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005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料结构,包括用于承载餐具的承载部、弹性复位结构、转动部以及固定部,弹性复位结构的一端与承载部连接,弹性复位结构的另一端与固定部连接,转动部与弹性复位结构的侧面相连接,这样通过使转动部转动,从而使弹性复位结构带动承托部偏离餐具,实现下料,转动部复位后,弹性复位结构带动承托部复位以承托餐具,防止餐具卡在料仓内部。防止餐具卡在料仓内部。防止餐具卡在料仓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料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下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餐饮业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一种餐具自动取用器,但这种餐具取用器是通过电运行的,倘若出现暂时性的停电,餐具的供应将会出现问题。
[0003]以往的餐具取用器中的下料结构是通过在餐具取用器中设置一个推动件,通过推动件推动最底层的餐具使最底层的餐具偏离承接餐具的托块,以此下料。但是由于一次性餐具大部分都是热塑性材料,热塑性材料在温度较高的时候容易发生形变,而由于托块的位置是固定的,有些变形的餐具则容易卡在料仓内部难以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处理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下料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料结构,包括用于承载餐具的承载部、弹性复位结构、转动部以及固定部,所述弹性复位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承载部连接,所述弹性复位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弹性复位结构的侧面相连接。
[0006]所述承载部包括第一托件、第二托件、第三托件以及第四托件,所述弹性复位结构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第三弹片以及第四弹片,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转块以及第二转块,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
[0007]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所述第二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托件连接,所述第二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托件连接,所述第一弹片抵接于所述第一转块的一侧,所述第二弹片抵接于所述第二转块的一侧,所述第一托件与所述第二托件位于未下落的餐具的两侧,用于承托未下落的餐具。
[0008]所述第三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另一侧,所述第四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另一侧,所述第三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托件连接,所述第四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托件连接,所述第三弹片抵接于所述第一转块的另一侧,所述第四弹片抵接于所述第二转块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托件与所述第四托件位于已下落的餐具的两侧,用于承托已下落的餐具。
[0009]所述第三托件与所述第四托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托件与所述第二托件下方。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料结构,通过使转动部转动,从而使弹性复位结构带动承托部偏离餐具,实现下料,转动部复位后,弹性复位结构带动承托部复位以承托餐具,这样就能防止餐具卡在料仓内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载料的简易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放料的简易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实物的侧视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实物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本具体实施的方向以图1方向为标准。
[0019]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一种下料结构,包括用于承载餐具的承载部1、弹性复位结构2、转动部3以及固定部4,弹性复位结构2的一端与承载部1连接,弹性复位结构2的另一端与固定部4连接,转动部3与弹性复位结构2的侧面相连接。这样通过使转动部转动,从而使弹性复位结构2带动承托部1偏离餐具,实现下料,转动部3复位后,弹性复位结构3带动承托部1复位以承托餐具,这样就能防止餐具卡在料仓内部。除此之外,承托部1还能以夹持的方式防止餐具下落,如图3所示。弹性复位结构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弹片,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弹簧,如图4所示。
[0020]承载部1包括第一托件11、第二托件12、第三托件13以及第四托件14,弹性复位结构2包括第一弹片21、第二弹片22、第三弹片23以及第四弹片24,转动部3包括第一转块31以及第二转块32,固定部4包括第一固定块41与第二固定块42。
[0021]第一弹片21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块41的一侧,第二弹片22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固定块42的一侧,第一弹片21的另一端与第一托件11连接,第二弹片22的另一端与第二托件12连接,第一弹片21抵接于第一转块31的一侧,第二弹片22抵接于第二转块32的一侧,第一托件11与第二托件12位于未下落的餐具的两侧,用于承托未下落的餐具。如图1所示,当第一转块31与第二转块32未转动时,第一弹片21与第二弹片22未发生角度的偏转,第一托件11与第二托件12位于未下落的餐具的两侧,以此承托未下落的餐具。如图2所示,当第一转块31与第二转块32分别朝逆时针、顺时针转动时,当第一转块31与第二转块32分别将第一弹片21与第二弹片22向外顶出,使第一托件11与第二托件12之间的距离拉大,以致无法承托餐具,使餐具下落。这样就算是已经变形的餐具,也能落下,不会卡在料仓内。
[0022]第三弹片23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块41的另一侧,第四弹片24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固定块42的另一侧,第三弹片23的另一端与第三托件13连接,第四弹片24的另一端与第四托件14连接,第三弹片23抵接于第一转块31的另一侧,第四弹片24抵接于第二转块32的另一侧,第三托件13与第四托件14位于已下落的餐具的两侧,用于承托已下落的餐具。
[0023]第三托件13与第四托件14分别位于第一托件11与第二托件12下方。如图2所示,当第一转块31与第二转块32分别朝逆时针、顺时针转动时,第三弹片23、第四弹片24分别带动第三托件13、第四托件14向内靠拢,以此接住从第一托件11与第二托件12掉落的餐具。接着第一转块31与第二转块32复位使第一弹片21、第二弹片22第三弹片23以及第四弹片24回到原来的位置,从而实现了承托了未下落的餐具的同时完成了下料。这样能避免多个餐具落
下,从而卡在料仓的情况。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餐具的承载部(1)、弹性复位结构(2)、转动部(3)以及固定部(4),所述弹性复位结构(2)的一端与所述承载部(1)连接,所述弹性复位结构(2)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4)连接,所述转动部(3)与所述弹性复位结构(2)的侧面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1)包括第一托件(11)、第二托件(12)、第三托件(13)以及第四托件(14),所述弹性复位结构(2)包括第一弹片(21)、第二弹片(22)、第三弹片(23)以及第四弹片(24),所述转动部(3)包括第一转块(31)以及第二转块(32),所述固定部(4)包括第一固定块(41)与第二固定块(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2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41)的一侧,所述第二弹片(2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42)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片(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托件(11)连接,所述第二弹片(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茂李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歌乐电磁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