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216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包括冷冻脱水装置、热裂解装置和余热制冷装置,冷冻脱水装置用于污泥的脱水;热裂解装置用于污泥的热裂解,并产生热解气和热解渣;余热制冷装置设置于冷冻脱水机构与热裂解装置之间,用于利用热解气的余热、热解渣的余热、热解渣的燃烧烟气的余热、热解渣的燃烧渣的余热中一种进行冷气的制作。污泥在热裂解过程中,污泥产生热解气和热解渣,余热制冷装置利用热解渣的余热、热解气的余热、热解渣的燃烧烟气的余热或热解渣的燃烧渣的余热,从而制作出相应量的冷气,该冷气可用于污泥的冷冻,从而实现污泥的冷冻脱水;可见,通过热交换,实现了热量的回收。收。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的
,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生活中,各种污泥随处可见,且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水分。
[0003]相关技术中,污泥处理过程中,污泥需要进行初步烘干,烘干后的污泥输送至热裂解器进行裂解,从而进行污泥的处理。常见的,污泥烘干过程中,用户利用冷冻脱水的方法,从而较佳地对污泥进行脱水。然而,污泥冷冻过程中,一般通过以电制冷的方式,进行污泥的冷冻,由此,消耗的大量的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污泥处理系统,能够较佳地除去污泥中的水分子,并且电能得到节约。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污泥处理系统,包括:
[0006]冷冻脱水装置,用于所述污泥的脱水;
[0007]热裂解装置,用于所述污泥的热裂解,并产生热解气和热解渣;
[0008]余热制冷装置,所述余热制冷装置包括热交换器、冷却组件、蒸发器和吸收器,所述热交换器利用余热进行制冷剂的加热,以使制冷剂变成气态,并脱离吸收剂;所述冷却组件限定有与所述热交换器相连通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用于制冷剂的冷却,以使制冷剂变成液态;蒸发器限定有与所述冷却通道相连通的蒸发通道,所述蒸发通道供制冷剂的通过,以使制冷剂由液态变成气态,且所述蒸发器用于对气体进行冷却;吸收器限定有连接于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蒸发通道之间的回收通道,所述回收通道中的吸收剂能够吸收气态的制冷剂,并使制冷剂沿所述回收通道输送至所述热交换器;
[0009]其中,所述热交换器能够通过所述热解气的余热、所述热解渣的余热、所述热解渣的燃烧烟气的余热、所述热解渣的燃烧渣的余热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制冷剂的加热,以使制冷剂转换为气态。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污泥处理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余热制冷装置的设置,污泥在热裂解过程中,污泥产生热解气和热解渣,余热制冷装置利用热解渣的余热、热解气的余热、热解渣的燃烧烟气的余热或热解渣的燃烧渣的余热中的至少一种,从而制作出相应量的冷气,该冷气可用于污泥的冷冻,从而实现污泥的冷冻脱水,进而避免了电能的消耗。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交换器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能够供所述热解气和/或所述燃烧烟气通过,以使所述第一换热通道能够对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加热;所述第二换热通道连接所述回收通道与所述冷却通道之间,以供制冷剂通过。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交换器具有换热室、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
通道,所述换热室用于所述热解渣和/或所述燃烧渣的容纳,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换热室相连通,用于供所述热解渣的冲洗水和/或所述燃烧渣的冲洗水的通过,以使所述第一换热通道能够对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加热;所述第二换热通道连接所述回收通道与所述冷却通道之间,以供制冷剂通过。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制冷剂分为高温制冷剂与低温制冷剂,所述冷却通道分为:水冷却通道,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相通,以使所述高温制冷剂转换为液态,并使所述低温制冷剂仍保持为气态;冷凝通道,连接于所述水冷却通道与所述蒸发器之间,以使所述低温制冷剂转换为液态;降温通道,连接于所述水冷却通道与所述吸收器之间,以使所述高温制冷剂转换为气态,从而能够对所述冷凝通道的降温。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冻脱水机构包括:冷冻仓,与所述余热制冷装置相连通,用于所述污泥的冻结;解冻仓,用于所述污泥的解冻;离心分离机,用于所述污泥的脱水;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冷冻仓、所述解冻仓和所述离心分离机之间,以使所述污泥依次通过所述冷冻仓和所述解冻仓,并直至输送到所述离心分离机。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污泥处理系统还包括冷冻控制模组,所述冷冻控制模组包括:温度监测模组,设置于所述冷冻仓,并用于所述冷冻仓温度的监测;输送控制模组,与所述温度监测模组电连接,并根据所述温度监测模组的监测结果,调节所述输送机构在所述冷冻仓的输送速度。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燃烧装置,用于所述热解渣,以产生所述燃烧渣,和/或,用于所述热解气的燃烧,以产生所述燃烧烟气;其中,所述余热制冷装置与所述燃烧装置相连接。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裂解装置为m个,m个所述热裂解装置依次设置,以使污泥依次经过m个所述热裂解装置,m≥2;其中,沿污泥的输送方向,所述热裂解装置的热裂解温度依次增高;所述污泥处理系统还包括:m

