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膜分离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183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膜分离沉淀池,其结构包括支架、分离池、沉淀池,分离池底部与支架顶端焊接连接,沉淀池顶部固定在分离池底面,由于混合液沿着输液管往下流动具有一股冲击力,通过缓冲机构的缓冲环对沿着输液管流动的混合液缓冲并扩散,增大混合液的扩散面积,能够减小混合液的冲击力,减少原先沉淀在池底的淀粉层受到混合液的冲击力而上浮,减少淀粉随着上层液体流动排放,进一步减少淀粉原料的流失,由于淀粉易残留在缓冲环外壁,通过清除块与缓冲环活动配合,推片将缓冲环外壁的淀粉清除,能够减轻缓冲环的重力,有利于加快缓冲环的转动速度,能够加快混合液往沉淀池排放。能够加快混合液往沉淀池排放。能够加快混合液往沉淀池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膜分离沉淀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膜分离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到一种生物膜分离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淀粉的生产质量,采用生物膜分离沉淀池对淀粉混合液分离沉淀,往分离池通入淀粉混合液,混合液中体积较大的淀粉颗粒和杂质首先经过生物膜分离,分离后的混合液通过输液管往沉淀池输送,混合液在沉淀池中沉淀;现有技术中采用沉淀池对淀粉混合液分离沉淀时,由于输液管垂直固定在沉淀池顶部,混合液沿着输液管往下流动具有一股冲击力,导致原先沉淀在池底的淀粉层受到混合液的冲击力而上浮,且沉淀后的上层液体沿着排水管排放时,出现淀粉随着上层液体流动排放,造成淀粉原料的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采用沉淀池对淀粉混合液分离沉淀时,由于输液管垂直固定在沉淀池顶部,混合液沿着输液管往下流动具有一股冲击力,导致原先沉淀在池底的淀粉层受到混合液的冲击力而上浮,且沉淀后的上层液体沿着排水管排放时,出现淀粉随着上层液体流动排放,造成淀粉原料的流失,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膜分离沉淀池。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物膜分离沉淀池,其结构包括支架、分离池、沉淀池,所述分离池底部与支架顶端焊接连接,所述沉淀池顶部固定在分离池底面。
[0005]所述分离池包括池体、进液口、生物膜、输液管、缓冲机构,所述进液口水平贯穿池体靠顶部右侧表面和内壁之间,所述生物膜安装在池体内壁,所述输液管顶端穿过池体底面,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输液管内底部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支撑板、引流口、活动腔、支撑杆、缓冲环、清除块,所述引流口垂直穿过支撑板上表面,所述活动腔凹陷在支撑板底面,并与引流口相连通,所述支撑杆两端水平固定在活动腔内壁中部位置,所述缓冲环衔接安装在支撑杆中部位置,所述清除块顶端与活动腔内顶部相连接,并与缓冲环活动配合,所述缓冲环共设有三个,所述缓冲环分别和两个相同的清除块活动配合。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环包括支撑轴、支撑环、堆积腔、内腔、推球,所述支撑环内侧套在支撑轴外壁,所述堆积腔凹陷在支撑环外壁,所述内腔开设在支撑环内部,所述推球放置在内腔内部,所述堆积腔设有六个,所述推球设有三个。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堆积腔包括套环、限位块、推杆、推板,所述限位块与套环靠底端两侧内壁连为一体,所述推杆底端固定在套环内底部中心位置,所述推板底面中部安装在推杆顶端,所述推板为橡胶材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板包括板体、推块、接触块,所述推块分别固定在板体两端表面,所述接触块内侧面中部分别与推块两端外壁相连接,所述接触块外侧设
有凸出的半圆块。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除块包括支杆、配合环、清除板,所述配合环中部悬挂在支杆底端,所述清除板位于配合环上方,所述清除板底面为毛刷材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合环包括转动轴、连接杆、反推条、刮块,所述连接杆内端与转动轴外壁连为一体,所述反推条内端固定在连接杆外端中部,所述刮块内端中部与反推条外端活动配合,所述刮块设有五块,围绕组成圆圈状。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块包括块体、推片、配合腔、反推板、滑块,所述推片左侧面与块体右侧面相连接,所述配合腔开设在块体内部,所述反推板分别安装在配合腔两端内部,所述滑块与反推板活动配合,所述滑块为圆球状。
[001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混合液沿着输液管往下流动具有一股冲击力,通过缓冲机构的缓冲环对沿着输液管流动的混合液缓冲并扩散,增大混合液的扩散面积,能够减小混合液的冲击力,减少原先沉淀在池底的淀粉层受到混合液的冲击力而上浮,减少淀粉随着上层液体流动排放,进一步减少淀粉原料的流失。
[0014]2、由于淀粉易残留在缓冲环外壁,通过清除块与缓冲环活动配合,推片将缓冲环外壁的淀粉清除,能够减轻缓冲环的重力,有利于加快缓冲环的转动速度,能够加快混合液往沉淀池排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生物膜分离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分离池正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缓冲机构正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缓冲环正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堆积腔内部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推板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清除块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配合环正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刮块正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支架

