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制加油管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0146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5
树脂制加油管(30)具备:筒状主体(32a);凸缘(32b),其从筒状主体(32a)中的燃料箱(20)侧的端部朝向径向外侧且遍及整周地伸出,具有与筒状主体(32a)相同种类的多个层(6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脂制加油管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制加油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WO2010015295A1中记载了通过夹紧环将燃料箱的开口孔的外侧周缘和加油管的凸缘固定的内容。在燃料箱的开口孔的内周面与加油管的外周面之间配置有用于密封的O形环。
[0003]在JP2018

118498A中记载了通过熔接将树脂制的燃料箱的开口孔的外侧周缘和树脂制加油管的凸缘的轴向端面接合的内容。该树脂制加油管的外表面遍及全长地具有由最外层材料成形的最外层,凸缘中的该最外层与燃料箱熔接。进一步地,通过将最外层材料设为熔接特性良好的材料,能够提高熔接面的熔接强度等性能。
[0004]在JP2007

8352A中记载了将燃料箱的开口孔的外侧周缘和加油管的凸缘熔接的内容。在此,在该加油管的凸缘的熔接面中,露出有外层材料和内层材料,为了使外层材料和燃料箱的熔接不受内层材料的熔融树脂的阻碍而使外层材料比内层材料更突出。另外,在凸缘的端面设置有凹槽,从而即使内层材料熔融,也能够通过使熔融的内层材料流入凹槽内而抑制熔融的内层材料流入外层材料与燃料箱的熔接面。
[0005]在JP2018

69786A、JP2019

156011A以及JP2003

194380A中,也记载了通过熔接将燃料箱的开口孔的外侧周缘和加油管的凸缘的轴向端面接合的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
[0007]在燃料箱的开口孔的外侧周缘和树脂制加油管的凸缘的轴向端面通过熔接而接合的情况下,伴随熔接,在熔接面的周围形成熔融毛刺。即,熔融毛刺形成为突出至比熔接面靠外周侧的位置,并且形成为突出至比熔接面靠内周侧的位置。
[0008]在此,在燃料箱的开口孔的内周面与树脂制加油管的前端筒部的径向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假设若增大径向间隙,则有可能对树脂制加油管和燃料箱的定位精度造成影响。因此,不希望增大径向间隙。因而,由于内周侧的熔融毛刺不存在足够的退让空间,因此该熔融毛刺的存在有可能对熔接面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融毛刺不会对熔接面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而能够提高熔接面的稳定性的树脂制加油管及其制造方法。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1](1.树脂制加油管)
[0012]树脂制加油管与燃料箱的开口孔的外侧周缘熔接,所述树脂制加油管具备:筒状主体,其具有由最外层材料成形的最外层以及由内层材料成形的一层以上的内层;凸缘,其从所述筒状主体中的所述燃料箱侧的端部朝向径向外侧且遍及整周地伸出,具有与所述筒状主体相同种类的多个层,外表面全部由所述最外层材料成形,轴向上的第一端面构成与
所述燃料箱的所述开口孔的所述外侧周缘熔接的熔接面;以及前端筒部,其从所述凸缘的径向内侧的部位向所述树脂制加油管的前端侧延伸,在外周面中的所述凸缘侧的部位具有遍及整周地形成并且对伴随所述第一端面的熔接而产生的熔融毛刺进行容纳的环状凹槽。
[0013]根据树脂制加油管,由于前端筒部具有环状凹槽,因此内周侧的熔融毛刺的一部分被容纳在该环状凹槽中。这样,由于通过环状凹槽确保熔融毛刺的退让空间,因此熔融毛刺不会对熔接面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而能够提高熔接面的稳定性。
[0014](2.树脂制加油管的制造方法)
[0015]树脂制加油管的制造方法具备:通过挤出机挤出具有多个层的筒状坯料的工序;以及通过在使多个分割模具分别沿所述筒状坯料的挤出方向依次移动的同时使所述筒状坯料与由所述多个分割模具形成的内表面密接而成形具有对该内表面进行转印而成的外表面的所述树脂制加油管的工序。
[0016]通过该制造方法,能够制造上述树脂制加油管。而且,在将树脂制加油管熔接于燃料箱时,内周侧的熔融毛刺的一部分被容纳在环状凹槽中。因而,起到由环状凹槽带来的上述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燃料管线的图。
[0018]图2是图1的加油管的轴向剖视图,且是直线状的状态的加油管的图。
[0019]图3表示图2的III部分的放大剖视图,表示使加油管的凸缘与燃料箱的开口孔的外侧周缘接触且两者熔接之前的状态。熔接部位中的轮廓线表示在加油管以及燃料箱中处于熔接前的未变形状态的形状。
[0020]图4表示图2的III部分的放大剖视图,表示使加油管的凸缘与燃料箱的开口孔的外侧周缘熔接后的状态。熔接部位中的实线表示在加油管以及燃料箱中伴随熔接而变形后的形状。熔接部位中的双点划线表示在加油管以及燃料箱中处于熔接前的未变形状态的形状。
[0021]图5是表示箱单元(燃料箱、加油管、止回阀)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22]图6是表示加油管的制造装置的俯视图。
[0023]图7是图6的VII

