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柴油机电站海水共轨分流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466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柴油机电站海水共轨分流冷却系统,包括用于进水管路、稳流管路、进水母管、若干柴油机电站的海水用户,以及排水母管,所述进水管路的入口与进水通海阀箱连通,所述进水管路的出口与稳流管路的入口连通,稳流管路上沿水流方向依次安装有海水滤器和海水泵;所述稳流管路的出口与进水母管连通,进水母管通过各支管路与各海水用户的进水口连通,各海水用户的出水口与排水母管连通,排水母管与排水通海阀箱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构建开式海水共轨冷却循环架构,采用海水泵向柴油机电站全部海水用户一体化供冷和排冷,并利用海水泵的变频调速跟踪海水用户流量负荷变化,基于进水母管的蓄能稳压,规避海水系统供、排水压力失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柴油机电站海水共轨分流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动力系统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柴油机电站海水共轨分流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船舶柴油机电站海水系统是保障舱内柴油机、发电机、通风冷却、柴油冷却器、滑油冷却器、空气冷却器等海水用户的重要系统。由于每个海水用户的海水冷却流量和压力存在较大差异,在传统船舶设计上采用独立供水配置方式,从海水阀箱吸入海水后,由电动海水泵为相应海水用户提供冷却水,各个用户冷却后的海水从通海阀箱直接排放在舷外。传统的基于实船柴油机电站和运行经验设计的柴油机电站海水系统管路过于复杂,海水管路集成度不高,且实船柴油机电站空间有限,对柴油机电站设备布置有一定影响。并且,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舷外海水线会不断波动,会直接造成海水供、排水的压力波动,特别是电动海水泵一般处于高位布置,距离泵吸水口较远,更难满足柴油机电站海水系统的吸水和供水能力,在冷源不足或水压失稳等严重情况下直接导致柴油机紧急停机。此外,由于实船海生物污染,经常会造成海水系统故障,需提升海水系统故障在线处理能力。因此,亟需提出一种船用柴油机电站海水共轨分流冷却系统,以提高柴油机电站海水系统一体化集成能力,提升柴油机电站供水稳定性,改善柴油机电站海水系统故障快速处理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船用柴油机电站海水共轨分流冷却系统,解决现有柴油机电站海水吸入能力低、水压失稳、适装性不足的问题,实现柴油机电站海水系统一体化集成,提高柴油机电站海水系统供排水稳定性,以及系统故障在线隔离和快速重构能力。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船用柴油机电站海水共轨分流冷却系统,包括用于进水管路、稳流管路、进水母管、若干柴油机电站的海水用户,以及排水母管,所述进水管路的入口与进水通海阀箱连通,所述进水管路的出口与稳流管路的入口连通,稳流管路上沿水流方向依次安装有海水滤器和海水泵;所述稳流管路的出口与进水母管连通,进水母管通过各支管路与各海水用户的进水口连通,各海水用户的出水口与排水母管连通,排水母管与排水通海阀箱连通。按上述方案,所述进水通海阀箱内安装有射水引射器,射水引射器的进水口与进水通海阀箱内部连通,射水引射器的出水口与进水管路的入口连通。按上述方案,所述进水管路对应配置有分流管路,分流管路的一端与进水母管连通,分流管路的另一端与该进水管路进水口处的射水引射器的引射口连通。按上述方案,所述分流管路上设置限流器。按上述方案,所述海水泵为电动海水泵;海水滤器为双联海水滤器。按上述方案,所述进水管路和排水母管上分别配置有通海闸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设计柴油机电站进排水母管,构建开式海水共轨冷却循环架构,采用海水泵向柴油机电站全部海水用户一体化供冷和排冷,并利用海水泵的变频调速跟踪海水用户流量负荷变化,基于进水母管的蓄能稳压,规避海水系统供、排水压力失稳,并利用海水共轨母管旁通分流(设计的分流管路),实现海水泵进口引射增压,提高海水泵吸高能力;同时设置通海闸阀,实现柴油机电站海水系统故障在线隔离和共轨冷却系统架构快速重构,提升柴油机电站海水系统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可用于船舶动力系统的总体设计,解决柴油机电站海水吸入能力低、海水管路复杂、适装性不足等技术难题,基于海水共轨架构实现柴油机电站海水系统一体化集成,提高柴油机电站海水泵吸水能力以及向各海水用户的供冷能力,提升柴油机电站空间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