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号产生电路、信号产生方法及芯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信号产生电路、信号产生方法及芯片。
技术介绍
[0002]启动电路和上电复位电路是芯片中比较重要的两个模拟电路模块。其中,启动电路用于在芯片上电时,为芯片所包括的基准电流源电路提供启动信号。上电复位电路用于向芯片内待初始化的模块提供上电复位信号,以在芯片上电时使待初始化的模块恢复到已知状态。
[0003]但是,现有的启动电路和上电复位电路使得芯片的体积较大,不利于芯片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产生电路、信号产生方法及芯片,用于在启动基准电源子电路的同时产生第一复位信号和第二复位信号,以降低包括该信号产生电路的芯片的体积,利于芯片的小型化。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信号产生电路,该信号产生电路包括:基准电流源子电路、启动子电路以及上电复位输出子电路;上电复位输出子电路包括充电单元和第一延迟单元;基准电流源子电路的输入端和启动子电路的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电流源子电路、启动子电路以及上电复位输出子电路;所述上电复位输出子电路包括充电单元和第一延迟单元;所述基准电流源子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启动子电路的输入端均与电源端耦接;所述基准电流源子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启动子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均接地;所述充电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延迟单元的输入端耦接,所述充电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延迟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启动子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耦接;所述启动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基准电流源子电路的控制端耦接;所述基准电流源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启动子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耦接;所述启动子电路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充电单元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延迟单元用于在所述信号产生电路上电时输出第一复位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一复位信号控制所述启动子电路启动所述基准电流源子电路;所述基准电流源子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启动子电路向所述充电单元充电,所述第一延迟单元用于在所述充电单元处于充电状态时输出第二复位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子电路的第三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延迟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一延迟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复位信号控制所述启动子电路关闭;所述上电复位输出子电路还包括电压保持单元,所述电压保持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端耦接,所述电压保持单元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基准电流源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耦接,所述电压保持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电压保持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均与所述第一延迟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耦接,所述电压保持单元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延迟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耦接,所述电压保持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充电单元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延迟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基准电流源子电路处于启动状态下控制所述电压保持单元关闭;在所述充电单元处于充电状态下,所述电压保持单元用于在所述基准电流源子电路和所述第一延迟单元的控制下启动,使所述第一延迟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复位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子电路包括启动单元、刷新单元和关断单元;所述启动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端耦接,所述启动单元的控制端为所述启动子电路的第一控制端,所述启动单元的输出端为所述启动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启动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复位信号启动所述基准电流源子电路、以及在所述第一延迟单元输出第二复位信号的情况下关闭;所述刷新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端耦接,所述刷新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关断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刷新单元的第一控制端耦接,所述刷新单元的第二控制端为所述启动子电路的第二控制端,所述刷新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为所述启动子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刷新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关断单元的输入端耦接,所述刷新单元的第三输出端为所述启动子电路的第三输出端;所述刷新单元在所述基准电流源子电路的控制下向所述充电单元充电;所述关断单元的控制端为所述启动子电路的第三控制端,所述关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延迟单元输出第二复位信号的情况下关闭所述刷新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新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沟道宽长比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沟道宽长比的比值为A;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沟道宽长比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沟道宽长比的比值为B,且A>B;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端耦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基准电流源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关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宇,郭桂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银河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