1称重模组,沿污泥的输送方向,m

1称重模组分别连接于前m

1个热裂解装置的出料口,用于热解渣的称重;m

1第二调节模组,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称重模组、并与其后一个所述热裂解装置电连接,以根据所述称重模组获得的重量调节后一个所述热裂解装置的热裂解温度。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裂解装置为m个,m个所述热裂解装置依次设置,以使污泥依次经过m个所述热裂解装置,m≥2;所述污泥处理系统还包括:m个第一破碎装置,分别连接于所述热裂解装置的进料口;m个称重模组,分别连接于所述热裂解装置的出料口;m个第一调节模组,电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称重模组与其所述第一破碎装置,从而根据所述称重模组获得的重量控制所述第一破碎装置的破碎程度。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热裂解装置提供所述污泥的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n个第二破碎装置,用于污泥的破碎;n个烘干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二破碎装置的出料口相连接,用于所述污泥的烘干;其中,n≥1。
[0020]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污泥处理系统的整体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污泥处理系统的制冷剂的转移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物料处理系统的一种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物料处理系统的另一种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物料处理系统的热解气的制冷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物料处理系统的热解气、热解渣的制冷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物料处理系统的热解气、燃烧烟气的制冷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物料处理系统的热解气、热解渣的制冷流程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物料处理系统的热解气、燃烧烟气和燃烧渣的制冷流程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物料处理系统的冷冻脱水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冻脱水装置,用于所述污泥的脱水;热裂解装置,用于所述污泥的热裂解,并产生热解气和热解渣;余热制冷装置,所述余热制冷装置包括热交换器、冷却组件、蒸发器和吸收器,所述热交换器利用余热进行制冷剂的加热,以使制冷剂变成气态,并脱离吸收剂;所述冷却组件限定有与所述热交换器相连通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用于制冷剂的冷却,以使制冷剂变成液态;所述蒸发器限定有与所述冷却通道相连通的蒸发通道,所述蒸发通道供制冷剂的通过,以使制冷剂由液态变成气态,且所述蒸发器用于对气态的制冷剂进行冷却;吸收器限定有连接于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蒸发通道之间的回收通道,所述回收通道中的吸收剂能够吸收气态的制冷剂,并与制冷剂沿所述回收通道输送至所述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热交换器能够通过所述热解气的余热、所述热解渣的余热、所述热解渣的燃烧烟气的余热、所述热解渣的燃烧渣的余热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制冷剂的加热,以使制冷剂转换为气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能够供所述热解气和/或所述燃烧烟气通过,以使所述第一换热通道能够对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加热;所述第二换热通道连接所述回收通道与所述冷却通道之间,以供制冷剂通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具有换热室、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换热室用于容纳所述热解渣和/或所述燃烧渣,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换热室相连通,用于供所述热解渣的冲洗水和/或所述燃烧渣的冲洗水的通过,以使所述第一换热通道能够对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加热;所述第二换热通道连接所述回收通道与所述冷却通道之间,以供制冷剂通过。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制冷剂分为高温制冷剂与低温制冷剂,所述冷却通道分为:水冷却通道,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相通,以使所述高温制冷剂转换为液态,并使所述低温制冷剂仍保持为气态;冷凝通道,连接于所述水冷却通道与所述蒸发器之间,以使所述低温制冷剂转换为液态;降温通道,连接于所述水冷却通道与所述吸收器之间,以使所述高温制冷剂转换为气态,从而能够对所述冷凝通道的降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脱水机构包括:冷冻仓,与所述余热制冷装置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艾鑫代超叶翔彭军邓良德齐洪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天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