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锂电解槽自动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1712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锂电解槽技术领域的金属锂电解槽自动收集装置。包括筛网,筛网的顶部设有内隔板,内隔板外设有挡板,内隔板顶部与挡板顶部通过钢板连接,在钢板一侧的上方设有提锂筒,在提锂筒的上中部壳体上设有出锂口,出锂口与斜长管一端连接,斜长管另一端与集锂装置连接,集锂装置底部出口管与阀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实现了金属锂的自动导出铸锭,避免了人工手动出锂过程中金属锂与空气中氧气和氮气接触,使金属锂受到污染,同时还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改善了工作环境,减少了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被高温熔盐烫伤的概率。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被高温熔盐烫伤的概率。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被高温熔盐烫伤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锂电解槽自动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收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锂电解槽
的金属锂电解槽自动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生产金属锂的方法有熔盐电解法和真空热还原法,但是由于热还原法反应温度高、反应不容易控制和成本较高,且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故本项目选用工业化的熔盐电解法。即以氯化锂

氯化钾为电解质,在400

450℃下电解生产金属锂。
[0003]锂在电解槽中发生如下反应:
[0004]阴极:
[0005]阳极:
[0006]电解槽:
[0007]传统熔盐电解法生产金属锂是将无水氯化锂置于电解槽中,以无水氯化钾作为助剂,在高温状态下熔融电解制取金属锂。液态金属锂在阴极析出,聚集在熔盐表面上,国内生产厂家用金属漏勺将金属锂从电解槽中舀出,倒入变压器油中冷却、铸锭。在金属锂舀出过程中产品易被空气污染,使金属锂纯度下降,无法满足高能电池、锂合金和受核控制聚变反应的要求。这种手动出锂工艺工作环境差,舀出的金属锂夹带杂质多,生产效率低。
[0008]现研制了一种金属锂电解槽自动收集装置,有效地解决了锂与氯气的分离,电解产生的金属锂被收集在集锂筒内,借助熔盐的浮力导至集锂器中,实现了锂的自动导出,直接铸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金属锂电解槽自动收集装置,目的是实现锂电解槽锂的自动导出收集。
[0010]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金属锂电解槽自动收集装置,包括筛网,筛网的顶部设有内隔板,内隔板外设有挡板,内隔板顶部与挡板顶部通过钢板连接,在钢板一侧的上方设有提锂筒,在提锂筒的上中部壳体上设有出锂口,出锂口与斜长管一端连接,斜长管另一端与集锂装置连接,集锂装置底部出口管与阀门连接。
[0011]所述的筛网为圆柱形筛网,内隔板和挡板为圆柱形,内隔板、挡板和钢板形成一个底面开口的柱状圆环,柱状圆环的顶面钢板倾斜。
[0012]所述的挡板的高度大于内隔板的高度。
[0013]所述的钢板与水平线呈15
゜‑
30

安装。
[0014]所述的筛网材质为321不锈钢,厚度为1~1.5mm,开孔率为25~30%。
[0015]所述的提锂筒内设有内筒,提锂杆从提锂筒顶部插入到内筒中,提锂杆的底部与
内筒的底面连接,在提锂筒顶部设有顶盖。
[0016]所述的提锂杆上设有两个定位片,一个定位片设在提锂筒外面的提锂杆上,另一个设在内筒中的提锂杆上,内筒的底面上设有两个锂进口。
[0017]所述的集锂装置为集锂筒,集锂筒的顶部设在筒盖,筒盖上设有出气口,在集锂筒外围设有加热电缆,加热电缆外围缠绕陶瓷纤维毡,加热电缆加热温度上限为390℃。
[0018]所述的提锂筒设在倾斜钢板高点处,倾斜钢板高点处开口,倾斜钢板高点与提锂筒底面底点处开口相通。
[0019]所述的斜长管外围设有加热电缆,加热电缆外围缠绕一层15mm厚的陶瓷纤维毡,加热电缆加热温度上限为390℃。
[0020]本技术的优点效果:本技术结构合理,实现了金属锂的自动导出铸锭,避免了人工手动出锂过程中金属锂与空气中氧气和氮气接触,使金属锂受到污染,同时还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改善了工作环境,减少了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被高温熔盐烫伤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金属锂电解槽自动收集装置原理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金属锂电解槽自动收集装置结构图。
[0023]图3为图2的剖开示意图。
[0024]图中:1、提锂杆;2、顶盖;3、定位片;4、提锂筒;5、斜长管;6、内隔板;7、法兰;8、钢板;9、集锂装置;10、挡板;11、阀门;12、筛网;13、内筒;14、筒盖;15、阳极;16、阴极;17、电解槽;18、电解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0026]如图所示,本技术一种金属锂电解槽自动收集装置,包括筛网12,筛网12的顶部设有内隔板6,内隔板6外设有挡板10,内隔板6顶部与挡板10顶部通过钢板8连接,在钢板8一侧的上方设有提锂筒4,在提锂筒4的上中部壳体上设有出锂口,出锂口与斜长管5一端连接,斜长管5另一端与集锂装置9连接,集锂装置9底部出口管与阀门11连接。
[0027]所述的筛网12为圆柱形筛网,内隔板6和挡板10为圆柱形,内隔板6、挡板10和钢板8形成一个底面开口的柱状圆环,柱状圆环的顶面钢板8倾斜,钢板8与水平线呈15
゜‑
30

