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组件、监视器、医生控制台和手术机器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984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观测组件,包括观测组件,包括支架;观察窗,设置于所述支架上;观察镜片,为适配于操作者视力情况的眼镜片,且设置于所述观察窗内;以及,接口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用于与一图像单元可拆卸连接。所述观测组件中,所述观测镜片适配于操作者的视力情况,能够根据操作者的视力情况进行定制,使得操作者能够无需视力矫正眼镜进行操作,从而避免了长时间手术过程中,视力矫正眼镜对操作者鼻梁的压迫,而导致操作者的疲劳和不适,提高了操作者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监视器、一种医生控制台和一种手术机器人系统。一种医生控制台和一种手术机器人系统。一种医生控制台和一种手术机器人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观测组件、监视器、医生控制台和手术机器人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观测组件、监视器、医生控制台和手术机器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微创伤手术是指通过腹腔镜、胸腔镜等内窥镜在人体内实行手术的一种新技术,其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少等优越性,从而能够有效减少病人的恢复时间长、不适应,避免传统手术的一些有害副作用。
[0003]微创伤手术机器人系统能够使操作者在主操控台处通过二维或三维的显示设备观察病人体内的组织特征,并以遥控方式操控从操作机器人上的机械臂及手术工具器械来完成手术的操作。现有的手术机器人系统的显示组件可为操作者提供高保真三维(3D)视觉,能够为操作者提供准确的空间距离。因此,目前的手术机器人的医生控制台多为沉浸式的,操作者通过医生控制台上的观察窗可观察三维影像,观察位置被限制在极其限定的位置。
[0004]手术操作过程中,操作者需要使眼睛紧贴医生控制台的观测眼镜,以便看清回传的腔内三维图像。然而,目前很多操作者需要佩戴眼镜进行视力矫正。操作者佩戴眼镜进行手术操作时,眼镜会压迫鼻梁。而在微创伤外科手术过程中,复杂的手术环境和操作任务要求操作者长时间操控机器人实施手术作业,长时间的佩戴眼镜操作会使操作者感到疲惫和不适。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观测组件、监视器、医生控制台和手术机器人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观测组件、监视器、医生控制台和手术机器人系统,能够根据操作者视力情况定制观测组件,无需使用者额外佩戴视力矫正眼镜,避免了佩戴视力矫正眼镜导致操作者疲劳和不适。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观测组件,包括:
[0008]支架;
[0009]观察窗,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0010]观察镜片,适配于操作者视力情况的眼镜片,且设置于所述观察窗内;以及,
[0011]接口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用于与一图像单元可拆卸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观测镜片适配于操作者的视力情况,能够根据操作者的视力情况进行定制,使得操作者能够无需视力矫正眼镜进行操作,从而避免了长时间手术过程中,视力矫正眼镜对操作者鼻梁的压迫,而导致操作者的疲劳和不适,提高了操作者的舒适度,并且包括接口部,用于与一图像单元可拆卸连接,使得所述观测组件能够从图像单元上拆卸,满足不用操作者对观测组件的需求。
[0013]优选地,所述接口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向轨道槽,用于与一导向轨道滑动连接,或者,
[0014]所述接口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向轨道,用于与一导向轨道槽滑动连接。
[00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接口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弹性卡件,用于弹性嵌入一容纳孔中,以锁定或解锁所述观测组件滑动;或者,
[0016]所述接口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容纳孔,用于容纳一弹性嵌入的弹性卡件,以锁定或解锁所述支架滑动。其有益效果在于:对所述观测组件起到固定作用,防止所述观测组件在安装使用过程中意外滑动。
[0017]优选地,所述接口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凸台,用于嵌入一容纳槽中,或者,
[0018]所述接口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容纳槽,用于容纳一嵌入的凸台。
[001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接口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弹性卡件,用于弹性嵌入一容纳孔中,以锁定或解锁所述观测组件与所述图像单元的相对运动,或者,
[0020]所述接口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容纳孔,用于容纳一弹性嵌入的弹性卡件,以锁定或解锁所述观测组件与所述图像单元的相对运动。
[0021]优选地,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鼻子容纳部,所述鼻子容纳部用于容纳操作者的鼻子。其有益效果在于:容纳患者的鼻子,避免对患者的鼻梁产生压迫,进一步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002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鼻子容纳部内设有抓握件,用于方便操作者抓握以拆卸所述观测组件。其有益效果在于:便于拉动从而拆卸所述观测组件。
[0023]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平面侧和与所述平面侧相对布置的曲面侧;
[0024]所述观察窗包括:
[0025]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支架的曲面侧;以及,
[0026]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可拆卸连接;
[0027]其中,所述观察镜片与所述活动部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便于更换不同的观察镜片,以更好的适应操作者的视力情况。
[002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螺纹连接,用于调节所述观察镜片的位置和/或角度。其有益效果在于:便于调节所述观察镜片的位置和/或角度,使得操作者视野更加清晰。
[0029]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监视器,包括:
[0030]图像单元,包括显示组件和本体,所述本体呈中空的壳体结构,包裹在所述显示组件的外侧,且所述本体一侧设有凹部,用于容纳操作者的头部;以及,
[0031]观测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凹部,用于操作者观察所述显示组件显示的影像。
[0032]优选地,所述观测组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凹部内的底部。
