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纹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413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砖领域,提供一种布纹瓷砖及其制备方法,用于提高陶瓷砖的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布纹瓷砖,包括:对坯体进行抛磨,在坯体上形成底层纹理;将釉料施加到坯体作为底釉;进行喷墨打印,在底釉上形成图案;布施透明釉,再在透明釉上打印布状的纹理,根据纹理进行精雕,施加墨水,形成墨水层;在墨水层布施釉料作为面釉;干燥后烧成,得到布纹瓷砖。充分提高了布纹陶瓷砖的强度,进而可以长期地保持布纹陶瓷的纹理特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纹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砖领域,具体涉及布纹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消费者对建筑陶瓷装饰材料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化有力地促进了建筑陶瓷装饰材料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市场上仿大理石、仿木纹、仿竹纹、仿布纹的瓷砖。如何提高仿布纹瓷砖的性能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高陶瓷砖的强度,提供布纹瓷砖。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布纹瓷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对坯体进行抛磨,在坯体上形成底层纹理;将釉料施加到坯体作为底釉;进行喷墨打印,在底釉上形成图案;布施透明釉,再在透明釉上打印布状的纹理图案,根据纹理进行精雕,施加墨水,形成墨水层;在墨水层布施釉料作为面釉;干燥后烧成,得到布纹瓷砖。在坯体上和透明釉上形成布纹的纹理,结合釉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瓷砖的强度。充分提高了布纹陶瓷砖的强度,进而可以长期地保持布纹陶瓷的纹理特征。优选地,所述干燥的温度为160~180℃,所述烧成温度为1200~1250℃,烧成周期为50~60min。优选地,所述精雕的方式为采用根据图案烧制模具在透明釉上进行压制,在透明釉上形成布状纹理。优选地,所述底层纹理的深度为坯体厚度的1~5%。优选地,所述布状纹理的深度为透明釉厚度的1~5%。优选地,所述底釉和面釉采用的釉料包括:>氧化锌3~7质量份,硅酸锆2~10质量份,钾长石10~15质量份,钠长石20~40质量份,铝粉4~15质量份,方解石10~15质量份,白云石1~7质量份,中铝粉4~15质量份,石英3~7质量份,高岭土15~20质量份,硅酸钇1~5质量份。在布纹陶瓷釉料中加入硅酸钇,结合布纹陶瓷本身的纹理特征,以提高布纹陶瓷砖的强度。优选地,所述底釉和面釉采用的釉料包括:氧化锌5~7质量份,硅酸锆6~10质量份,钾长石12~15质量份,钠长石30~40质量份,铝粉10~15质量份,方解石8~15质量份,白云石5~7质量份,中铝粉12~15质量份,石英5~7质量份,高岭土16~20质量份,硅酸钇2~5质量份。优选地,所述底釉和面釉采用的釉料包括:氧化锌5质量份,硅酸锆6质量份,钾长石12质量份,钠长石30质量份,铝粉10质量份,方解石8质量份,白云石5质量份,中铝粉12质量份,石英5质量份,高岭土16质量份,硅酸钇2质量份。优选地,所述硅酸钇包括硅酸钇晶须0.5~2.5质量份,片状硅酸钇0.5~2.5质量份。优选地,所述硅酸钇晶须的制备方法包括:取六水合硝酸钇6~10质量份,九水合水玻璃1~4质量份,无水乙醇30~50质量份;将六水合硝酸钇和九水合水玻璃溶解到无水乙醇中,调节pH为10~11,滴加2~3滴油酸,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温度为160~200℃,反应48~72h,产物用异丙醇清洗2~3次,在70~100℃下烘干,得到硅酸钇晶须。可以形成针状的硅酸钇晶须。优选地,取六水合硝酸钇8~10质量份,九水合水玻璃2~4质量份,无水乙醇45~50质量份。优选地,取六水合硝酸钇8质量份,九水合水玻璃2质量份,无水乙醇45质量份。优选地,所述片状硅酸钇的制备方法包括:取六水合硝酸钇6~10质量份,正硅酸乙酯1~4质量份,无水乙醇10~30质量份;将六水合硝酸钇和正硅酸乙酯混合均匀,加入无水乙醇,在密闭容器中搅拌,同时对密闭容器进行水浴加热,升温至35~45℃,搅拌均匀,得到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在100~120℃下,溶剂热反应12~24h,得到凝胶,将凝胶烘干后,得到中间体粉末;将中间体粉末与混合复盐按照1:1~3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后,在800~1000℃下进行热处理,得到产物经水洗、氢氟酸酸洗后50~100℃下干燥2~4h,得到片状硅酸钇。片状硅酸钇可以有效提高陶瓷砖的强度,同针状晶须的硅酸钇陶瓷联用,可以形成结构稳定釉层骨架。优选地,所述混合复盐为钨酸钾与钼酸铵的混合物,钨酸钾与钼酸铵的质量比为1:1。