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护套上下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484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汽车线束护套上下料设备,包括对应设置的护套上下料机械手和护套定位装置。本申请的汽车线束护套上下料设备具有对应设置的护套上下料机械手和护套定位装置,护套定位装置用于接收来自振动输送装置的汽车线束护套,并对其进行定位,护套上下料机械手对经护套定位装置定位的汽车线束护套进行夹取,并输送至指定位置进行密封圈装配,待装配完密封圈后,再将汽车线束护套转移至下料工位下料,实现汽车线束护套的自动化上下料,工作效率高的同时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线束护套上下料设备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上下料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线束护套上下料设备。
技术介绍
汽车线束护套是汽车上使用的一种专用零件,其上具有密封圈装配部位需要装配配套的密封圈。目前,生产部门针对将密封圈装配到上述汽车线束护套上的生产任务,由于其是非标零件,市面上没有对应的自动化密封圈装配设备,因而只能靠人工进行,装配效率低,且容易因人为因素产生不合格品,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生产任务研发自动化的生产技术。要想实现自动在上述汽车线束护套上装配密封圈,必须实现汽车线束护套的自动化上下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护套上下料设备,该汽车线束护套上下料设备可以接收来自振动输送设备(直振)的汽车线束护套,并利用机械手抓取汽车线束护套,送至密封圈装配设备的装配工位,待装配上密封圈后,再将产品送至指定位置下料,可以实现汽车线束护套的自动化上下料。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线束护套上下料设备,包括对应设置的护套上下料机械手和护套定位装置;所述护套上下料机械手包括护套上下料机座,护套上下料机座上设有护套转移直线滑台,护套转移直线滑台的滑块与设于护套上下料机座上的护套上下料双行程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护套上下料机械手还包括连接于护套转移直线滑台的滑块上的护套上下料升降气缸,护套上下料升降气缸上连接有手指气缸,手指气缸上连接有与汽车线束护套相适应的夹具;所述护套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支架,定位支架上设有护套接收板,护套接收板上设有与汽车线束护套装配部位形状相适配的护套定位围板,以及护套到位检测光电传感器,护套定位围板一端敞口用于接收汽车线束护套,护套定位围板的一侧对应设有插入气缸,插入气缸上设有插入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汽车线束护套上下料设备具有对应设置的护套上下料机械手和护套定位装置,护套定位装置用于接收来自振动输送装置的汽车线束护套,并对其进行定位,护套上下料机械手对经护套定位装置定位的汽车线束护套进行夹取,并输送至指定位置进行密封圈装配,待装配完密封圈后,再将汽车线束护套转移至下料工位下料,实现汽车线束护套的自动化上下料,工作效率高的同时可靠性高。作为优化,前述的汽车线束护套上下料设备中,所述护套定位围板呈敞口的椭圆形。从而可以适应端部呈椭圆形的汽车线束护套。作为优化,前述的汽车线束护套上下料设备中,所述插入板上用于和汽车线束护套配合的侧面可以为光滑弧面。作为优化,前述的汽车线束护套上下料设备中,所述护套上下料双行程气缸的活塞杆与护套转移直线滑台的滑块浮动连接。采用浮动连接,可以降低装配对制造误差的要求,且可以提高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护套上下料双行程气缸的活塞杆与护套转移直线滑台的滑块可以通过浮动接头实现浮动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汽车线束护套上下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中的汽车线束护套上下料设备的护套上下料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中的汽车线束护套上下料设备的护套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中的汽车线束护套密封圈装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中的密封圈扩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中的汽车线束护套密封圈装配设备俯视图;图7是本申请中的密封圈上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中的正反检测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密封圈在正反检测块中的检测状态示意图;(图中为密封圈朝向正确的情况);图10是本申请中的生产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中的密封圈装配生产线的俯视图;图12是本申请中的密封圈装配生产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申请中的密封圈上料设备适用的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申请中的与密封圈配套的汽车线束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