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硅胶球囊用扩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89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硅胶球囊用扩张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张合组件,张合组件由两个对称且传动连接的转向单元组成,转向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件和夹爪;传动件包括圆盘部和自圆盘部向外延伸的直板部,圆盘部同轴设置有紧邻直板部的转向齿,直板部上设置有条形的定位槽;夹爪包括连接部和插杆部,连接部的渐尖端与插杆部垂直连接,其圆形端上设置有与定位槽相匹配的凸起,凸起嵌入定位槽,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部与直板部。该扩张机构用于自动化设备上,通过传动件驱动夹爪对硅胶球囊进行扩张,方便套装作业,可避免手动作业造成二次污染,提高套装效率及质量;传动件与夹爪的组装操作方便,任一部件出现问题,可拆卸单独更换,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硅胶球囊用扩张机构
本技术涉及球囊导管
,特别涉及一种装硅胶球囊用扩张机构。
技术介绍
医用球囊导管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医疗之中,上述的球囊导管在生产时,需要将球囊套装在医疗管类上,医疗管类套装球囊时一般分为取球囊、套于各种管类产品、球囊定位三个步骤,目前用于医疗管类套装球囊的方式大都为手动,手动操作的过程中难免易对球囊、管类产品造成二次污染,且操作不便,须花费大量时间及精力。为此,提出一种装硅胶球囊用扩张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硅胶球囊用扩张机构。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硅胶球囊用扩张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张合组件,所述张合组件由两个对称且传动连接的转向单元组成,所述转向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件和夹爪;所述传动件包括圆盘部和自圆盘部向外延伸的直板部,所述圆盘部同轴设置有紧邻直板部的转向齿,所述直板部上设置有条形的定位槽;所述夹爪包括连接部和插杆部,所述连接部为水滴状结构,连接部的渐尖端与插杆部垂直连接,其圆形端上设置有与定位槽相匹配的凸起,所述凸起嵌入定位槽,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部与直板部。进一步的,所述张合组件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张合组件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直板部和转向齿均位于圆盘部的外周,直板部、转向齿以及圆盘部三者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转向齿的弧度为~9°。进一步的,所述插杆部和凸起分置在连接部的两侧,插杆部、凸起以及连接部三者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插杆部与连接部的连接处弧形过渡。进一步的,所述插杆部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插杆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以及其三边均设置有倒角。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与螺栓相匹配的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传动件和夹爪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扩张机构用于自动化设备上,通过传动件驱动夹爪对硅胶球囊进行扩张,从而方便套装作业,可避免手动作业造成二次污染,提高套装效率及质量;2.传动件与夹爪的组装操作方便,任一部件出现问题,可拆卸单独更换,节约成本;3.夹爪形状的设计,方便实现硅胶球囊的套装作业。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硅胶球囊用扩张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张合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夹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和对应的名称为:1.传动件,2.夹爪,3.螺栓,4.硅胶球囊,11.圆盘部,12.直板部,21.连接部,22.插杆部,111.转向齿,121.定位槽,211.凸起,221.倒角。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硅胶球囊用扩张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张合组件,张合组件由两个对称且传动连接的转向单元组成,转向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件1和夹爪2;如图2-3所示,传动件1包括圆盘部11和自圆盘部11向外延伸的直板部12,圆盘部11同轴设置有紧邻直板部12的转向齿111,直板部12上设置有条形的定位槽121;夹爪2包括连接部21和插杆部22,连接部21为水滴状结构,连接部21的渐尖端与插杆部22垂直连接,其圆形端上设置有与定位槽121相匹配的凸起211,凸起211嵌入定位槽121,并通过螺栓3固定连接部21与直板部12。