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电学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935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材料测量应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温电学加热炉,包括:炉膛内胆,其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炉膛芯,其套设于所述炉膛内胆外,用于对所述炉膛内胆加热;及炉膛外壳,其包括底板、外罩和气阀;所述底板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炉膛内胆和炉膛芯,且所述底板开设与所述炉膛内胆的开口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外罩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用于罩住所述炉膛芯;所述气阀设于所述外罩上,并通过气管连通所述炉膛内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实现良好加温和保温的同时,具备便捷的混气功能。

A high temperature electric heat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电学加热炉
本技术涉及材料测量应用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温电学加热炉。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子与信息行业的高速发展,对测试样品测试技术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测试样品的物理特性在不同温度以及气体环境中存在很大的差异。市场对高温电学加热炉的需求日趋增加,高温电学加热炉主要应用于各种企业、科研单位、大学实验室等的电学测量升温装置,是各类电学测量不可缺少的仪器。现阶段很多加热炉都无法很好满足电学测量需求,存在没有混气功能、密封不严、散热速度不够、不带内部屏蔽罩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高温电学加热炉,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混气功能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高温电学加热炉,包括:炉膛内胆,其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炉膛芯,其套设于所述炉膛内胆外,用于对所述炉膛内胆加热;及炉膛外壳,其包括底板、外罩和气阀;所述底板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炉膛内胆和炉膛芯,且所述底板开设与所述炉膛内胆的开口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外罩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用于罩住所述炉膛芯;所述气阀设于所述外罩上,并通过气管连通所述炉膛内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实现良好加温和保温的同时,具备便捷的混气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图3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A处放大图;图6是图4中B处放大图;图7是图4中C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温电学加热炉,包括:炉膛内胆100,炉膛芯200及炉膛外壳300。炉膛内胆100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用于为测试夹具留出空间,以便测试夹具夹持住测试样品伸入,进行高温测试。炉膛芯200套设于所述炉膛内胆100外,用于对所述炉膛内胆100加热,为待检测测试样品提供测试所需的环境温度。炉膛外壳300包括底板310、外罩320和气阀330;所述底板310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炉膛内胆100和炉膛芯200,且所述底板310开设与所述炉膛内胆100的开口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外罩320与所述底板310固定连接,用于罩住所述炉膛芯200;所述气阀330设于所述外罩320上,并通过气管连通所述炉膛内胆100。本高温电学加热炉在使用时,配合测量装置工作,一般采用本高温电学加热炉与测量装置的夹具相对运动的工作方式,以实现将待测测试样品放入炉体,或将完成测量的测试样品从炉体中取出的动作。可以是炉体固定,夹具运动;也可以是夹具固定,炉体运动。由于本高温电学加热炉基本所有部件都连接于炉膛外壳300的底板310上,故对该底板310进行固定或是驱动,即可实现对炉体的固定或是驱动。炉膛内胆100的开口可以与测量装置的表面配合,并借助密封圈实现对炉膛内胆100的封口,形成一个密封空间。测量中,可通过气阀330向炉膛内胆100中充入特定气体,以满足不同气体环境测试需求。为了避免炉内热能外泄,提出一种具体方案:所述炉膛外壳300的外罩320与所述炉膛芯200之间形成隔热空间400。隔热空间400可以减少由炉膛芯200逃逸的热能直接作用于炉膛外壳300上,一方面可以对炉膛芯200实现保温,引导由炉膛芯200产生的热能作用于炉膛内胆100,提高热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避免因炉膛外壳300过热对设备或是操作者造成伤害。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炉膛外壳300的外罩320设有用于对所述隔热空间400换热的风扇340。当隔热空间400内的热能聚集过多时,风扇340驱动隔热空间400内的空气与外界发生交换,实现主动降温。