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通量高压极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216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通量高压极化装置,包括框架、至少一个第一极化探针、夹持组件、至少一个第二极化探针及驱动组件,第一极化探针固定于框架;夹持组件包括固定件和至少一个夹持件,夹持件包括间隔设置于固定件的两个导电弹片,两个导电弹片用于夹持待极化的材料;第二极化探针连接于固定件并与待极化的材料电连接;驱动组件连接于固定件,用于驱动固定件、导电弹片及待极化的材料向靠近第二极化探针的方向移动,并使得待极化的材料与第一极化探针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便捷的夹持待极化的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便捷的夹持待极化的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便捷的夹持待极化的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通量高压极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电陶瓷极化
,尤其涉及一种高通量高压极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具有的压电效应是根据当某些材料的表面受到机械力而产生拉伸或者压缩,其内部产生极化现象,使材料两对面产生等量异号电荷现象,因此被应用在广泛领域。压电材料在被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极化,使其电畴保持在同一方向,然后再进行实验。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2651211 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压电材料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非金属顶盖、金属槽和金属柱,所述非金属顶盖设于所述金属槽上方,所述金属槽为下凹柱形槽,所述金属柱设于非金属顶盖和金属槽之间且设于非金属顶盖上,金属柱和金属槽分别连接高压电源的正极和负极,所述金属槽下方还没有加热芯片,所述加热芯片连接温度控制器,进行极化时,将被极化压电样品放在金属槽内中心位置,在金属槽内注入有机硅油,人工合上顶盖,金属柱与金属槽内被极化压电样品平行接触,然后开始材料的极化。
[0004]这种极化装置存在缺陷,对材料进行极化时极化设备可能存在高压,通过人工转动顶盖使得金属柱与金属槽内被极化压电样品接触的方式存在触电风险,设计不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通量高压极化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转动顶盖以使得电极与待极化压电样品接触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高通量高压极化装置,包括:
[0007]框架;
[0008]至少一个第一极化探针,所述第一极化探针固定于所述框架;
[0009]夹持组件,包括固定件和至少一个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两个导电弹片,两个所述导电弹片用于夹持待极化的材料;
[0010]至少一个第二极化探针,所述第二极化探针连接于所述固定件并与所述待极化的材料电连接;
[0011]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固定件,用于驱动所述固定件、导电弹片及待极化的材料向靠近所述第二极化探针的方向移动,并使得所述待极化的材料与所述第一极化探针电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导电弹片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导电弹片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极化探针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驱动组件均可拆卸连接。
[0013]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相对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且其两侧分别可滑动插设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滑槽。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板还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滑槽相连通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极化探针插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并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极化探针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
[0015]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电片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两端,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夹持件中的一所述导电弹片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片与所述夹持件中的另一所述导电弹片电连接,所述第二极化探针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一导电片并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电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电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极化探针的正上方,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电片抵接于所述第一极化探针。
[0017]进一步的,所述高通量高压极化装置还包括油浴组件,所述油浴组件包括油浴箱,所述油浴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油槽,所述第一极化探针内置于所述第一油槽。
[0018]进一步的,所述油浴箱的顶部还开设有第二油槽,所述油浴组件还包括滤板和连通管,所述滤板内置于所述第二油槽,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槽的底部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油槽相连通。
[0019]进一步的,所述油浴组件还包括排油管和阀门,所述排油管与所述第一油槽的底部相连通,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排油管。
[0020]进一步的,所述油浴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加热件,所述加热件内置于所述第一油槽。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于固定件上的两个导电弹片夹持待极化的材料,待极化的材料上料时,张开两个导电弹片,将待极化的材料设置于两个导电弹片之间,在两个导电弹片的弹性夹持力的作用在,将待极化的材料固定,取下待极化的材料时直接将待极化的材料从导电弹片上拔下即可,且间隔设置的导电弹片能夹持不同大小的待极化的材料,然后通过驱动组件,驱使导电弹片和待极化的材料移动,直至待极化的材料抵接于第一极化探针,此时第一极化探针、待极化的材料及第二极化探针电连接,实现了带极化的材料的极化,极化完成后,通过驱动组件驱使待极化的材料及第二极化探针向远离第一极化探针的方向移动,无需人工控制第一极化探针待极化的材料接触,使得电极在未被极化之前,第一极化探针和第二极化探针处于未通电的状态,避免高压电威胁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通量高压极化装置的立体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通量高压极化装置中框架、第一极化探针、夹持组件、第二极化探针、驱动组件、油浴组件及固定组件的立体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通量高压极化装置中框架、第一极化探针、夹持组件、第二极化探针、驱动组件及固定组件的立体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通量高压极化装置中框架、第一极化探针、夹持组件、第二极化探针、驱动组件及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
[0027]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7是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8是图6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9是图6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10是专利技术所述的高通量高压极化装置中油浴组件的立体图;
[0032]图11是图10中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3]图12是专利技术所述的高通量高压极化装置中油浴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34]图13是专利技术所述的高通量高压极化装置中夹持组件的立体图;
[0035]图14是专利技术所述的高通量高压极化装置中第二固定板、第二导电片及夹持件的立体图;
[0036]图15是专利技术所述的高通量高压极化装置中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及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通量高压极化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框架1、至少一个第一极化探针2、夹持组件3、至少一个第二极化探针4及驱动组件5,框架1有型材板板体拼接而成,框架1可以呈任何的形状,于本实施例中,框架1为型材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通量高压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至少一个第一极化探针,所述第一极化探针固定于所述框架;夹持组件,包括固定件和至少一个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两个导电弹片,两个所述导电弹片用于夹持待极化的材料;至少一个第二极化探针,所述第二极化探针连接于所述固定件并与所述待极化的材料电连接;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固定件,用于驱动所述固定件、导电弹片及待极化的材料向靠近所述第二极化探针的方向移动,并使得所述待极化的材料与所述第一极化探针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高压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导电弹片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导电弹片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极化探针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驱动组件均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通量高压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相对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且其两侧分别可滑动插设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滑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通量高压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还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滑槽相连通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极化探针插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并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极化探针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佰力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