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供电系统的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交直流供电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103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6
本申请公开了交直流供电系统的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交直流供电系统,交直流供电系统包括输电线路、送端变流器、受端变流器和若干开关,控制装置包括:送端控制单元,采用直流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用于控制送端变流器直流侧电压恒定,同时引入基于零序电压注入的中点电位闭环控制,保证送端变流器的中点电位平衡;受端控制单元,采用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闭环PI控制,用于控制受端变流器交流电压输出,为负载提供电压支撑,同时引入电流反馈和电压前馈,用于消除电流耦合及负载扰动电压影响。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的控制装置可以提高交直流供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有效性,满足末端用户的电压需求。满足末端用户的电压需求。满足末端用户的电压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直流供电系统的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交直流供电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配电
,尤其涉及交直流供电系统的控制装置、控制方 法及交直流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网建设初期,偏远末端用户因生活水平限制,用电量较低,用电品质 需求不高,因此这些用户用电电压降落不明显,用电需求也不苛刻。但随着人 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用负荷日益多样化、精细化、大容量化,造成大功 率负荷的集中启用使得远距离配电线路压降明显,末端用户电压降落问题突出。 此外,各种大功率用电负荷的启用往往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使得末端电压偏低 问题同样周期出现,并因为其时间集中性而显著加重,影响着居民日常生活、 生产用电。
[0003]为了解决末端的低电压问题,现有解决方案主要包括:(1)增加10kV线 路和变压器,同时进行线路改造,缩短供电半径。该方式投资巨大,且线路跨 越山区,山体绿色植被生长迅速,容易引发接地短路故障,为后期运维工作带 来了很大的困难;(2)在用户末端配置光伏发电装置和储能装置,相当于在用 户侧配置新电源来提升用户的电压,避免功率通过原有的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直流供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供电系统包括输电线路、送端变流器、受端变流器和若干开关,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送端控制单元,采用直流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用于控制所述送端变流器直流侧电压恒定,同时引入基于零序电压注入的中点电位闭环控制,保证送端变流器的中点电位平衡;受端控制单元,采用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闭环PI控制,用于控制所述受端变流器交流电压输出,为负载提供电压支撑,同时引入电流反馈和电压前馈,用于消除电流耦合及负载扰动电压影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端控制单元包括:第一PI控制器,应用于直流电压外环,能够消除静差,其输出为电流的指令幅值;锁相环,用于检测电网侧电压的相位,以作为电网侧的电流指令相位参考,使得电网侧的电压和电流同相位;比例控制器,应用于电流内环;其中,所述送端控制单元还采用电网侧电压前馈,以消除电网侧电压的干扰;通过三相整流器直流电压反馈控制产生需要的交流侧电流矢量指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端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PI控制器,用于确定注入的零序分量值,使得所述送端变流器的中点电位平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假设所述送端变流器的直流侧的两个电容的容值相等,得到:其中,采用平均状态空间法,取开关函数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平均值:已知d
ik
∈[0,1],则,当U
c1
>U
c2
时,所述第二PI控制器叠加负的电流直流分量;当U
c1
<U
c2
,所述第二PI控制器叠加正的电流直流分量;其中,C为所述电容的容值;U
c1
、U
c2
分别为所述两个电容上的电压,S
ik
为开关管导通关断状态,i
sk
为电网侧输出电流;i2为所述送端变流器直流侧输出电流;τ为时间常数;i代表
参数1、4;k代表输电线路a、b、c三相中的任意一相;d
ik
为开关函数S
ik
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平均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端变流器用于控制三相交流电压输出,为负载提供电压支撑;所述受端控制单元将三相对称静止坐标系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莉雷二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