由于炉膛外壳300的外罩320无需密封结构,而且外罩320与底板310之间也无需密封连接,因此,炉膛外壳300可以存在许多可供空气流动的缝隙,当风扇340工作时,这些缝隙均可以帮助实现空气流动。其中,风扇340可以采用抽排风式,也可以采用向隔热空间400鼓风的形式,但考虑到对由隔热空间400出来的热风进行有效约束,优选风扇340采用抽排风式的工作方式。通常测量装置多采用电能驱动,为统一能源供给,本高温电学加热炉也可以采用电能驱动,为此提出一种具体方案:所述炉膛外壳300的底板310设有用于连接炉外供电接头和炉内用电器的探针组件500。其中,炉内用电器包括炉膛芯200和风扇340,炉外供电接头可以设置于测量装置的表面。即,当本高温电学加热炉到达工作位置时,探针组件500才能与炉外供电接头接通,当本高温电学加热炉离开工作位置,供电自动中断,有效防止炉膛空烧的情况出现,杜绝不安全隐患。作为进一步具体的方案:所述探针组件500包括相互电连接的铜针和供电电路,所述铜针用于连接炉外供电接头,所述供电电路用于连接炉内用电器。其中,铜针作为触点,可以实现电路的通断;供电电路可以采用常规并联电路,以分别为包括炉膛芯200和风扇340等炉内用电器供电。当然,供电电路可以采用电路板的形式,这时所述铜针可以直接焊接到电路板上,电路板可以固定于炉膛外壳300的底板310上,具体可以通过铜柱接头将电路板固定于底板310上。作为炉膛芯的一种具体方案:如图5所示,所述炉膛芯200包括炉膛芯本体210,和用于固定所述炉膛芯本体210的炉膛芯固定架220。所述炉膛芯本体210包括第一隔热件211,和位于所述第一隔热件211与所述炉膛内胆100之间的发热组件(图中未标示);所述发热组件为加热丝,所述炉膛芯本体210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隔热件211上用于固定所述加热丝的加热丝固定陶瓷212,如图6所示。加热丝在通电时发热,其同时具备导电体和发热体的特性,而陶瓷是很好的绝缘体,并有着很不错的高温绝缘性能,其很适合作为加热丝的固定体。第一隔热件211可以是传统绝热材料,如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等,也可以是新型绝热材料,如气凝胶毡、真空板等。加热丝固定陶瓷212是起转接线的作用,相当于炉膛的加热丝两端接在加热丝固定陶瓷212一边的两个固定孔处,然后与之对应串联的另一边两个固定孔外接220V供电L/N线。考虑到炉膛芯本体受其材质限制,比较难打孔固定,故炉膛芯固定架优选框架结构,具体为:请再次参阅图5,所述炉膛芯固定架220包括分别用于固定所述发热组件和第一隔热件211的上下两端的上板221、下板222,及连接所述上板221和下板222的连杆223,其中所述下板222与所述炉膛外壳300的底板310连接。为避免炉膛芯200产的热向底板310逃逸,在此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下板222与所述炉膛外壳300的底板310通过螺杆和螺母连接,并且在所述下板222与所述底板310之间的螺杆上套设第二隔热件224。螺杆和螺母将炉膛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电学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n炉膛内胆,其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n炉膛芯,其套设于所述炉膛内胆外,用于对所述炉膛内胆加热;及/n炉膛外壳,其包括底板、外罩和气阀;所述底板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炉膛内胆和炉膛芯,且所述底板开设与所述炉膛内胆的开口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外罩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用于罩住所述炉膛芯;所述气阀设于所述外罩上,并通过气管连通所述炉膛内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电学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膛内胆,其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
炉膛芯,其套设于所述炉膛内胆外,用于对所述炉膛内胆加热;及
炉膛外壳,其包括底板、外罩和气阀;所述底板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炉膛内胆和炉膛芯,且所述底板开设与所述炉膛内胆的开口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外罩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用于罩住所述炉膛芯;所述气阀设于所述外罩上,并通过气管连通所述炉膛内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电学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外壳的外罩与所述炉膛芯之间形成隔热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电学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外壳的外罩设有用于对所述隔热空间换热的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电学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外壳的底板设有用于连接炉外供电接头和炉内用电器的探针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电学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组件包括相互电连接的铜针和供电电路,所述铜针用于连接炉外供电接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佰力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