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具联动下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165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下料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餐具联动下料结构,包括餐具取用器本体,餐具取用器本体设置有容纳餐具的料仓,餐具依次堆叠于料仓内,料仓的下方设置有滑道,滑道的一端为餐具的出口,还包括控制按钮以及制动线,餐具取用器本体设置有用于推动料仓内最底层餐具的推块、与推块连接以推动推块的L型摆杆,制动线的一端与L型摆杆连接,制动线的另一端与控制按钮连接,控制按钮通过控制制动线拉动L型摆杆以推动料仓内的最底层餐具实现下料,这种下料方式可以由工作人员操作控制按钮实现餐具的下料,防止出现浪费餐具的情况,这种餐具取用方式干净又卫生,十分适合防疫期间餐具的无接触分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具联动下料结构
本技术涉及下料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餐具联动下料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餐饮业所提供的餐具还是随用餐人员任意取用的,这种餐具取用方式会有用餐人员取用过多造成浪费餐具的情况,但如果通过工作人员传递餐具供用餐人员取用,这样也不卫生,并且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处理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餐具联动下料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餐具联动下料结构,包括餐具取用器本体,所述餐具取用器本体设置有容纳餐具的料仓,所述料仓的下方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一端为餐具的出口,还包括控制按钮以及制动线,所述餐具取用器本体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料仓内最底层餐具的推块、与所述推块连接以推动所述推块的L型摆杆,所述制动线的一端与所述L型摆杆连接,所述制动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按钮连接,所述控制按钮通过控制所述制动线拉动所述L型摆杆以推动所述推块实现下料。所述L型摆杆包括长轴以及与所述长轴的一端连接的短轴,所述长轴与所述短轴的连接端设置有摆动支点,所述摆动支点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餐具取用器本体上,所述长轴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餐具取用器本体上,所述短轴的一端与所述推块连接,推动所述长轴的另一端可制动所述短轴推动所述推块实现下料。所述制动线的一端与所述短轴连接,所述控制按钮通过控制所述制动线拉动所述短轴以推动所述推块实现下料。所述推块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短轴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相配合的通孔,所述连接柱卡入所述通孔内以实现所述推块与所述短轴的连接。所述推块上还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餐具取用器本体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柱连接。所述餐具取用器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口的摆动门,所述摆动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口处,所述摆动门与所述短轴连接。所述摆动门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短轴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卡槽内使所述摆动门与所述短轴连接。所述控制按钮包括外壳、盖设于所述外壳上的按盖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扭簧、摆片、摆块,所述摆块的一端与所述制动线连接,所述摆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摆片的一端连接,所述摆片的另一端与所述扭簧连接,所述扭簧的两端与所述按盖连接。所述餐具取用器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制动线的固定块。所述制动线为钢丝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餐具下料联动结构,通过外接的制动线以及控制按钮控制设置在餐具取用器本体上的L型摆杆,制动线拉动L型摆杆推动推块实现下料,这种下料方式可以由工作人员操作控制按钮实现餐具的下料,防止出现浪费餐具的情况,这种餐具取用方式干净又卫生,十分适合防疫期间餐具的无接触分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餐具联动下料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餐具联动下料结构的控制按钮的内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本具体实施的方向以图1方向为标准。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餐具联动下料结构,包括餐具取用器本体1,餐具取用器本体1设置有容纳餐具的料仓2,餐具依次堆叠于料仓2内,料仓2的下方设置有滑道3,滑道3的一端为餐具的出口,还包括控制按钮4以及制动线5,餐具取用器本体1设置有用于推动料仓2内最底层餐具的推块6、与推块6连接以推动推块6的L型摆杆7,制动线5的一端与L型摆杆7连接,制动线5的另一端与控制按钮4连接,控制按钮4通过控制制动线5拉动L型摆杆7以推动推块6实现下料。