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单一处方中药汤液的浓缩装置及浓缩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浓缩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单一处方中药汤液的浓缩装置以及浓缩方法。
技术介绍
中华医药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中药理论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生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自古以来,中药服用主要采用煎剂口服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不仅每次服药前需要花费可观时间和精力对中药药材进行煎煮,而且获得的中药汤液不仅不易携带,与难以保存,因而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尽管部分医院或药房向患者提供中药煎煮服务,但是这对于中药汤液的便携性和保存性仍没有改善。在另一方面,膜浓缩技术是一种以分离膜为核心的一门技术,其主要包括卷式膜浓缩和碟管式(DT)膜浓缩,前者主要由平面膜卷制而成,后者采用开放式流道,料液通过入口进入压力容器以最短距离流入导流盘,从膜的一面逆转180度流入膜的另一面,再进入下一个导流盘,最后从出口流出。卷式膜浓缩通道窄,流程长,虽浓缩率高但易于发生堵塞。碟管式膜浓缩流程短,通道宽,虽不易于堵塞,但浓缩率低。现有的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浓缩装置(100),其用于浓缩单一处方中药汤液并包括用于暂存中药汤液的料液罐(1)、与料液罐(1)的入口连接的进液管路(20)和与料液罐(1)的出口连接的出液管路(30);出液管路(30)中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保安过滤器(2)和第一泵(4),出液管路(30)在保安过滤器(2)与第一泵(4)之间借助于第一电磁三通阀(3)分叉出用于向外排液的排液管(31);/n进液管路(20)与出液管路(30)之间设有彼此并联连接的卷式膜组管路(40)和碟管式膜组管路(50),卷式膜组管路(40)中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二泵(7)和卷式膜组(9),碟管式膜组管路(50)中沿流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浓缩装置(100),其用于浓缩单一处方中药汤液并包括用于暂存中药汤液的料液罐(1)、与料液罐(1)的入口连接的进液管路(20)和与料液罐(1)的出口连接的出液管路(30);出液管路(30)中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保安过滤器(2)和第一泵(4),出液管路(30)在保安过滤器(2)与第一泵(4)之间借助于第一电磁三通阀(3)分叉出用于向外排液的排液管(31);
进液管路(20)与出液管路(30)之间设有彼此并联连接的卷式膜组管路(40)和碟管式膜组管路(50),卷式膜组管路(40)中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二泵(7)和卷式膜组(9),碟管式膜组管路(50)中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三泵(11)和碟管式膜组(13);第二电磁三通阀(5)设于出液管路(30)、卷式膜组管路(40)和碟管式膜组管路(50)之间,第四电磁三通阀(15)设于进液管路(30)、卷式膜组管路(40)和碟管式膜组管路(50)之间,第二电磁三通阀(5)和第四电磁三通阀(15)配置成能使进、出液管路(20,30)选择性地与卷式膜组管路(40)和碟管式膜组管路(50)中的一个连通;
浓缩装置(100)还包括用于向外排出滤出液的滤出液总排出管(60),卷式膜组(9)的滤出液出液管(93)和碟管式膜组(13)的滤出液出液管(133)借助于连接至滤出液总排出管(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缩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第二电磁三通阀(5)的第一端口(5-1)与第一泵(4)的压力端连接,第二端口(5-2)与卷式膜组管路(40)连接,第三端口(5-2)与碟管式膜组管路(5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浓缩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第四电磁三通阀(15)的第一端口(15-1)与卷式膜组管路(40)连接,第二端口(15-2)与碟管式膜组管路(50)连接,第三端口(15-3)与出液管路(30)连接。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浓缩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第三电磁三通阀(14)的第一端口(14-1)与卷式膜组(9)的滤出液出液管(93)连接,第二端口(14-2)与碟管式膜组(13)的滤出液出液管(133)连接,第三端口(14-3)与滤出液总排出管(60)连接;第三电磁三通阀(14)配置成使滤出液总排出管(60)选择性地与卷式膜组(9)的滤出液出液管(93)和碟管式膜组(13)的滤出液出液管(133)中的一个连通。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浓缩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滤出液总排出管(60)中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智,王鹏,刘艺,杨策,尹欣,石照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正方圆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