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医学院专利>正文

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183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包括拿持囊,所述拿持囊的内部开设有油箱,且拿持囊内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注油管,所述注油管的顶部活动卡接有密封塞,所述拿持囊的两侧及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操作管,三个所述操作管内部的中部均开设有输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拿持囊、操作管与分油板等达到出油效果好的目的,油液是存在固定的区域,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油液会顺利的进入其中,现在设置有输油口与分油板大幅度的控制的下落速度,预先在注入油液的时候,整个操作管内部就基本上填充有油,因此利用该装置后续按穴操作时不会出现半天不出油的情况,整个出油依旧是稳定可控效果好。个出油依旧是稳定可控效果好。个出油依旧是稳定可控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穴位,学名腧穴,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部分穴位并不在经络上,但对其的刺激亦可产生疗效,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穴道。
[0003]随着近年来中医专业化的发展,人们也开始更加认真的了解中医,也开始大力的推广与接触,在传统的中医养生中拔罐、刮痧与按穴位等均是良好的护理手段,能够快速的实现患者身体的疲乏感,专利号CN201922032651.X就提出了一种良好的中医按穴装置,通过设置相应的结构就能够快速的舒适的实现穴位的按压处理,但是该装置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利用油液进行润滑与保护,使得患者按压穴位更加舒适,但是该方式盛装油液与出油方式,长时间使用必定会出现油液的渗漏,后续使用很不方便,并且在滚珠按穴结构区域的固定方式上也存在结构脆弱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具有出油效果好与使用方便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包括拿持囊,所述拿持囊的内部开设有油箱,且拿持囊内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注油管,所述注油管的顶部活动卡接有密封塞,所述拿持囊的两侧及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操作管,三个所述操作管内部的中部均开设有输油口,三个所述输油口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三个分油板,三个所述操作管底部的中部均活动卡接有橡胶环,且三个操作管的底部活动卡接有连接环,所述操作管与螺纹盖的交界处均螺纹连接有连接环,且右端螺纹盖内部的右端活动卡接有中滚珠,下端所述螺纹盖内部的底部活动卡接有小滚珠,且左端螺纹盖内部的左端活动卡接有大滚珠。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拿持囊与操作管为浇铸一体成型结构,且拿持囊与操作管为T字形结构,所述油箱与三个操作管的内部均相连通。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拿持囊顶部的中部开设有放置口,所述注油管为橡胶软管,且注油管活动卡接在放置口。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三个所述分油板的表面均开设有孔洞,且三个分油板表面的孔洞从内到外依次减小。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管底部的中部与螺纹盖顶部的中部均开设有矩形环槽,且操作管与螺纹盖的内外径大小尺寸均相一致,所述橡胶环放置有矩形环槽中,所述操作管与螺纹盖交界处的外围均开设有上下各三厘米的螺纹槽,所述连
接环螺纹连接在螺纹槽中。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三个所述操作管的内外径大小尺寸均相一致,所述拿持囊下端的两边均开设有防滑纹路,所述小滚珠、中滚珠与大滚珠的大小尺寸逐渐变大。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拿持囊、操作管与分油板等达到出油效果好的目的,油液是存在固定的区域,当需要利用那个操作管按穴处理,该操作管就容易垂直于地面,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油液会顺利的进入其中,随后从滚珠区域排除,该结构的出油方式类似于圆珠笔出油,但是油液流动性更好,以往的方式会使得油液大量的溢出,现在设置有输油口与分油板大幅度的控制的下落速度,预先在注入油液的时候,整个操作管内部就基本上填充有油,因此利用该装置后续按穴操作时不会出现半天不出油的情况,整个出油依旧是稳定可控效果好。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输油口、螺纹盖与连接环等达到使用方便的目的,整个设备是通过注油管往油箱内部注油,现在将其设置成该样式,在使用时就打开注油,不需要时就将其密封堵住,随后将其卡接在拿持囊的放置口中,不会影响到后续结构的拿持;另外该装置采用的是操作管、螺纹盖活动放置在一起,随后再利用连接环固定在一起,该方便既使得螺纹盖与橡胶环固定简单方便,与此同时也使得二者连接区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固,避免后续意外跌落就损坏的情况,使用方便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内部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正面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底部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结构操作管、螺纹盖与橡胶环截面示意图。
[0019]图中:1、拿持囊;2、油箱;3、注油管;4、密封塞;5、操作管;6、输油口;7、分油板;8、螺纹盖;9、橡胶环;10、连接环;11、中滚珠;12、小滚珠;13、大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包括拿持囊1,拿持囊1的内部开设有油箱2,且拿持囊1内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注油管3,注油管3的顶部活动卡接有密封塞4,拿持囊1的两侧及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操作管5,三个操作管5内部的中部均开设有输油口6,三个输油口6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三个分油板7,三个操作管5底部的中部均活动卡接有橡胶环9,且三个操作管5的底部活动卡接有连接环10,操作管5与螺纹盖8的交界处均螺纹连接有连接环10,且右端螺纹盖8内部的右端活动卡接有中滚珠11,下端螺纹盖
8内部的底部活动卡接有小滚珠12,且左端螺纹盖8内部的左端活动卡接有大滚珠13。
[0022]其中,拿持囊1与操作管5为浇铸一体成型结构,且拿持囊1与操作管5为T字形结构,油箱2与三个操作管5的内部均相连通,设置成T形结构无论是利用哪个滚珠穴位按压工作,配合上拿持囊1的结构都非常方便容易,并且内部结构互相连通,所以进入其中的油液也能够很好的进行渗透排出,使用简单效果好。
[0023]其中,拿持囊1顶部的中部开设有放置口,注油管3为橡胶软管,且注油管3活动卡接在放置口,当需要对油箱2内部填充上一定量的油液时,此时只需要通过往注油管3中注入即可,当完成油液的注入时,此时利用密封塞4将注油管3封堵住,后续再将其整体卡接在放置口内部即可,一方面能够很好的完成油液的注入,同时也能够避免后续拿持不方便的情况。
[0024]其中,三个分油板7的表面均开设有孔洞,且三个分油板7表面的孔洞从内到外依次减小,因为油箱2与操作管5内部相连通,内部注入的油液流动性也比较好,此时利用该设备直接穴位按压,使用时间稍微久点就容易出现油液的泄露,现在设置有输油口6与分油板7,能够大大缩减进入金属滚珠区域的油液,并且在分油板7的控制下油液的进入渗透使用相对稳定,就避免了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包括拿持囊(1),其特征在于:所述拿持囊(1)的内部开设有油箱(2),且拿持囊(1)内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注油管(3),所述注油管(3)的顶部活动卡接有密封塞(4),所述拿持囊(1)的两侧及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操作管(5),三个所述操作管(5)内部的中部均开设有输油口(6),三个所述输油口(6)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三个分油板(7),三个所述操作管(5)底部的中部均活动卡接有橡胶环(9),且三个操作管(5)的底部活动卡接有连接环(10),所述操作管(5)与螺纹盖(8)的交界处均螺纹连接有连接环(10),且右端螺纹盖(8)内部的右端活动卡接有中滚珠(11),下端所述螺纹盖(8)内部的底部活动卡接有小滚珠(12),且左端螺纹盖(8)内部的左端活动卡接有大滚珠(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拿持囊(1)与操作管(5)为浇铸一体成型结构,且拿持囊(1)与操作管(5)为T字形结构,所述油箱(2)与三个操作管(5)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王家辉尹申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