1、分离池

2、沉淀池

3、池体

21、进液口

22、生物膜

23、输液管

24、缓冲机构

25、支撑板

251、引流口

252、活动腔

253、支撑杆

254、缓冲环

255、清除块

256、支撑轴

55a、支撑环

55b、堆积腔

55c、内腔

55d、推球

55e、套环

c1、限位块

c2、推杆

c3、推板

c4、板体

c41、推块

c42、接触块

c43、支杆

56a、配合环

56b、清除板

56c、转动轴

b1、连接杆

b2、反推条

b3、刮块

b4、块体

b41、推片

b42、配合腔

b43、反推板

b44、滑块

b4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膜分离沉淀池,其结构包括支架1、分离池2、沉淀池3,所述分离池2底部与支架1顶端焊接连接,所述沉淀池3顶部固定在分离池2底面。
[0026]所述分离池2包括池体21、进液口22、生物膜23、输液管24、缓冲机构25,所述进液口22水平贯穿池体21靠顶部右侧表面和内壁之间,所述生物膜23安装在池体21内壁,所述输液管24顶端穿过池体21底面,所述缓冲机构25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膜分离沉淀池,其结构包括支架(1)、分离池(2)、沉淀池(3),所述分离池(2)底部与支架(1)顶端焊接连接,所述沉淀池(3)顶部固定在分离池(2)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池(2)包括池体(21)、进液口(22)、生物膜(23)、输液管(24)、缓冲机构(25),所述进液口(22)水平贯穿池体(21)靠顶部右侧表面和内壁之间,所述生物膜(23)安装在池体(21)内壁,所述输液管(24)顶端穿过池体(21)底面,所述缓冲机构(25)设置在输液管(24)内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膜分离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25)包括支撑板(251)、引流口(252)、活动腔(253)、支撑杆(254)、缓冲环(255)、清除块(256),所述引流口(252)垂直穿过支撑板(251)上表面,所述活动腔(253)凹陷在支撑板(251)底面,并与引流口(252)相连通,所述支撑杆(254)两端水平固定在活动腔(253)内壁中部位置,所述缓冲环(255)衔接安装在支撑杆(254)中部位置,所述清除块(256)顶端与活动腔(253)内顶部相连接,并与缓冲环(255)活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膜分离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环(255)包括支撑轴(55a)、支撑环(55b)、堆积腔(55c)、内腔(55d)、推球(55e),所述支撑环(55b)内侧套在支撑轴(55a)外壁,所述堆积腔(55c)凹陷在支撑环(55b)外壁,所述内腔(55d)开设在支撑环(55b)内部,所述推球(55e)放置在内腔(55d)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膜分离沉淀池,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娜
申请(专利权)人:球赞广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