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度、高度可调的转向柱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转向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角度、高度可调的转向柱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适应不同身高和臂长的人驾驶汽车,转向盘的位置可以改变,即通过转向柱对其进行调整。通常转向柱具有角度或高度调节功能时,通过在转向柱的上安装支架上开导向槽实现行程调整。
[0003]另外,由于不同车型配置视野不同,导致转向柱调节范围存在不同。如在某换代车型上,由于视野变化,原转向柱调节行程太大,需要缩小行程范围才能满足新车型。因此,需要开发重新开发转向柱结构。
[0004]CN1762750公开了“一种转向柱高度调节装置”,具有一基体、一用于容纳和引导一转向柱的转向柱导向件、一用于将转向柱导向件相对于基体可偏转地支承的转向柱轴承、一用于使转向柱导向件相对于基体偏转的调整元件、以及一用于调节调整元件的驱动设备,其中,所述驱动设备设置在基体上。
[0005]CN202389439U公开了“一种转向柱角度调节机构”,由液压转向器,下支架,主销轴,螺栓,转向柱,上支架,下调节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高度可调的转向柱结构,包括内柱筒(1)、套在内柱筒外面的外柱筒(2),外柱筒能够沿内柱筒上下滑动,其特征是:一内支架(3)呈门框形,其顶面向后,两侧面的末端与所述外柱筒(2)固定连接,且顶面与外柱筒(2)的表面之间有距离;在所述内支架(3)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滑槽(31);一外支架(4)也呈门框形,其顶面向前并与车身固定连接,两侧面的内表面分别与所述内支架(3)两侧面的外表面紧贴;在所述外支架(4)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导向槽(41),所述导向槽(41)与内支架(3)的滑槽(31)对应;一复合滑块(5)与所述外支架(4)右侧面上的导向槽(41)配合、并与内支架(3)右侧面上的滑槽(31)配合;一导向滑块(7)与所述外支架(4)左侧面上的导向槽(41)配合;一调节机构与所述复合滑块(5)和导向滑块(7)配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高度可调的转向柱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复合滑块(5)由一方形块(51)和交叉重叠在其上的长方形块(52)构成,中心部位设有过孔(50);在所述长方形块(52)的一端或两端设有T形槽(53),所述T形槽(53)用于装配行程调整垫片(6);所述方形块(51)与内支架(3)右侧面上的滑槽(31)配合,所述长方形块(52)与外支架(4)右侧面上的导向槽(41)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角度、高度可调的转向柱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滑块(7)呈哑铃形,中心部位设有通孔(70);所述导向滑块(7)厚度的一半与所述外支架(4)左侧面上的导向槽(41)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度、高度可调的转向柱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郁阳,张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