[003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凹部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向轨道,用于与所述观测组件的第一导向轨道槽滑动连接,或者,
[0034]所述凹部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向轨道槽,用于与所述观测组件的第二导向轨道滑动连接。
[003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凹部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容纳孔,用于容纳弹性嵌入的所述观测组件的第一弹性卡件,以锁定或解锁所述观测组件滑动,或者,
[0036]所述凹部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弹性卡件,用于弹性嵌入所述观测组件的第二容纳孔中,以锁定或解锁所述观测组件滑动。
[0037]优选地,所述凹部的底部设有内嵌口,所述观测组件嵌入于所述内嵌口。
[003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内嵌口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容纳槽,用于容纳嵌入的所述观测组件的第一凸台,以限制所述观测组件和所述凹部的相对运动,或者,
[0039]所述内嵌口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凸台,用于嵌入所述观测组件的第二容纳槽,以限制所述观测组件和所述凹部的相对运动。
[004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内嵌口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容纳孔,用于容纳弹性嵌入的所述观测组件的第三弹性卡件,以锁定或解锁所述观测组件和所述凹部的相对运动,或者,
[0041]所述内嵌口还设有至少一个第四弹性卡件,用于弹性嵌入所述观测组件的第四容纳孔中,以锁定或解锁所述观测组件和所述凹部的相对运动。
[0042]优选地,所述观测组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5
°
~80
°

[0043]优选地,所述凹部内设有支撑部,用于在操作者通过所述观测组件观察所述显示组件显示的影像时,支撑操作者的头部。
[0044]优选地,所述凹部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检测包括是否存在操作者的检测信息的传感组件,且所述传感组件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观察窗,设置于所述支架上;观察镜片,为适配于操作者视力情况的眼镜片,且设置于所述观察窗内;以及,接口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用于与一图像单元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向轨道槽,用于与一导向轨道滑动连接,或者,所述接口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向轨道,用于与一导向轨道槽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观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弹性卡件,用于弹性嵌入一容纳孔中,以锁定或解锁所述观测组件滑动;或者,所述接口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容纳孔,用于容纳一弹性嵌入的弹性卡件,以锁定或解锁所述支架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凸台,用于嵌入一容纳槽中,或者,所述接口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容纳槽,用于容纳一嵌入的凸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观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弹性卡件,用于弹性嵌入一容纳孔中,以锁定或解锁所述观测组件与所述图像单元的相对运动,或者,所述接口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容纳孔,用于容纳一弹性嵌入的弹性卡件,以锁定或解锁所述观测组件与所述图像单元的相对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鼻子容纳部,所述鼻子容纳部用于容纳操作者的鼻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观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子容纳部内设有抓握件,用于方便操作者抓握以拆卸所述观测组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平面侧和与所述平面侧相对布置的曲面侧;所述观察窗包括: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支架的曲面侧;以及,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观察镜片与所述活动部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观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螺纹连接,用于调节所述观察镜片的位置和/或角度。10.一种监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单元,包括显示组件和本体,所述本体呈中空的壳体结构,包裹在所述显示组件的外侧,且所述本体一侧设有凹部,用于容纳操作者的头部;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观测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凹部,用于操作者观察所述显示组件显示的影像。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监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组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凹部内的底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监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向轨道,用于与所述观测组件的第一导向轨道槽滑动连接,或者,所述凹部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向轨道槽,用于与所述观测组件的第二导向轨道滑动连接。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监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容纳孔,用于容纳弹性嵌入的所述观测组件的第一弹性卡件,以锁定或解锁所述观测组件滑动,或者,所述凹部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弹性卡件,用于弹性嵌入所述观测组件的第二容纳孔中,以锁定或解锁所述观测组件滑动。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监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底部设有内嵌口,所述观测组件嵌入于所述内嵌口。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光陈功何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