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单一处方中药汤液的膜处理单元及膜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膜分离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单一处方中药汤液的模块化膜处理单元以及一种用于对单一处方中药汤液进行膜处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中华医药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中药理论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生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自古以来,中药服用主要采用煎剂口服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不仅每次服药前需要花费可观时间和精力对中药药材进行煎煮,而且获得的中药汤液不仅不易携带,与难以保存,因而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尽管部分医院或药房向患者提供中药煎煮服务,但是这对于中药汤液的便携性和保存性仍没有改善。在另一方面,膜分离技术是通过膜材料实现不同介质分离的技术,以对组分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膜为分离载体,通过在膜两侧施加一种或多种推动力,使原料中的某种组分选择性地优先透过膜,从而达到混合的介质分离的目的,实现液体的提取、纯化、浓缩。根据孔径大小及可通过溶质大小的不同,膜材料可分为四种: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反渗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处理单元(100),其适于膜处理单一处方中药汤液并包括适于暂存中药汤液的储液罐(5)、与储液罐(5)的进口连接的进液管道(51)和与储液罐(5)的出口连接的出液管道(53);进液管道(51)中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一泵(1)、过滤器(2)和配置成适于调节中药汤液的温度的换热器(4);/n膜处理单元(100)还包括:膜组管道(80),其一端与出液管道(53)连接,另一端与进液管道(51)连接,膜组管道(80)中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二泵(7)和利用膜分离技术分离中药汤液中的组分的膜组件(8);与膜组件(8)连接的淡液排出管(83),淡液排出管(83)排出膜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处理单元(100),其适于膜处理单一处方中药汤液并包括适于暂存中药汤液的储液罐(5)、与储液罐(5)的进口连接的进液管道(51)和与储液罐(5)的出口连接的出液管道(53);进液管道(51)中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一泵(1)、过滤器(2)和配置成适于调节中药汤液的温度的换热器(4);
膜处理单元(100)还包括:膜组管道(80),其一端与出液管道(53)连接,另一端与进液管道(51)连接,膜组管道(80)中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二泵(7)和利用膜分离技术分离中药汤液中的组分的膜组件(8);与膜组件(8)连接的淡液排出管(83),淡液排出管(83)排出膜组件(8)的滤出淡液;以及适于排出储液罐(5)中的料液的排液管(61);
出液管道(53)、膜组管道(80)与排液管(61)借助于第一三通阀(6)彼此连接,第一三通阀(6)配置成使得出液管道(53)选择性地与膜组管道(80)和排液管(61)中的一个连通;
膜组管道(80)在其下游端借助于第二三通阀(3)在过滤器(2)与换热器(4)之间与进液管道(51)连接,第二三通阀(3)配置成使得换热器(4)选择性地与过滤器(2)和膜组管道(80)中的一个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处理单元(100),其特征在于,
过滤器(2)配置成Y型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处理单元(100),其特征在于,
单一个膜组件(8)被设置,膜组件(8)包括一个或多个膜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处理单元(100),其特征在于,
膜元件包括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反渗透膜(RO)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处理单元(100),其特征在于,
第一泵(1)配置成管道泵,第二泵(7)配置成压力泵。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处理单元(100),其特征在于,
膜处理单元(100)还包括与储液罐(5)直接连接的清洗管道(52),在清洗周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智,王鹏,刘艺,杨策,尹欣,石照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正方圆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