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轮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556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驱动轮防护装置,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轮,所述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本体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传动机构的顶部贯穿第一防护板,所述传动机构的底部贯穿本体的内腔并延伸至壳体的内腔。解决了驱动轮防护装置导致矿车容量降低,防护板在装料时容易挤压驱动轮导致驱动轮损坏,且钢丝线极易损坏并与本体断开,导致干扰工作,并且其驱动轮不能进行清理表面,导致驱动轮表面有杂物,有损驱动轮,甚至引发翻车事故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轮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驱动轮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轮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矿车是我国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主要工具,驱动轮为驱动轮为架空乘人装置运行提供动力,是煤矿架空乘人装置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零部件之一,由于驱动轮需要安置在轨道上,则矿车运动时驱动轮不能接触其他物品,否则将导致驱动轮损坏,甚至引发翻车事故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细胞光热仪用热量监测装置,其申请公布号为201821162632.8,该专利解决了煤矿井下运输时防止坠物,防护力度大,不需要装载在驱动轮上,因此在对驱动轮进行维护维修时,拆卸方便,但是现有的驱动轮防护装置导致矿车容量降低,且钢丝线在装料工作时极易损坏并与本体断开,导致干扰工作,并且其驱动轮不能进行清理表面,导致驱动轮表面有杂物,有损驱动轮,甚至引发翻车事故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轮防护装置,旨在解决了驱动轮防护装置导致矿车容量降低,防护板在装料时容易挤压驱动轮导致驱动轮损坏,且钢丝线极易损坏并与本体断开,导致干扰工作,并且其驱动轮不能进行清理表面,导致驱动轮表面有杂物,有损驱动轮,甚至引发翻车事故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驱动轮防护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轮,所述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本体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传动机构的顶部贯穿第一防护板,所述传动机构的底部贯穿本体的内腔并延伸至壳体的内腔,所述本体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与驱动轮表面配合使用的第二防护板,所述本体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优选地,所述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防护板配合使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与第一防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本体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挡板配合使用的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的顶部均与挡板相反的一侧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绞线辊,所述绞线辊的表面缠绕有两组钢丝线,所述钢丝线的一端贯穿本体且通过转轴并延伸至第一防护板的顶部,所述钢丝线的顶部与防护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本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前侧和后侧均与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轮的数量为四个。优选地,所述第二防护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驱动轮表面配合使用的清理装置,所述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燕尾块,所述第二防护板的底部均开设有与燕尾块配合使用的燕尾槽。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钢丝线配合使用的加强块,所述加强块的底部与钢丝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绞线辊配合使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右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与绞线辊的右侧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驱动轮,能够使本体进行运输作业,通过设置壳体,使传动机构有足够的运动及放置空间,通过设置第一防护板和传动机构的配合使用,方便了传动机构对第一防护板进行收放传动,对第二防护板起到防护作用,通过设置第二防护轮,能加强外物对驱动轮的碰撞以及使驱动轮在运输时表面不存在杂物导致损坏,通过设置挡板,方便了使用者在装料工作时减少物品的洒落,解决了驱动轮防护装置导致矿车容量降低,防护板在装料时容易挤压驱动轮导致驱动轮损坏,且钢丝线极易损坏并与本体断开,导致干扰工作,并且其驱动轮不能进行清理表面,导致驱动轮表面有杂物,有损驱动轮,甚至引发翻车事故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局部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二防护板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本体和燕尾块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号说明:1、本体;2、第一防护板;3、挡板;4、驱动轮;5、第二防护板;6、固定块;7、清理装置;8、壳体;9、传动机构;901、钢丝线;902、绞线辊;903、滑轮;10、电机;11、燕尾槽;12、燕尾块;13、加强块;14、转轴。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并且,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供一种驱动轮防护装置,旨意解决了驱动轮防护装置导致矿车容量降低,防护板在装料时容易挤压驱动轮导致驱动轮损坏,且钢丝线极易损坏并与本体断开,导致干扰工作,并且其驱动轮不能进行清理表面,导致驱动轮表面有杂物,有损驱动轮,甚至引发翻车事故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问题如图1-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轮防护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轮4,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8,本体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防护板2,第一防护板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9,传动机构9的数量为一个,传动机构9的顶部贯穿第一防护板2,传动机构9的底部贯穿本体1的内腔并延伸至壳体8的内腔,本体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与驱动轮4表面配合使用的第二防护板5,本体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3。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驱动轮4,能够使本体1进行运输作业,通过设置壳体8,使传动机构9有足够的运动及放置空间,通过设置第一防护板2和传动机构9的配合使用,方便了传动机构9对第一防护板2进行收放传动,对第二防护板5起到防护作用,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轮防护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轮(4),所述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8),所述本体(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防护板(2),所述第一防护板(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9),所述传动机构(9)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传动机构(9)的顶部贯穿第一防护板(2),所述传动机构(9)的底部贯穿本体(1)的内腔并延伸至壳体(8)的内腔,所述本体(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与驱动轮(4)表面配合使用的第二防护板(5),所述本体(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轮防护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轮(4),所述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8),所述本体(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防护板(2),所述第一防护板(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9),所述传动机构(9)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传动机构(9)的顶部贯穿第一防护板(2),所述传动机构(9)的底部贯穿本体(1)的内腔并延伸至壳体(8)的内腔,所述本体(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与驱动轮(4)表面配合使用的第二防护板(5),所述本体(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轮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防护板(2)配合使用的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表面与第一防护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本体(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挡板(3)配合使用的固定块(6),两个固定块(6)的顶部均与挡板(3)相反的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轮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9)包括绞线辊(902),所述绞线辊(902)的表面缠绕有两组钢丝线(901),所述钢丝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乐鹏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晋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