上述结构中,两个转向单元之间通过转向齿111的啮合实现传动连接,这样的好处是:只需在一处圆盘部11施加驱动,即可实现夹爪2的张合,可减少驱动投入成本。通过在直板部12开定位槽121,定位槽121与连接部21的凸起211配合,在夹爪2安装时起定位作用,无需人工在对夹爪2安装角度进行调整,方便快速装配。连接部21呈水滴状结构的设计,可防止两个渐尖端在旋转时发生碰撞,保证两个夹爪2可以闭合至最小间距,以顺利插入硅胶球囊4内。夹爪2与传动件1做成分体形式并采用螺栓3连接,任何一部件出现问题即可拆卸更换,无需整体替换,节约成本。下面简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如图4所示),在硅胶球囊4的两端分别插入扩张机构,夹爪2通过传动件1与驱动装置连接(图中未画出),这里驱动装置的选取不做具体限制,现有技术中的驱动装置只要能够使圆盘部11实现转动,均可以应用在该机构中,例如可以选取电机或旋转气缸,这样即可通过连接件带动夹爪2的张合,从而实现硅胶球囊4端口的扩展,进行套装操作。具体的,张合组件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张合组件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两个张合组件共有四个夹爪2,即可稳定的撑开硅胶球囊4,成本低、易操作。其中,直板部12和转向齿111均位于圆盘部11的外周,直板部12、转向齿111以及圆盘部11三者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一体成型方便传动件1的制造,且保证其结构强度。具体的,转向齿111的弧度为60°。本实施例中,该弧度下的转向齿111,可满足两个夹爪2的转向要求,且减少传动件1的制造难度及成本。其中,插杆部22和凸起211分置在连接部21的两侧,插杆部22、凸起211以及连接部21三者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一体成型方便夹爪2的制造,且保证其结构强度。其中,插杆部22与连接部21的连接处弧形过渡。本实施例中,弧形过渡的设计,不仅连接处应力小,且利于从其他杆类从各夹爪2围成的空间内穿过,方便硅胶球囊4的安装操作。具体的,插杆部22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插杆部22远离连接部21的一端以及其三边均设置有倒角221。本实施例中,插杆部22采用三角形结构设计不仅节省原料,且插杆部22与其他杆类的接触摩擦小,方便后续夹爪2从硅胶球囊4内抽离。倒角221的设计可避免插杆部22划伤硅胶球囊4,起保护作用。其中,连接部21上设置有与螺栓3相匹配的安装孔。本实施例中,设置安装孔方便传动件1与夹爪2的连接。其中,传动件1和夹爪2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不锈钢材料可使扩张机构具有长久的使用寿命,且不易出现锈蚀的情况,可避免套装作业时的二次污染。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硅胶球囊用扩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张合组件,所述张合组件由两个对称且传动连接的转向单元组成,所述转向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件(1)和夹爪(2);/n所述传动件(1)包括圆盘部(11)和自圆盘部(11)向外延伸的直板部(12),所述圆盘部(11)同轴设置有紧邻直板部(12)的转向齿(111),所述直板部(12)上设置有条形的定位槽(121);/n所述夹爪(2)包括连接部(21)和插杆部(22),所述连接部(21)为水滴状结构,连接部(21)的渐尖端与插杆部(22)垂直连接,其圆形端上设置有与定位槽(121)相匹配的凸起(211),所述凸起(211)嵌入定位槽(121),并通过螺栓(3)固定连接部(21)与直板部(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硅胶球囊用扩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张合组件,所述张合组件由两个对称且传动连接的转向单元组成,所述转向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件(1)和夹爪(2);
所述传动件(1)包括圆盘部(11)和自圆盘部(11)向外延伸的直板部(12),所述圆盘部(11)同轴设置有紧邻直板部(12)的转向齿(111),所述直板部(12)上设置有条形的定位槽(121);
所述夹爪(2)包括连接部(21)和插杆部(22),所述连接部(21)为水滴状结构,连接部(21)的渐尖端与插杆部(22)垂直连接,其圆形端上设置有与定位槽(121)相匹配的凸起(211),所述凸起(211)嵌入定位槽(121),并通过螺栓(3)固定连接部(21)与直板部(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硅胶球囊用扩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合组件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张合组件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硅胶球囊用扩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板部(12)和转向齿(111)均位于圆盘部(11)的外周,直板部(12)、转向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叡椿
申请(专利权)人:厉登自动化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