按动控制按钮4,控制按钮4拉动制动线5,制动线5拉动推块6使推块6推动料仓2内的最底层餐具实现下料,这种下料方式卫生且方便,十分适合防疫期间进行餐具的无接触分配。L型摆杆7包括长轴71以及与长轴71的一端连接的短轴72,长轴71与短轴72的连接端设置有摆动支点73,摆动支点73可转动地安装于餐具取用器本体1上,长轴71的另一端插设于餐具取用器本体1上,短轴72的一端与推块6连接,推动长轴71的另一端可制动短轴72推动推块6实现下料。长轴71与短轴72为一体成型,推动长轴71的另一端可联动短轴72,短轴72的一端可推动推块6使推块6推动料仓内的最底层餐具实现下料。这样可以实现手动下料。制动线5的一端与短轴72连接,控制按钮4通过控制制动线5拉动短轴72以推动推块6实现下料。如图2所示,推块6上设置有连接柱61,短轴72的一端设置有与连接柱61相配合的通孔74,连接柱61卡入通孔74内以实现推块6与短轴72的连接。推块6上还设置有复位弹簧62,复位弹簧62的一端固定于餐具取用器本体1上,复位弹簧62的另一端与连接柱61连接。餐具取用器本体1还包括设置于出口的摆动门8,摆动门8可转动地设置于出口处,摆动门8与短轴72连接。摆动门8上设置有卡槽81,短轴72上设置有凸起75,凸起75卡入卡槽81内使摆动门8与短轴72连接。下料时,短轴72摆动,短轴72上的凸起75牵动摆动门8以漏出餐具的出口,方便用餐人员取用餐具。如图1、图3所示,控制按钮4包括外壳41、盖设于外壳41上的按盖42以及设置于外壳41内的扭簧43、摆片44、摆块45,摆块45的一端与制动线5连接,摆块45的另一端与摆片44的一端连接,摆片44的另一端与扭簧43连接,扭簧43的两端与按盖42连接。按压按盖42时扭动扭簧43,扭簧43拉动摆片44以牵动摆块45拉动制动线5。如图1所示,餐具取用器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制动线5的固定块9。固定块9可防止制动线垂落被餐具取用器本体1内的其他部件卡住。制动线5为钢丝绳。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具联动下料结构,包括餐具取用器本体(1),所述餐具取用器本体(1)设置有容纳餐具的料仓(2),所述料仓(2)的下方设置有滑道(3),所述滑道(3)的一端为餐具的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按钮(4)以及制动线(5),所述餐具取用器本体(1)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料仓(2)内最底层餐具的推块(6)、与所述推块(6)连接以推动所述推块(6)的L型摆杆(7),所述制动线(5)的一端与所述L型摆杆(7)连接,所述制动线(5)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按钮(4)连接,所述控制按钮(4)通过控制所述制动线(5)拉动所述L型摆杆(7)以推动所述推块(6)实现下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具联动下料结构,包括餐具取用器本体(1),所述餐具取用器本体(1)设置有容纳餐具的料仓(2),所述料仓(2)的下方设置有滑道(3),所述滑道(3)的一端为餐具的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按钮(4)以及制动线(5),所述餐具取用器本体(1)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料仓(2)内最底层餐具的推块(6)、与所述推块(6)连接以推动所述推块(6)的L型摆杆(7),所述制动线(5)的一端与所述L型摆杆(7)连接,所述制动线(5)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按钮(4)连接,所述控制按钮(4)通过控制所述制动线(5)拉动所述L型摆杆(7)以推动所述推块(6)实现下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联动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摆杆(7)包括长轴(71)以及与所述长轴(71)的一端连接的短轴(72),所述长轴(71)与所述短轴(72)的连接端设置有摆动支点(73),所述摆动支点(73)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餐具取用器本体(1)上,所述长轴(71)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餐具取用器本体(1)上,所述短轴(72)的一端与所述推块(6)连接,推动所述长轴(71)的另一端可制动所述短轴(72)推动所述推块(6)实现下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具联动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线(5)的一端与所述短轴(72)连接,所述控制按钮(4)通过控制所述制动线(5)拉动所述短轴(72)以推动所述推块(6)实现下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具联动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6)上设置有连接柱(61),所述短轴(7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61)相配合的通孔(74),所述连接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茂李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歌乐电磁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