VII剖视图。
[0024]图8是表示挤出机的喷嘴与第二端部的外表面(分割模具的内周面)的间隙的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燃料管线;10:供油口;20:燃料箱;21:开口孔;30:加油管;30a:一次坯料(筒状坯料);30b:二次坯料;31:第一端部;32:第二端部;32a:筒状主体;32a1:最小外径部位;32a2:倒锥形部;32b:凸缘;32b1:第一端面;32b2:第二端面;32b3:外周面;32c:前端筒部;32c1:最大外径部位;32c2:环状凹槽;33:中间部;40:止回阀;61

64:内层;65:最外层;100:制造装置;110:挤出机;111:喷嘴;120:波纹成形机;123、124:分割模具;130:切割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7](1.燃料管线1的结构)
[0028]参照图1对燃料管线1的结构进行说明。燃料管线1是在汽车中从供油口10经由燃
料箱20而到内燃机(未图示)为止的路径。但是,在本例中,对燃料管线1中的从供油口10到燃料箱20为止的部分进行说明。
[0029]燃料管线1至少具备供油口10、燃料箱20、树脂制的加油管30以及止回阀40。在本例中,燃料管线1还具备通气管线50。
[0030]供油口10设置在汽车的外表面附近,构成为能够插入供油喷嘴(未图示)。供油口10由树脂或金属形成。在供油口10中存在装配有供油盖的类型和未装配供油盖的无盖类型,可以适用任一类型。
[0031]燃料箱20由热塑性树脂成形,储存汽油等液体燃料。燃料箱20例如由多个种类的树脂层形成。储存在燃料箱20中的液体燃料被供给至未图示的内燃机,用于驱动内燃机。燃料箱20具备燃料供给用的开口孔21。燃料供给用的开口孔21例如形成于燃料箱20的上表面、侧面等。
[0032]加油管30由热塑性树脂成形,将供油口10和燃料箱20连接。为了进行布线,加油管30通常具有一个以上的弯曲部分。加油管30可以由一个构件形成,也可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制加油管,其与燃料箱(20)的开口孔(21)的外侧周缘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制加油管(30)具备:筒状主体(32a),其具有由最外层材料成形的最外层(65)以及由内层材料成形的一层以上的内层(61

65);凸缘(32b),其从所述筒状主体(32a)中的所述燃料箱(20)侧的端部朝向径向外侧且遍及整周地伸出,具有与所述筒状主体(32a)相同种类的多个层,外表面全部由所述最外层材料成形,轴向上的第一端面(32b1)构成与所述燃料箱(20)的所述开口孔(21)的所述外侧周缘熔接的熔接面;以及前端筒部(32c),其从所述凸缘(32b)的径向内侧的部位向所述树脂制加油管(30)的前端侧延伸,在外周面中的所述凸缘(32b)侧的部位具有遍及整周地形成并且对伴随所述第一端面(32b1)的熔接而产生的熔融毛刺进行容纳的环状凹槽(32c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制加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主体(32a)具有最小外径部位(32a1),所述最小外径部位(32a1)具有规定的最小外径,所述前端筒部(32c)的最大外径(Doc1)比所述筒状主体(32a)的所述最小外径部位(32a1)的外径(Doa1)大,所述前端筒部(32c)的所述环状凹槽(32c2)的最小外径(Doc2)与所述筒状主体(32a)的所述最小外径部位(32a1)的外径(Doa1)相等或大于该外径(Doa1),且比所述前端筒部(32c)的最大外径(Doc1)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野郁也福安智之宫岛敦夫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