3中密封圈套到图14中汽车线束护套的装配部后的状态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运动装置,101-密封圈上料双行程气缸、102-支板、103-气缸安装支架、104-滑块、105-导轨、106-支架、107-底板、1071-不可取密封圈收纳管道、108-浮动接头;2-抓取装置,201-夹爪、202-气爪、203-升降气缸、204-吹气管;3-密封圈正反检测装置,301-盖板、302-正反检测块、303-检测基板、304-发射光纤安装孔、305-接收光纤安装孔、306-发光单元、307-接收单元、308-密封圈检测槽、309-待上料密封圈到位检测光电传感器;4-密封圈,401-密封圈凸缘;5-汽车线束护套,501-凸沿;6-工作台面,601-护套定位槽、602-工字型扩张路径孔、603-台板、604-定位片、605-待装配密封圈到位及在位检测光电传感器;7-密封圈扩张装置,701-滑台气缸、702-宽阔气动手指气缸、703-扩张柱安装支架、704-密封圈扩张柱、705-第一气缸连接块、706-第二气缸连接块;8-升降装置,801-推板、802-升降气缸、803-升降气缸支撑板;9-支撑轴;10-直线轴承,11-护套上下料机械手,1101-护套上下料机座、1102-护套转移直线滑台、1103-护套上下料升降气缸、1104-手指气缸、1105-夹具、1106-护套上下料双行程气缸;12-护套定位装置、1201-定位支架、1202-护套接收板、1203-护套定位围板、1204-插入气缸、1205-插入板;13-产品接收盘;14-产品接收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申请限制的依据。本申请的汽车线束护套上下料设备用于对如图14所示的汽车线束护套进行上下料。实施例:参见附图1-3,本实施例的汽车线束护套上下料设备包括对应设置的护套上下料机械手11和护套定位装置12;所述护套上下料机械手11包括护套上下料机座1101,护套上下料机座1101上设有护套转移直线滑台1102,护套转移直线滑台1102的滑块与设于护套上下料机座1101上的护套上下料双行程气缸1106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护套上下料机械手11还包括连接于护套转移直线滑台1102的滑块上的护套上下料升降气缸1103,护套上下料升降气缸1103上连接有手指气缸1104,手指气缸1104上连接有与汽车线束护套5相适应的夹具1105;所述护套定位装置12包括定位支架1201,定位支架1201上设有护套接收板1202,护套接收板1202上设有与汽车线束护套5装配部位形状相适配的护套定位围板1203,以及护套到位检测光电传感器,护套定位围板1203一端敞口用于接收汽车线束护套5,护套定位围板1203的一侧对应设有插入气缸1204,插入气缸1204上设有插入板1205。所述汽车线束护套上下料设备初始状态下,护套上下料双行程气缸1106收回,护套上下料升降气缸1103收回,手指气缸1104伸出,插入气缸1204收回。每次开机自动执行初始化,回到初始状态。工作时,汽车线束护套5从振动盘出来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线束护套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应设置的护套上下料机械手(11)和护套定位装置(12);所述护套上下料机械手(11)包括护套上下料机座(1101),护套上下料机座(1101)上设有护套转移直线滑台(1102),护套转移直线滑台(1102)的滑块与设于护套上下料机座(1101)上的护套上下料双行程气缸(1106)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护套上下料机械手(11)还包括连接于护套转移直线滑台(1102)的滑块上的护套上下料升降气缸(1103),护套上下料升降气缸(1103)上连接有手指气缸(1104),手指气缸(1104)上连接有与汽车线束护套(5)相适应的夹具(1105);所述护套定位装置(12)包括定位支架(1201),定位支架(1201)上设有护套接收板(1202),护套接收板(1202)上设有与汽车线束护套(5)装配部位形状相适配的护套定位围板(1203),以及护套到位检测光电传感器,护套定位围板(1203)一端敞口用于接收汽车线束护套(5),护套定位围板(1203)的一侧对应设有插入气缸(1204),插入气缸(1204)上设有插入板(1205)。/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线束护套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应设置的护套上下料机械手(11)和护套定位装置(12);所述护套上下料机械手(11)包括护套上下料机座(1101),护套上下料机座(1101)上设有护套转移直线滑台(1102),护套转移直线滑台(1102)的滑块与设于护套上下料机座(1101)上的护套上下料双行程气缸(1106)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护套上下料机械手(11)还包括连接于护套转移直线滑台(1102)的滑块上的护套上下料升降气缸(1103),护套上下料升降气缸(1103)上连接有手指气缸(1104),手指气缸(1104)上连接有与汽车线束护套(5)相适应的夹具(1105);所述护套定位装置(12)包括定位支架(1201),定位支架(1201)上设有护套接收板(1202),护套接收板(1202)上设有与汽车线束护套(5)装配部位形状相适配的护套定位围板(1203),以及护套到位检测光电传感器,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巨龙周建行吕迅张冬峰王志毫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智谷精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