隔离对硅基造成的损伤,提高MWT异质结电池的开压与转化效率。此方法中蚀刻浆料印刷宽度很小即可实现绝缘,减小了失效PN结的面积,有利于提高MWT异质结电池的电流密度,进而提升MWT异质结电池的效率与功率。本申请电池结构背面印刷银栅线,通过银栅线进行背面电流的汇流导出,会比导电胶的导出效果好,银栅线电阻率低,传输损失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MWT异质结电池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实施例1:实验组1.硅片:使用N型单晶硅片作为衬底2.激光打孔:按照6×6孔洞点阵图形,在硅片上打孔,形成直径为0.2mm的圆形孔洞。3.抛光与氧化:将打孔后硅片进行双面抛光,硅片正面使用管式热氧氧化,氧化温度180℃,氧气流量2000sccm,在正面形成5nm氧化层4.制绒与清洗:采用碱与单面制绒添加剂(TS03)进行单面织构化,去除硅片表面的损伤层,降低光生载流子的复合速率;同时在硅片正面形成均匀绒面,可以起到陷光作用,提高对光的吸收;RCA清洗提高硅片表面的洁净度。5.本征非晶硅层沉积:在硅片正背面使用PECVD沉积5nm本征非晶硅薄膜6.正面N型非晶硅沉积:在正面使用PECVD沉积N型掺杂非晶硅薄膜,膜厚为8nm7.背面P型非晶硅沉积:在背面使用PECVD沉积P型掺杂非晶硅薄膜,膜厚为8nm8.双面进行TCO导电膜沉积:使用PVD在正背面沉积导电薄膜TCO,膜层厚度为90nm9.绝缘:在背面6×6个孔洞周围印刷TCO(透明导电氧化)蚀刻浆料,印刷浆料宽度0.1mm,在150℃条件下烘干刻蚀,将孔洞附近TCO实现绝缘隔离,纯水冲洗并烘干。10.金属化:丝网印刷低温浆料,依次印刷堵孔电极,背面电极及正面栅线;经低于200℃温度烘干与固化,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实施例2:对比组1.硅片:使用N型单晶硅片作为衬底2.激光打孔:按照6×6孔洞点阵图形,在硅片上打孔,形成直径为0.2mm的圆形孔洞。3.制绒与清洗:采用碱与常规制绒添加剂(TS01)进行双面织构化,去除硅片表面的损伤层,降低光生载流子的复合速率;同时在硅片正面形成均匀绒面,可以起到陷光作用,提高对光的吸收;RCA清洗提高硅片表面的洁净度。4.本征非晶硅层沉积:在硅片正背面使用PECVD沉积3nm本征非晶硅薄膜5.正面N型非晶硅沉积:在正面使用PECVD沉积N型掺杂非晶硅薄膜,膜厚为6nm。6.背面P型非晶硅沉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WT异质结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结构依次包括正面导电TCO层、正面N型掺杂的非晶硅层、正面本征非晶硅层、单晶硅基底、背面本征非晶硅层、背面P型掺杂非晶硅层、背面TCO导电层,正面为绒面结构,背面为抛光面;/n所述电池结构上开设孔,所述孔位置为电极点,包含正面电极和负面电极;所述正面电极为丝印低温银浆层,通过制绒前在硅片上制备的孔洞,汇聚贯穿到背面,背面电极为丝印银电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WT异质结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结构依次包括正面导电TCO层、正面N型掺杂的非晶硅层、正面本征非晶硅层、单晶硅基底、背面本征非晶硅层、背面P型掺杂非晶硅层、背面TCO导电层,正面为绒面结构,背面为抛光面;
所述电池结构上开设孔,所述孔位置为电极点,包含正面电极和负面电极;所述正面电极为丝印低温银浆层,通过制绒前在硅片上制备的孔洞,汇聚贯穿到背面,背面电极为丝印银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WT异质结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晶硅基底为N型或者P型硅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MWT异质结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电极包含正电极、负电极,背面的正负电极之间设有绝缘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MWT异质结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为直径0.2mm的圆形孔洞。


5.MWT异质结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使用单晶或多晶或铸锭单晶硅片作为衬底;
步骤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瑞王伟逯好峰吴仕梁路忠林张凤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日托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