安装。挡板10的高度大于内隔板6的高度。
[0028]所述的筛网12材质为321不锈钢,厚度为1~1.5mm,开孔率为25~30%。
[0029]所述的提锂筒4内设有内筒13,提锂杆1从提锂筒4顶部插入到内筒13中,提锂杆1的底部与内筒13的底面连接,在提锂筒4顶部设有顶盖2。
[0030]所述的提锂杆1上设有两个定位片3,一个定位片3设在提锂筒4外面的提锂杆1上,另一个设在内筒13中的提锂杆1上,内筒13的底面上设有两个锂进口。
[0031]所述的集锂装置9为集锂筒,集锂筒的顶部设在筒盖14,筒盖14上设有出气口,在集锂筒外围设有加热电缆,加热电缆外围缠绕陶瓷纤维毡,加热电缆加热温度上限为390℃。
[0032]所述的提锂筒4设在倾斜钢板8高点处,倾斜钢板8高点处开口,倾斜钢板高点与提锂筒底面底点处开口相通,提锂筒4的底面与钢板8的倾斜角度相同。
[0033]所述的斜长管5外围设有加热电缆,加热电缆外围缠绕一层15mm厚的陶瓷纤维毡,斜长管5外径为Φ60mm的钢管,在斜长管5上设有法兰7,加热电缆加热温度上限为390℃。
[003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本技术利用连通器原理,连通器液面上压力相等,但两侧有互不相混的不同液体,自分界面起两液面之高度与液体密度成反比,通过锂和电解质18的密度差产生出的高度差进行集锂。首先,将电解槽17内产生的无序漂浮的金属锂汇集起来,限制在固定区域,便于后续收集。其次,将富集的金属锂在高度上“放大”。由于金属锂的密度与电解质密度的比仅为1:3.3,相同液面大气压下,金属锂的高度应为电解质高度的3.3倍,将金属锂液位在提锂筒内提高。最后,则将提锂筒内溢流出的锂汇集到集锂装置内,根据生产需要,每隔一定时间取出铸造。
[0035]正常生产过程中,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在阴极界面上所产生的金属锂在浮力的作用下沿着阴极板向上浮动。本技术将筛网套在阳极15与阴极16之间,而挡板横断面大于阴极外圆环,所以阴极还原产生的金属锂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漂浮到上层的锂通过倾斜钢板不断聚集钢板高点处,并最终在钢板的作用下,通过钢板的上方开孔进入到提锂筒内。
[0036]电解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锂电解槽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筛网,筛网的顶部设有内隔板,内隔板外设有挡板,内隔板顶部与挡板顶部通过钢板连接,在钢板一侧的上方设有提锂筒,在提锂筒的上中部壳体上设有出锂口,出锂口与斜长管一端连接,斜长管另一端与集锂装置连接,集锂装置底部出口管与阀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锂电解槽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筛网为圆柱形筛网,内隔板和挡板为圆柱形,内隔板、挡板和钢板形成一个底面开口的柱状圆环,柱状圆环的顶面钢板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金属锂电解槽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的高度大于内隔板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锂电解槽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与水平线呈15
゜‑
30

安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锂电解槽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筛网材质为321不锈钢,厚度为1~1.5mm,开孔率为25~3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鹏飞刘伟刘铭王富强齐忠昱杨昕东胡腾达林秋平袁广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