海水泵;2、柴油机;3、发电机;4、舱室通风冷却器;5、柴油回油冷却器;6、进水通海阀箱;7、海水滤器;8、射水引射器;9、进水母管;10、排水母管;11、分流管;12、限流器;13、排水通海阀箱;14、通海闸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船用柴油机电站海水共轨分流冷却系统,包括用于进水管路、稳流管路、进水母管9、若干柴油机电站的海水用户,以及排水母管10,所述进水管路的入口与进水通海阀箱6连通,所述进水管路的出口与稳流管路的入口连通,稳流管路上沿水流方向依次安装有海水滤器7和海水泵1;所述稳流管路的出口与进水母管9连通,进水母管9通过各支管路与各海水用户的进水口连通,各海水用户的出水口与排水母管10连通,排水母管10与排水通海阀箱13连通。优选地,所述进水通海阀箱6内安装有射水引射器8,射水引射器8的进水口与进水通海阀箱6内部连通,射水引射器8的出水口与进水管路的入口连通。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海水泵1为电动海水泵;海水滤器7为双联海水滤器7;海水用户包括柴油机2、发电机3、舱室通风冷却器4及柴油回油冷却器5。海水泵1从两舷侧进水通海阀箱6吸水,利用海水滤器7进行净化,并利用在进水通海阀箱6内设置的射水引射器8对海水泵1进口海水进行增压,提升布置于高位的海水泵1的吸水能力。海水泵1为各海水用户提供冷源,并通过电动海水泵1变频调速持续跟踪各海水用户的海水流量需求。优选地,所述进水管路对应配置有分流管11路,分流管11路的一端与进水母管9连通,分流管11路的另一端与该进水管路进水口处的射水引射器8引射口连通。优选地,所述分流管11路上设置限流器12。本实施例中,设计两条进水管路,每一进水管路对应配置分流管11路,分流管11路上安装限流器12,分流管11路的出口与该进水管路进水口处的射水引射器8引射口连通。从进水母管9引出的两路分流管11路,利用限流器12调节海水泵1海水流量,还充当射水引射器8的动力源。本专利技术中,在柴油机电站的各海水各用户进排水口统一设置进水母管9和排水母管10,形成海水共轨冷却架构;通过海水泵1对进水母管9进行增压,再由进水母管9稳压后分配至各个海水用户;各海水用户冷却后的海水由排水母管10集中回收,再直接排放至两舷排水通海阀箱13。所述进水管路和排水母管10上分别配置有通海闸阀14,当一舷出现故障情况下,利用通海闸阀14进行快速隔断,实现故障在线隔离和海水冷却架构重构。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柴油机电站进、排气水母管,构建开式海水共轨冷却循环架构,采用电动海水泵1向柴油机电站全部海水用户一体化供冷和排冷,利用电动海水泵1的变频调速跟踪海水用户流量负荷变化,基于海水母管的蓄能稳压,规避海水系统供、排水压力失稳,并利用海水共轨母管旁通分流(设计分流管11路),实现海水泵1进口引射增压,提高海水泵1吸高能力;同时通过设置海水隔断阀,实现柴油机电站海水系统故障在线隔离和共轨冷却系统架构快速重构,提升柴油机电站海水系统的可靠性。以上所述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专利技术不应该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柴油机电站海水共轨分流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进水管路、稳流管路、进水母管、若干柴油机电站的海水用户,以及排水母管,所述进水管路的入口与进水通海阀箱连通,所述进水管路的出口与稳流管路的入口连通,稳流管路上沿水流方向依次安装有海水滤器和海水泵;所述稳流管路的出口与进水母管连通,进水母管通过各支管路与各海水用户的进水口连通,各海水用户的出水口与排水母管连通,排水母管与排水通海阀箱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柴油机电站海水共轨分流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进水管路、稳流管路、进水母管、若干柴油机电站的海水用户,以及排水母管,所述进水管路的入口与进水通海阀箱连通,所述进水管路的出口与稳流管路的入口连通,稳流管路上沿水流方向依次安装有海水滤器和海水泵;所述稳流管路的出口与进水母管连通,进水母管通过各支管路与各海水用户的进水口连通,各海水用户的出水口与排水母管连通,排水母管与排水通海阀箱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柴油机电站海水共轨分流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海阀箱内安装有射水引射器,射水引射器的进水口与进水通海阀箱内部连通,射水引射器的出水口与进水管路的入口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元龙孙玲董晓明程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