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雷达的目标方位角计算方法、雷达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雷达
,具体涉及一种雷达的目标方位角计算方法、雷达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MIMO(Multi Input Multi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雷达中,目标的方位角通常由多个接收天线的信号来判定。基于所述多个接收信号组成的多组观测向量,常用的方位角计算方法有传统FFT方法(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变换)和现代空间谱方法两种。
[0003]传统FFT方法作为主力传统方法,虽然快速且精确,但是其角分辨力(同距离同速度多目标之间的区分能力)很差,远不能达到高级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变道辅助等功能所提出的日益变高的分辨能力要求。传统FFT方法中,角分辨力与天线孔径正相关,而天线孔径与产品尺寸和成本密切相关,属于雷达产品中寸土寸金的参数,无限提高孔径会大幅提高成本,使得传统FFT方法计算角分辨率的精度受到限制。
[0004]现代空间谱方法作为阵列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有MUSIC,ROOTr/>‑
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的目标方位角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多根输入天线的复数向量;S2.对所述复数向量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和现代空间谱计算,得到第一方位角计算结果与第二方位角计算结果;S3.对所述第一方位角计算结果与所述第二方位角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确定至少一待定方位角及对应的瞬时置信度;S4.根据所述待定方位角与所述瞬时置信度更新已存储的多个待定方位角的累计置信度;S5.输出累计置信度大于置信度阈值的待定方位角作为目标方位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的目标方位角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第一方位角计算结果包括第一方位角集合与第一结果质量,所述第二方位角计算结果包括第二方位角集合与第二结果质量;步骤S3,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结果质量与所述第二结果质量,对所述第一方位角集合与所述第二方位角集合进行比较,确定至少一待定方位角及对应的瞬时置信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达的目标方位角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对所述复数向量进行傅里叶变换,求得傅里叶变换幅度谱;遍历所述傅里叶变换幅度谱,寻找幅度最高的局部最大值与幅度次高的局部最大值;获取所述幅度最高的局部最大值对应的第一方位角作为所述第一方位角集合,获取第一质量因子作为所述第一结果质量,所述第一质量因子为所述幅度最高的局部最大值与所述幅度次高的局部最大值之间的比值。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雷达的目标方位角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对所述复数向量进行现代空间谱计算,求得用于表征目标方位信息的空间谱;遍历所述空间谱,寻找幅度最低的局部最小值与幅度次低的局部最小值;获取所述幅度最低的局部最小值对应的第二方位角及所述幅度次低的局部最小值对应的第三方位角作为所述第二方位角集合;计算所述幅度最低的局部最小值的倒数作为第二质量因子,以及计算所述幅度次低的局部最小值的倒数作为第三质量因子,得到所述第二结果质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雷达的目标方位角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位角集合为傅里叶变换幅度谱的最高谱峰对应的第一方位角,所述第一结果质量为傅里叶变换幅度谱的最高谱峰与次高谱峰之间的比值,步骤S3,包括:S31.当所述第二质量因子与所述第三质量因子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方位角作为所述待定方位角,并赋予对应的瞬时置信度一大于或等于所述置信度阈值的值;S32.当所述第二质量因子与所述第三质量因子中至少之一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结果质量从所述第一方位角集合和所述第二方位角集合中确定至少一待定方位角并确定对应的瞬时置信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雷达的目标方位角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2,包括:当仅所述第二质量因子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若所述第一结果质量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第二方位角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浩,刘陈峰,侯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蛮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