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模块光口适配器、光模块及光模块的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513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光口适配器、光模块及光模块的组装方法,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接口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包括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所述壳体一端接口处设置有可与光纤组件一部分卡合的所述第二卡接槽以及可与所述光纤组件另一部分配合以限制光纤组件沿卡入方向移动的所述第一卡接槽,其中所述第一卡接槽位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外侧,且所述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槽以及所述壳体端接口依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操作更便捷,提高了对接的精度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模块光口适配器、光模块及光模块的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光模块光口适配器、光模块及光模块的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光通信是以光波为载波的通信方式,光模块在光纤通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通道光模块光纤直径主要有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多模光纤的直径范围为50um至62.5um,单模光纤的直径仅为9um,多通道光模块经常需要采用将MT光纤和MPO光纤进行对接来实现光路的对接,尤其是对直径较小的单模光纤需要更高精度的对接。目前,在现有的光通信技术中,通常光口适配器和MT光纤组件的设置方式为分离式,依靠光模块的上盖和底座,来完成将MT光纤组件固定在光口适配器上。这样在MPO光纤和MT光纤相互对齐的过程中,对光纤适配器、上盖、底座和MT光纤组件的精度要求高,需要多次修模才能使得对接精度达到基本的对接要求,同时在MPO光纤插拔过程中容易损伤MT光组件。综上所述,在现有的光通信技术中,存在着操作不便捷,对接的精度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操作不便捷,对接的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模块光口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包括:/n壳体;/n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接口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包括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所述壳体一端接口处设置有可与光纤组件一部分卡合的所述第二卡接槽以及可与所述光纤组件另一部分配合以限制光纤组件沿卡入方向移动的所述第一卡接槽,其中所述第一卡接槽位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外侧,且所述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槽以及所述壳体端接口依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模块光口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包括:
壳体;
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接口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包括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所述壳体一端接口处设置有可与光纤组件一部分卡合的所述第二卡接槽以及可与所述光纤组件另一部分配合以限制光纤组件沿卡入方向移动的所述第一卡接槽,其中所述第一卡接槽位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外侧,且所述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槽以及所述壳体端接口依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光口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接槽和所述第二卡接槽沿所述光纤组件的卡入方向呈阶梯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光口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还包括:
第一限位部件和第二限位部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件合围所述第一卡接槽和所述第二卡接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模块光口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包括:
顶部限位结构和底部限位结构,所述顶部限位结构和所述底部限位结构对立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接口的两侧,所述顶部限位结构设置有第一弧形槽,所述底部限位结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弧形槽相匹配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和所述第二弧形槽均靠近所述第一卡接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模块光口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顶部限位结构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应力释放孔,所述应力释放孔靠近所述第二卡接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模块光口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部限位结构包括多个变形件,每一个所述变形件的一端和所述壳体的一端接口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亚强许其建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