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浓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209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

浓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浓缩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单一处方中药汤液的过滤

浓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华医药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中药理论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生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自古以来,中药服用主要采用煎剂口服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不仅每次服药前需要花费可观时间和精力对中药药材进行煎煮,而且获得的中药汤液不仅不易携带,与难以保存,因而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0003]尽管部分医院或药房向患者提供中药煎煮服务,但是这对于中药汤液的便携性和保存性仍没有改善。
[0004]在另一方面,膜浓缩技术是一种以分离膜为核心,进行物料浓缩和提纯的一门技术,通过在膜两侧施加一种或多种推动力,基于不同物质分子量具有不同的特性,使物料中的组分选择性地优先透过膜,从而达到分离混合介质的目的。根据孔径大小及可通过溶质大小的不同,膜材料可分为四种: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和反渗透膜(RO)。随着社会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针对膜浓缩技术的不断研究,膜浓缩技术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等行业。
[0005]影响膜浓缩设备的效率和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输入料液的特性。如果输入料液中含有分子量大的溶质以及料渣,则不仅会影响浓缩的效率而且易于造成膜组损坏。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会设置单独的过滤装置。但是对于这种方式,由于过滤和浓缩工艺流程衔接差而使得需要为物料转移付出额外地人力和物力并严重影响物料浓缩工艺的效率。
[0006]因此,期待提供一种能改善中药汤液的便携性和保存性的、且能安装在医院、药房或诊所内的用于处理单一处方中药汤液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技术提出在将单一处方中药汤液提供给患者前对中药汤液进行浓缩,并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复合式的过滤

浓缩装置,其可一体化地实现中药汤液的过滤和浓缩,并由此产出体积显著减小的中药浓缩汤液。根据本技术的过滤

浓缩装置体积小,效率高,易于操作,可用在医院或和药房,也可家用,能以较宽的浓度变化范围浓缩各种处方的中药汤液。
[0008]在一方面,本技术的提供了一种过滤

浓缩装置,其用于过滤和浓缩单一处方中药汤液并包括过滤装置和位于过滤装置下游的浓缩装置;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和与过滤器连接的过滤循环管道;过滤器包括用于向过滤器输入待处理的中药汤液的料液输入口、用于从过滤器输出净液的净液输出口和用于从过滤器输出滤出液的滤出液输出口;过滤循
环管道的一端与料液输入口连接,另一端与滤出液输出口连接;过滤循环管道中在从滤出液输出口向料液输入口的方向上依次设有过滤暂存罐和第一泵;浓缩装置包括卷式或碟管式膜浓缩器和与浓缩器连接的浓缩循环管道;浓缩器包括用于向浓缩器输入待处理的中药汤液的第一料液输入口和第二料液输入口、用于从浓缩器输出淡液的淡液输出口和用于从浓缩器输出浓缩液的浓缩液输出口,浓缩循环管道的一端与第二料液输入口连接,另一端与浓缩液输出口连接;浓缩循环管道中在从浓缩液输出口向第二料液输入口的方向上依次设有浓缩暂存罐和第二泵;过滤器和浓缩器彼此轴向对接布置,以使得过滤器的形成于其轴向端处的净液输出口与浓缩器的形成于其面向过滤器的轴向端处的第一料液输入口流体连通。
[0009]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单一处方中药汤液”是指以医师开具的、药量为3天至30天的单一药剂方子为原材料经过例如煎药机的高温煎煮而获得的料液。
[0010]根据一可选实施例,浓缩液排出管路被设置,其与浓缩暂存罐的出口连接;药渣回收管路被设置,其一端与过滤暂存罐的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浓缩液排出管路连接。
[0011]根据一可选实施例,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和接收于过滤器壳体内的过滤芯,过滤器壳体构造成具有筒状外形,过滤器壳体在其第一轴向端处设有第一端盖,在其第二轴向端处设有第二端盖,净液输出口形成在第二端盖的轴向末端上。
[0012]根据一可选实施例,浓缩器具有浓缩器壳体,浓缩器壳体构造成具有筒状外形,浓缩器壳体在其第一轴向端处设有第一端盖,在其第二轴向端处设有第二端盖,第一料液输入口形成在第一端盖的轴向末端上。
[0013]根据一可选实施例,第一泵的出口端设有第一压力计。
[0014]根据一可选实施例,第二泵的出口端设有第二压力计。
[0015]根据一可选实施例,过滤器配置成陶瓷膜过滤器。
[0016]根据一可选实施例,中间过渡件设于过滤器与浓缩器之间,以将过滤器的第二端盖与浓缩器的第一端盖彼此连接。
[0017]根据一可选实施例,滤出液输出口设于过滤器壳体或其第二端盖的周壁上。
[0018]根据一可选实施例,第二料液输入口设于浓缩器壳体或其第一端盖的周壁上。
[0019]根据一可选实施例,淡液输出口和浓缩液输出口中的一个设于浓缩器的第二端盖的轴向末端上,另一个形成在浓缩器壳体或其第二端盖的周壁上。
[0020]有益效果:
[0021]可以把难喝的汤药在30分钟之内变成普遍可接受的丸散膏丹及口服液,解决了消费者的汤药厌恶和携带不便问题;
[0022]可以把药厂生产的中成药变成一证一方随证加减的丸散膏丹,把药厂生产的单煎混合配方颗粒变成一人一方共煎化合的配方颗粒,提高了中医疗效,方便百姓携带与服用,并把中医药丸散膏丹文化发扬光大;
[002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复合式浓缩膜通过对过滤和浓缩工艺的集成,提高了浓缩技术的效率;通过高压泵的参数调整,可实现不同种类物料工艺参数的参数化订制;组件更换简单、安装方便;为今后膜浓缩技术与过滤技术的大工业集成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0024]从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书中,本技术主题的其他优点和有利实施例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0025]本技术的更多特征及优点可以通过下述参考附图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来进一步阐述。所述附图为:
[0026]图1根据本技术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式过滤

