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镀锌浸塑涂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375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镀锌浸塑涂装的方法,属于镀锌涂装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热镀锌浸塑涂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烷偶联剂、水和醇混合,调整所得混合溶液的pH值为4~5,进行水解,得到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将所述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涂覆到热镀锌工件表面然后进行烘干预热,在所述热镀锌工件表面形成硅烷膜,得到烘干预热件;将所述烘干预热件浸渍聚乙烯粉末,得到浸塑件;将所述浸塑件进行固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可以在热镀锌和聚乙烯界面间形成键合,从而提高了热镀锌与聚乙烯之间的结合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镀锌浸塑涂装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镀锌涂装
,尤其涉及一种热镀锌浸塑涂装的方法。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聚乙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用聚乙烯粉末涂料浸塑的产品以其美丽的外观、优异的耐候性和耐蚀性而备受青睐。高速公路护栏经历了4次更新换代,推出了“热镀锌+浸渍聚乙烯”双防腐的第四代产品,提高了护栏的使用寿命。现用的镀锌工件浸塑工艺为:磷化-烘干预热-浸塑-固化-下工件。目前我国浸塑前处理主要应用磷化处理工艺对基材进行处理。但处理工艺因以磷酸、锌、锰、镍为主要原料,产生重金属、磷、亚硝酸钠等,环保压力巨大。而且普通锌系磷化液达不到要求,主要是热镀锌的磷化膜极性略差,与聚乙烯结合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镀锌浸塑涂装的方法,热镀锌与聚乙烯之间结合牢固,且符合环保要求。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镀锌浸塑涂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烷偶联剂、水和醇混合,调整所得混合溶液的pH值为4~5,进行水解,得到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将所述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涂覆到热镀锌工件表面然后进行烘干预热,在所述热镀锌工件表面形成硅烷膜,得到烘干预热件;将所述烘干预热件浸渍聚乙烯粉末,得到浸塑件;将所述浸塑件进行固化。优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包括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醇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优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水和醇的质量比为1:(6~15):(1~4)。优选的,所述涂覆的方式为喷淋。优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的涂覆量为(20~30)L/m2。优选的,所述烘干预热的温度为200~250℃,时间为10~40min。优选的,所述固化的温度为150~200℃,时间为10~20min。优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现用现配。优选的,所述热镀锌工件包括热镀锌丝网。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镀锌浸塑涂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烷偶联剂、水和醇混合,调整所得混合溶液的pH值为4~5,进行水解,得到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将所述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涂覆到热镀锌工件表面然后进行烘干预热,在所述热镀锌工件表面形成硅烷膜,得到烘干预热件;将所述烘干预热件浸渍聚乙烯粉末,得到浸塑件;将所述浸塑件进行固化。本专利技术利用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可以在热镀锌和聚乙烯界面间形成键合,从而提高了热镀锌与聚乙烯之间的结合力。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不含有害元素,更加环保。本专利技术的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现用现配,避免了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长时间放置导致硅烷膜出现结构缺陷,影响热镀锌和聚乙烯之间的结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热镀锌浸塑涂装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镀锌浸塑涂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烷偶联剂、水和醇混合,调整所得混合溶液的pH值为4~5,进行水解,得到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将所述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涂覆到热镀锌工件表面然后进行烘干预热,在所述热镀锌工件表面形成硅烷膜,得到烘干预热件;将所述烘干预热件浸渍聚乙烯粉末,得到浸塑件;将所述浸塑件进行固化。在本专利技术中,未经特殊说明,所用原料均为本领域熟知的市售商品。本专利技术将硅烷偶联剂、水和醇混合,调整所得混合溶液的pH值为4~5,进行水解,得到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优选包括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当所述硅烷偶联剂包括上述物质中的多种时,本专利技术对各硅烷偶联剂的配比没有特殊要求,任意配比均可。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硅烷偶联剂相比现有的其他硅烷偶联剂更有利于提高热镀锌和聚乙烯之间的结合力。