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增强现实的介入机器人无接触遥操系统及标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腔内介入的
,具体地,涉及基于增强现实的介入机器人无接触遥操系统及标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遥操作机器人辅助的腔内介入手术要求外科医生操作杆在2D X射线引导下控制机器人,而这种接触式手术增加了外科医生的工作量并将他们暴露在潜在的传染环境中,且2D的图像缺少深度信息,不仅不够直观还增加了误判断的风险。
[0003]在申请号为201510802654.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利用增强现实技术的手术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针对刚性手术器械的增强现实,无法适用于柔性机器人的实时形变特性,且其手术的操作方式需要医生与操作手柄直接接触,增加了外科医生交叉感染的风险。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中的手术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存在无法对柔性机器人进行虚拟与现实叠加的增强显示且易导致医生交叉感染的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介入机器人无接触遥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戴式AR设备、PC1、PC2、光栅解调仪、磁场发生器、插入管、冗余机械臂、驱动单元、连续体机器人、LED、内窥镜相机、形状传感器和电磁传感器,所述头戴式AR设备与PC1相连接,所述PC2分别与光栅解调仪、磁场发生器、冗余机械臂和驱动单元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介入机器人无接触遥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传感器、电磁传感器、连续体机器人、插入管、冗余机械臂、驱动单元、内窥镜相机及LED组成柔性机器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介入机器人无接触遥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AR设备将柔性机器人模型叠加到现实场景,所述柔性机器人模型叠加的对象为连续体机器人和内窥镜插入管部分导管,所述连续体机器人和内窥镜插入管部分导管总长度由形状传感器的长度所决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介入机器人无接触遥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解调仪和形状传感器构成形状传感系统;所述磁场发生器和电磁传感器构成电磁跟踪系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介入机器人无接触遥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步骤1:PC1利用术前CT扫描的二维平面图重建腔内解剖结构三维模型,设置内窥镜影像在AR设备内的最佳观测位置;步骤2:对系统进行标定;步骤3:PC2利用形状传感系统测量的波长对柔性机器人的形状进行重建,根据步骤2的标定信息,把重建后的形状变换到AR设备坐标系,并把变换后的数据以及内窥镜影像通过无线通信发送给PC1;步骤4:AR设备与PC1进行实时通信,医生佩戴AR设备;步骤5:医生通过手势识别对柔性机器人的运动进行控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安柱,林泽才,杨广中,陈卫东,艾孝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