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高精度模具用数控雕铣自吸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2143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01
一种加工高精度模具用数控雕铣自吸尘装置,它涉及数控雕铣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控雕铣吸尘装置的改进。它由吸尘罩、折叠罩、橡胶圈、粉尘出口管、防尘罩、刀盘组成,所述刀盘外部套有防尘罩,刀盘的底部设有刀夹,刀头贯穿防尘罩并套在刀夹上,所述防尘罩的外部连接有吸尘罩,吸尘罩的内部设有吸尘腔体,吸尘罩的底部连接有折叠罩,所述橡胶圈通过折叠罩连接吸尘罩,所述吸尘罩左侧设有粉尘出口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解决了吸尘罩需要上下移动的问题,能够精准的将粉尘罩在吸尘腔体内,防止粉尘或切屑乱飘,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高精度模具用数控雕铣自吸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数控雕铣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控雕铣吸尘装置的改进。

技术介绍

[0002]机床属于金属切削设备,其中雕铣机是数控机床的一种,它既可以雕刻,也可以铣削,是一种高效高精的数控机床。雕铣机的适用范围比较广,广泛用于精密模具粗精加工一次完成,石墨产品加工、模具紫铜电极,铝件产品批量加工,鞋模制造,治具加工,钟表眼镜行业。雕铣机以它性价比高,加工速度快,加工产品光洁度好,在机床加工业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实际使用中,雕铣机在雕铣时会产生切屑和粉尘,其在工件上堆积较多时,影响雕铣工作。为此,人们专利技术了各式各样的吸尘设备,但是现有的吸尘设备无法主动吸附往往会造成扬尘倒流而损伤工件、吸尘设备无法移动容易造成刀具更换不便,吸尘头位置调整不便容易造成吸尘效果差等。
[0003]中国CN201921815764.0公开了一种雕铣机吸尘机构,它解决了吸尘机构利用螺杆上下移动的问题,能够将吸尘罩向下移动罩住,同时在设一个方管贯穿吸尘罩,然后将钻轴套住,避免灰尘进入钻轴影响其运行,但是在钻轴上下移动时,需要手动控制螺杆,使吸尘罩上下移动,配合钻轴将粉尘罩在里面并吸走,这样既操作麻烦,又耗时间,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加工高精度模具用数控雕铣自动吸尘装置,它解决了吸尘罩需要上下移动的问题,能够精准的将粉尘罩在吸尘腔体内,防止粉尘或切屑乱飘,提高工作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由吸尘罩1、折叠罩2、橡胶圈3、粉尘出口管4、防尘罩5、刀盘6组成,所述吸尘罩1的底部连接有折叠罩2,所述橡胶圈3通过折叠罩2连接吸尘罩1,所述吸尘罩1 左侧设有粉尘出口管4,所述刀盘6外部套有防尘罩5,刀盘6的底部设有刀夹6

1,刀头6

2贯穿防尘罩5并套在刀夹6

1上,所述防尘罩5的外部连接有吸尘罩1,所述吸尘罩1的内部设有吸尘腔体1

2。
[0006]所述吸尘罩1与防尘罩5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螺孔1

1。第一螺孔1

1用于将吸尘罩1加固在防尘罩5上。
[0007]所述防尘罩5的顶部设有第二螺孔5

1。第二螺孔5

1用于将防尘罩5固定在刀盘6上。
[0008]所述粉尘出口管4与吸尘罩1的连接处设有第三螺孔1

3。第三螺孔1

3 用于粉尘出口管4的固定,并且便于粉尘出口管4的拆卸。
[0009]所述橡胶圈3的厚度为1

3cm。
[0010]所述防尘罩5的底部设有与刀头6

2匹配的通孔5

2。通孔5

2用于方便套头6

2探出防尘罩5作业。
[00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第二螺孔5

1将防尘罩5固定在刀盘6上,使得刀头6

2在作业时防尘罩5更加牢固稳定,再通过防尘罩5的底部开设通孔5

2,使得刀头6

2探出防尘罩5作业,同时又能够防止粉尘、切屑飞入刀具内部,避免刀具作业受影响,然后利用吸尘罩1上的第一螺孔1

1将吸尘罩1固定在防尘罩5上,这样使得吸尘罩1很牢固,而且能够跟随刀具移动吸尘,同时利用吸尘罩1和折叠罩2的配合能够将刀头6

2和所需切割的地方罩住,防止切割时粉尘、切屑飞出,通过第三螺孔1

3将粉尘出口管4 固定在吸尘罩4内,同时第三螺孔1

3便于粉尘出口管4的拆卸,然后刀头 6

2切割深处时,通过折叠罩2底部设有的橡胶圈3,与切割面接触时,使折叠罩2折叠,不需要移动吸尘罩1也能完美罩住粉尘、切屑,再通过吸尘器将粉尘切屑通过吸尘腔体1

2抽到粉尘出口4,将粉尘、切屑排出雕铣机。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解决了吸尘罩需要上下移动的问题,能够精准的将粉尘罩在吸尘腔体内,防止粉尘或切屑乱飘,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仰视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吸尘罩1、第一螺孔1

1、吸尘腔体1

2、第三螺孔1

3、折叠罩2、橡胶圈3、粉尘出口管4、防尘罩5、第二螺孔5

1、通孔5

2、刀盘6、刀夹6

1、刀头6

2。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看图1

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吸尘罩1、折叠罩2、橡胶圈3、粉尘出口管4、防尘罩5、刀盘6组成,所述刀盘6外部套有防尘罩5,所述防尘罩5的底部设有与刀头6

2匹配的通孔5

2,通孔 5

2用于方便套头6

2探出防尘罩5作业,刀盘6的底部设有刀夹6

1,刀夹 6

1用于将刀头6

2固定在刀盘6上,刀头6

2贯穿防尘罩5并套在刀夹6

1 上,所述防尘罩5的顶部设有第二螺孔5

1,第二螺孔5

1用于将防尘罩5固定在刀盘6上,所述防尘罩5的外部连接有吸尘罩1,吸尘罩1与防尘罩5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螺孔1

1,第一螺孔1

1用于将吸尘罩1加固在防尘罩5上,吸尘罩1的内部设有吸尘腔体1

2,吸尘罩1的底部连接有折叠罩2,折叠罩 2用于橡胶圈3与切割面接触时,不需要移动吸尘罩1也能完美罩住粉尘、切屑,所述橡胶圈3通过折叠罩2连接吸尘罩1,所述橡胶圈3的厚度为1

3cm,所述吸尘罩1左侧设有粉尘出口管4,粉尘出口管4用于将粉尘、切屑排出雕铣机,所述粉尘出口管4与吸尘罩1的连接处设有第三螺孔1

3。第三螺孔 1

3用于粉尘出口管4的固定,并且便于粉尘出口管4的拆卸。
[00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第二螺孔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高精度模具用数控雕铣自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吸尘罩(1)、折叠罩(2)、橡胶圈(3)、粉尘出口管(4)、防尘罩(5)、刀盘(6)组成,所述刀盘(6)外部套有防尘罩(5),刀盘(6)的底部设有刀夹(6

1),刀头(6

2)贯穿防尘罩(5)并套在刀夹(6

1)上,所述防尘罩(5)的外部连接有吸尘罩(1),吸尘罩(1)的内部设有吸尘腔体(1

2),吸尘罩(1)的底部连接有折叠罩(2),所述橡胶圈(3)通过折叠罩(2)连接吸尘罩(1),所述吸尘罩(1)左侧设有粉尘出口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工高精度模具用数控雕铣自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尘罩(1)与防尘罩(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云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力夫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