浓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示出本技术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过滤和浓缩单一处方中药汤液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0028]图3示出本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过滤和浓缩单一处方中药汤液的方法的流程图。
[0029]附图中:100

复合式过滤

浓缩装置;110

过滤装置;120

浓缩装置;21

过滤器;22

过滤循环管道;31

浓缩器;32

浓缩循环管道;1

过滤暂存罐;2

第一泵;3

第一压力计;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

浓缩装置(100),其适于过滤和浓缩单一处方中药汤液并包括过滤装置(110)和位于过滤装置(110)下游的浓缩装置(120),其特征在于,过滤装置(110)包括过滤器(21)和与过滤器(21)连接的过滤循环管道(22);过滤器(21)包括向过滤器(21)输入待处理的中药汤液的料液输入口(4)、从过滤器(21)输出净液的净液输出口和从过滤器(21)输出滤出液的滤出液输出口(9);过滤循环管道(22)的一端与料液输入口(4)连接,另一端与滤出液输出口(9)连接;过滤循环管道(22)中在从滤出液输出口(9)向料液输入口(4)的方向上依次设有过滤暂存罐(1)和第一泵(2);浓缩装置(120)包括卷式或碟管式膜浓缩器(31)和与浓缩器(31)连接的浓缩循环管道(32);浓缩器(31)包括向浓缩器(31)输入待处理的中药汤液的第一料液输入口和第二料液输入口(10)、从浓缩器(31)输出淡液的淡液输出口(15)和从浓缩器(31)输出浓缩液的浓缩液输出口(14),浓缩循环管道(32)的一端与第二料液输入口(10)连接,另一端与浓缩液输出口(14)连接;浓缩循环管道(32)中在从浓缩液输出口(14)向第二料液输入口(10)的方向上依次设有浓缩暂存罐(13)和第二泵(12);过滤器(21)和浓缩器(31)彼此轴向对接布置,以使得过滤器(21)的形成于其轴向端处的净液输出口与浓缩器(31)的形成于其面向过滤器(21)的轴向端处的第一料液输入口流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

浓缩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浓缩液排出管路(42)被设置,其与浓缩暂存罐(13)的出口连接;药渣回收管路(41)被设置,其一端与过滤暂存罐(1)的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浓缩液排出管路(4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智张立波李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正方圆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