一种布纹瓷砖,根据上述的布纹瓷砖制备方法制成的布纹瓷砖。硅酸钇晶须可以增强瓷砖的强度,片状硅酸钇可以进一步增强瓷砖的强度,二者联用在瓷砖领域并不多见。布纹陶瓷砖生产过程中在底釉或者中间釉上形成纹理,这些纹理会导致面釉内产生更多的细微断裂,有助于充分的提高硅酸锆晶须对瓷砖的增强作用,尤其是可以充分发挥硅酸钇晶须的裂纹偏转、桥联、及微裂纹增韧作用,以充分提高瓷砖的强度。专利技术人认为,硅酸钇晶须和片状硅酸钇联用后添加到布纹陶瓷釉料中,形成了强度更高的釉层骨架,进而显著增强了瓷砖的强度。在纹理的上方施加的底釉和面釉,可以有效的起到提高瓷砖强度的作用。磨抛、雕刻形成的布纹的纹理可以促进釉层内产生一定的细小裂纹,并在一定程度优化裂纹偏转的方向,从而提高了瓷砖的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充分提高了布纹陶瓷砖的强度,进而可以长期地保持布纹陶瓷的纹理特征。利用布纹陶瓷本身的结构,结合硅酸钇晶须和片状硅酸钇形成的稳定的釉层骨架,充分提高了布纹陶瓷砖的强度,陶瓷砖的强度优于仅采用硅酸钇晶须的陶瓷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列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布纹瓷砖,其制备方法包括:对坯体进行抛磨,在坯体上形成底层纹理;将釉料施加到坯体作为底釉;进行喷墨打印,在底釉上形成图案;布施透明釉,再在透明釉上打印布状的纹理图案,根据纹理进行精雕,施加墨水,形成墨水层;在墨水层布施釉料作为面釉;160℃干燥后,在1250℃烧成,烧成周期为55min,得到布纹瓷砖。所述精雕的方式为采用根据图案烧制模具在透明釉上进行压制,形成布状纹理。所述底层纹理的深度为坯体厚度的2%。所述布状纹理的深度为透明釉厚度的2%。所述底釉和面釉采用的釉料包括:氧化锌500g,硅酸锆600g,钾长石1200g,钠长石3000g,铝粉1000g,方解石800g,白云石500g,中铝粉1200g,石英500g,高岭土1600g,硅酸钇200g。所述硅酸钇包括硅酸钇晶须100g,片状硅酸钇100g。所述硅酸钇晶须的制备方法包括:取六水合硝酸钇800g,九水合水玻璃200g,无水乙醇4500g;将六水合硝酸钇和九水合水玻璃溶解到无水乙醇中,调节pH为10,滴加2滴油酸,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温度为170℃,反应60h,产物用异丙醇清洗3次,在90℃下烘干,得到硅酸钇晶须。可以形成针状的硅酸钇晶须。所述片状硅酸钇的制备方法包括:取六水合硝酸钇750g,正硅酸乙酯200g,无水乙醇2500g;将六水合硝酸钇和正硅酸乙酯混合均匀,加入无水乙醇,在密闭容器中搅拌,同时对密闭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布纹瓷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对坯体进行抛磨,在坯体上形成底层纹理;/n将釉料施加到坯体作为底釉;/n进行喷墨打印,在底釉上形成图案;/n布施透明釉,再在透明釉上打印布状的纹理图案,根据纹理进行精雕,施加墨水,形成墨水层;/n在墨水层布施釉料作为面釉;/n干燥后烧成,得到布纹瓷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纹瓷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坯体进行抛磨,在坯体上形成底层纹理;
将釉料施加到坯体作为底釉;
进行喷墨打印,在底釉上形成图案;
布施透明釉,再在透明釉上打印布状的纹理图案,根据纹理进行精雕,施加墨水,形成墨水层;
在墨水层布施釉料作为面釉;
干燥后烧成,得到布纹瓷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纹瓷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温度为160~180℃,所述烧成温度为1200~1250℃,烧成周期为50~6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纹瓷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雕的方式为采用根据图案烧制模具在透明釉上进行压制,在透明上形成布状纹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纹瓷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纹理的深度为坯体厚度的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纹瓷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状纹理的深度为透明釉厚度的1~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纹瓷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釉采用的釉料包括:
氧化锌3~7质量份,硅酸锆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文英汪加武叶建明王礼卢佩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文莱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