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自动驾驶寻人脱困小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216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洋自动驾驶寻人脱困小艇,包括封闭型船体,封闭型船体内安装有:生命保障系统,动力系统,救援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生命保障系统包括设置在急救仓内的压缩食物储备箱、淡水储备箱、氧气供给装置和医疗急救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逃生艇自动寻找落水者,并协助落水者登艇,自备动力系统和生命保障系统,续航时间长,自带求救装置,保证落水者得到救助,提高落水者的生还概率。提高落水者的生还概率。提高落水者的生还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自动驾驶寻人脱困小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上救援逃生的技术范畴,尤其涉及应用于单人逃生的一种海洋自动驾驶寻人脱困小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发生海难的时候,轮船上组织逃生的人员是最后撤离船舶的,往往错过最佳的逃离时间,甚至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及时逃离船舶,而落水陷入困境,甚至失去生命,此外落水处,水下情况不明,救援船只无法及时靠近,导致对落水者的施救措施不能及时实施,进一步增加了落水者的面临的危险程度,甚至失去生命。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 CN201320197364.4公开了一种便携、耐撞击海上救生船,其特征是,它是由船壳体、压水舱隔板、船甲板、前挡风罩、后挡风罩、中间推拉挡风罩和活动板所组成,压水舱隔板安装在船壳体内,船甲板安装在压水舱隔板的上方,前挡风罩安装在船壳体的头部的凹槽中,后挡风罩安装在船壳体尾部的凹槽中,在船壳体后部的二侧边框上安装有轨道,中间推拉挡风罩安装在轨道上,这样中间推拉挡风罩就可以在轨道上移动,方便人员进出船。
[0004]该专利的缺点在于救生船没有动力,需要人工驱动,同时没有施救和登船辅助装置,当落水者进入救生船时容易将船体拉翻。
[0005]中国专利技术专利 CN201910023606.X公开了一种海上救援无人艇,包括主艇体,主艇体上设有控制箱,主艇体的尾部设有喷水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艇体的两侧对称设有救捞架,救捞架与主艇体的甲板转动连接;所述救捞架包括救捞框,救捞框与甲板间平行设有两个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一端与主艇体甲板转动连接,连接支架另一端与救捞框固定连接;救捞框上位于两个连接支架之间的部分设有旋转立柱,旋转立柱上转动连接有救捞机械手;所述救捞框上设有压载水箱,救捞框的底部设有充气垫。
[0006]综上所述,目前自动救援逃生艇没有自动搜寻搜救者的功能且不能在远距离对落水者就行救助。
[0007]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海洋自动驾驶寻人脱困小艇来实现对落水者进行自动搜寻,并在携带落水者进行逃生,搜寻附近的救援船只进行求助。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要实现的目标是:实现对落水者进行自动搜寻,并在携带落水者进行逃生,搜寻附近的救援船只进行求助。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洋自动驾驶寻人脱困小艇。
[0010]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海洋自动驾驶寻人脱困小艇,包括封闭型船体,封闭型船体内安装有:生命保障系统,动力系统,救援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生命保障系统包括甚至在急救仓内的压缩食物储备箱、淡水储备箱、氧气供给装置和医疗急救箱,其中:
封闭型船体包括两个浮力支架和活动连接在浮力支架上的逃生舱,浮力支架分别设有单独的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海水电池、电动机、减速机和螺旋桨,海水电池与电动机相连,电动机与减速机和螺旋桨相连,利用海水电池电能驱动减速机带动螺旋桨转动;救援系统包括两个信号弹发射器、两个信号灯和两部卫星电话,信号弹发射器分别固定在浮力支架的尾部,信号灯固定在逃生舱的顶部,卫星电话设置在逃生舱的内部;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逃生舱内的遥控启动装置,巡航定位装置,自动驾驶系统和佩戴于使用者腕部的遥控器,所述遥控器控制遥控启动装置启动逃生艇,在巡航定位装置导航下,航行到救援地点。
[0011]采用这样的设计,将逃生舱设置在两个浮力支架上,通过两个支架的支撑增加了逃生舱在海面上的稳定性,防止风浪过大时造成船体侧翻,同时由于逃生舱设置在两个浮力支架支架,在落水者从睡着攀爬进去逃生舱时,在浮力支架的支撑下逃生舱不会发生侧翻;浮力支架的底部分别设有单独的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海水电池、电动机、减速机和螺旋桨,利用海水电池电能驱动减速机带动螺旋桨转动,由于海水电池利用金属在海水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自发地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并跟随船体移动,为船体航行提供持久稳定的动力;此外,浮力支架的底部分别设有单独的动力系统,在其中一个动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另一个动力系统可以正常工作,提高了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续航能力;由于动力系统设置在逃生艇的两侧,当一个动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另外一个动力系统单独提供动力,使得整个逃生艇的驱动力偏离逃生艇的船体中心线,因此,此时会发生逃生艇在一定范围偏离航线的情形,对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即:在每个螺旋桨的固定装置内设置旋转装置,通过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或者操作者手动控制来改变螺旋桨的方向,将螺旋桨的推力和逃生梯船体收到的侧向阻力的合力,与逃生艇船体中心线保持重合,这样就能避免逃生艇在一定范围偏离航线的情形。