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目标测向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264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12
本申请提供一种目标测向方法及装置,应用于雷达领域,阵列天线中的发射天线在对雷达视场进行扫描时,采用波束形成法进行扫描,且在一个时间点仅扫描第一预设大小范围的区域,以确定该区域内是否存在待测向目标并粗略确定待测向目标的大致方向,因此,与扫描整个雷达视场相比可以降低测向的计算量,并增加目标角度解算的准确度,减小其他目标的干扰。此外,在确定待测向目标的方向数据时,采用传播算子算法,避开了特征分解的过程,同样可以降低测向的计算量。的计算量。的计算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目标测向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雷达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目标测向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雷达领域中,天线被广泛的应用,而由许多相同的单个天线(如对称天线)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的天线系统称为阵列天线,阵列天线采集的信号称为阵列信号。
[0003]自适应空域滤波和空间谱估计是阵列信号处理的两个最主要的研究方向。其中,空间谱估计实际上是对空间信号的波达方向估计,故常称为波达方向定位技术(Direction of Arrival,DOA)。由于空间谱估计对空间信号源的分辨能力超强,且提高了分辨一个波束宽度来自不同方向的空间信号源的能力,故空间谱估计又可以称为超分辨谱估计。
[0004]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MUSCI算法实现空间谱估计。但是,MUSCI算法需要对所求得的自相关进行特征分解,计算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目标测向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计算量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目标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阵列天线中各个发射天线采用波束形成法扫描雷达视场中的某一第一预设大小范围的区域后,获取所述阵列天线中各个接收天线接收的扫描数据;其中,所述雷达视场包括多个第一预设大小范围的区域;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变换后的目标数据;若至少一个接收天线对应的目标数据表征所述第一预设大小范围的区域内存在待测向目标,则根据所述接收天线对应的目标数据确定所述接收天线对应的传播算子;根据所述传播算子进行空间谱搜索,并根据空间谱搜索结果确定所述待测向目标的方向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接收天线对应的目标数据确定所述接收天线对应的传播算子,包括:根据所述接收天线对应的目标数据计算所述接收天线对应的协方差矩阵;根据所述协方差矩阵计算所述接收天线对应的导向协方差矩阵,以及根据所述协方差矩阵构造所述传播算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目标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传播算子进行空间谱搜索,并根据空间谱搜索结果确定所述待测向目标的方向数据,包括:在所述第一预设大小范围的区域内,对某一第二预设大小范围的区域进行空间谱搜索;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大小范围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大小范围,所述第一预设大小范围的区域包括多个第二预设大小范围的区域;若所述空间谱搜索结果表征所述第二预设大小范围的区域内存在所述待测向目标,则确定所述待测向目标的方向数据为所述第二预设大小范围的区域对应的方向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目标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传播算子进行空间谱搜索,并根据空间谱搜索结果确定所述待测向目标的方向数据,包括:在所述第一预设大小范围的区域内,对某一第二预设大小范围的区域进行空间谱搜索;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大小范围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大小范围,所述第一预设大小范围的区域包括多个第二预设大小范围的区域;若所述空间谱搜索结果表征所述第二预设大小范围的区域内存在所述待测向目标,在所述第二预设大小范围的区域内,对某一第三预设大小范围的区域进行空间谱搜索;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大小范围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大小范围,所述第二预设大小范围的区域包括多个第三预设大小范围的区域;若所述空间谱搜索结果表征所述第三预设大小范围的区域内存在所述待测向目标,则确定所述待测向目标的方向数据为所述第三预设大小范围的区域对应的方向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目标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某一第二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枭刘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安智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