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醇优选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更优选为甲醇。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优选为去离子水。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和醇作为硅烷偶联剂的分散液,同时水还为水解反应提供水源。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硅烷偶联剂、水和醇的质量比优选为1:(6~15):(1~4),更优选为1:(8~12):(2~3)。在本专利技术中,将硅烷偶联剂、水和醇混合的过程优选为:向水中加入醇,搅拌均匀后,加入硅烷偶联剂。本专利技术优选逐滴加入硅烷偶联剂,有利于硅烷偶联剂与水充分接触。在本专利技术中,调整所得混合溶液的pH值为4~5采用的试剂优选为乙酸溶液。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乙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40%。本专利技术控制混合溶液的pH值为4~5,有利于硅烷偶联剂充分快速水解。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解反应优选在室温和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搅拌的速率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熟知的搅拌速率即可。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水解反应的时间没有特殊要求,搅拌至混合溶液呈透明状即可。待混合溶液呈透明状后,本专利技术优选将所得透明溶液静置12~48h,得到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本专利技术通过静置进一步促进水解完全。本专利技术在所述水解反应过程中,硅烷偶联剂部分基团发生水解,生成Si-OH基,可与热镀锌表面的羟基反应形成金属-O-Si结构,非水解基团(如氨基、氯丙基、乙烯基)可与聚乙烯反应,进而实现了热镀锌与聚乙烯之间的牢固结合。得到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后,本专利技术将所述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涂覆到热镀锌工件表面然后进行烘干预热,在所述热镀锌工件表面形成硅烷膜,得到烘干预热件。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优选现用现配。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不稳定,会导致硅烷膜出现结构缺陷进而影响热镀锌和聚乙烯之间的结合。本专利技术的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现用现配,避免了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长时间放置导致硅烷膜出现结构缺陷,影响热镀锌和聚乙烯之间的结合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热镀锌工件优选为热镀锌丝网。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涂覆的方式优选为喷淋。本专利技术优选在喷淋室中进行所述喷淋。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的涂覆量优选为(20~30)L/m2,更优选为(22~28)L/m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烘干预热的温度优选为200~250℃,更优选为210~240℃,进一步优选为220~230℃;所述烘干预热的时间优选为10~40min,更优选为15~35min,进一步优选为20~30min。本专利技术通过烘干预热使得硅烷膜固化并伴随脱水反应与热镀锌之间形成共价键连接,同时烘干预热后提高热镀锌工件的温度,为后续浸渍聚乙烯粉末做准备。得到烘干预热件后,本专利技术无需进行冷却,直接将所述烘干预热件浸渍聚乙烯粉末,得到浸塑件。本专利技术对所述聚乙烯粉末的用量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熟知的用量即可。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浸渍聚乙烯粉末的实施过程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熟知的浸渍过程即可。完成所述浸渍后,本专利技术优选振动除去余粉。得到浸塑件后,本专利技术将所述浸塑件进行固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固化优选在固化室中进行。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固化的温度优选为150~200℃,更优选为160~190℃,进一步优选为170~1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镀锌浸塑涂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硅烷偶联剂、水和醇混合,调整所得混合溶液的pH值为4~5,进行水解,得到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n将所述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涂覆到热镀锌工件表面然后进行烘干预热,在所述热镀锌工件表面形成硅烷膜,得到烘干预热件;/n将所述烘干预热件浸渍聚乙烯粉末,得到浸塑件;/n将所述浸塑件进行固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镀锌浸塑涂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硅烷偶联剂、水和醇混合,调整所得混合溶液的pH值为4~5,进行水解,得到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
将所述硅烷偶联剂水解溶液涂覆到热镀锌工件表面然后进行烘干预热,在所述热镀锌工件表面形成硅烷膜,得到烘干预热件;
将所述烘干预热件浸渍聚乙烯粉末,得到浸塑件;
将所述浸塑件进行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包括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水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跻耀王洋洋郭强王硕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科同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