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浮力支架成梭形,浮力支架底部设有若干与浮力支架内部隔绝海水流道,流道内设有一个海水电池的电极模块,电池模块内设有在海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为逃生艇提供电能的金属。
[0013]采用这样的设计,是基于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010257475.0的设计,可移动的船用海水电池,除了必须具备一般海水电池的电化学反应机制之外,还必须具备一些能够适应于船舶航行的特殊要求,使之有较好的可靠性、经济性,这些特殊要求包括:1、电池外壳本体必须坚固,结构必须精悍,具有一定的抗冲撞能力与抗腐蚀能力。
[0014]2、海水电池应吊装在船舷底部下端,与船舶本体融为一体,且保持与海水的全面接触。
[0015]3、电池内部电路应有较高的防潮防湿能力,保证电池外电路能够不因潮湿而短路。
[0016]4、电极片与电池金属外壳之间,必须间隔一定厚度的绝缘层(电解质溶液除外),保证电极片与电池外壳之间不致于产生电流回路。
[0017]5、电池必须考虑在海水中移动的阻力问题,其外形应设计为流线体,以使运动阻
力处于最小程度。
[0018]6、电池外壳主体必须是玲珑剔透的笼状框体,以保障作为电解质溶液的海水能够在电池电极片之间通畅流动。
[0019]7、电极片形状必须依据外壳主体内部空间的形状而制作,所形成的电极片阵列,必须与外壳内部空间形状相吻合。
[0020]本专利技术中浮力支架成梭形,浮力支架底部设有若干与浮力支架内部隔绝海水流道,流道内设有一个海水电池的电极模块,在满足海水电池必须具备一些能够适应于船舶航行的特殊要求外,与浮力支架结合成具有浮力的海水电池外壳,电池模块设置在浮力支架的底部,保证电池始终沉浸在海水中,同时浮力支架的上半部采用船体设计,保证浮力支架具有足够的浮力,流道能保证海水能够通畅进入电池内部,与电极板发生电化学反应。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电极模块包括由两个铜制成的正电极板、两个由铝制成的负电极板和连接线装置,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定距离交替分布,所述连接线装置包括电流导线,防水垫和电极固定架,电极固定架固定在流道的上部,所述电流导线连接在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上,防水垫设置在电极固定架和流道之间,将电流导线密封在浮力支架内。
[0022]每个流道内均固定有由两个铜制成的正电极板、两个由铝制成的负电极板,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定距离交替分布插到特定形状的内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自动驾驶寻人脱困小艇,包括封闭型船体,封闭型船体内安装有:生命保障系统,动力系统,救援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生命保障系统包括设置在急救仓内的压缩食物储备箱、淡水储备箱、氧气供给装置和医疗急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型船体包括两个浮力支架和活动连接在浮力支架上的逃生舱,浮力支架分别设有单独的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海水电池、电动机、减速机和螺旋桨,海水电池与电动机相连,电动机与减速机和螺旋桨相连,利用海水电池电能驱动减速机带动螺旋桨转动;所述救援系统包括两个信号弹发射器、两个信号灯和两部卫星电话,信号弹发射器分别固定在浮力支架的尾部,信号灯固定在逃生舱的顶部,卫星电话设置在逃生舱的内部;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逃生舱内的遥控启动装置,巡航定位装置,自动驾驶系统和佩戴于使用者腕部的遥控器,所述遥控器控制遥控启动装置启动逃生艇,在巡航定位装置导航下,航行到救援地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海洋自动驾驶寻人脱困小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支架成梭形,浮力支架底部设有若干与浮力支架内部隔绝海水流道,流道内设有一个海水电池的电极模块,电池模块内设有在海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为逃生艇提供电能的金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海洋自动驾驶寻人脱困小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模块包括由两个铜制成的正电极板、两个由铝制成的负电极板和连接线装置,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定距离交替分布,所述连接线装置包括电流导线,防水垫和电极固定架,电极固定架固定在流道的上部,所述电流导线连接在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上,防水垫设置在电极固定架和流道之间,将电流导线密封在浮力支架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海洋自动驾驶寻人脱困小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洪医庄茂慧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