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缸排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880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缸排油装置,所述液压缸排油装置包括气压源、二位二通电磁转向阀和储油箱;气压源与二位二通电磁转向阀连接;二位二通电磁转向阀与液压缸的无杆腔油口相连,储油箱与液压缸的有杆腔油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气压源增加气压压强,能加快排油效率。通过压缩空气排净驾驶室翻转液压缸内部油液,不会出现油液残留驾驶室翻转液压缸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有杆腔油口连接储油箱,能将驾驶室翻转液压缸排出的油液进行回收,高效环保。保。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缸排油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液压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缸排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卡车驾驶室翻转系统是由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锁及连接油管等组成,液压泵为液压系统的动力源,提供一定压力的油液,同时作为油液的储存装置,液压锁在液压泵提供的压力驱动下对驾驶室进行锁止、开锁等,液压缸作为执行机构,在油液压力驱动下实现卡车驾驶室的举升、翻转动作。一般驾驶室翻转液压缸在出厂前均会进行带油质量检测,检测完成后液压缸内部的油液需排空。一般排油方式为多次往复推动活塞杆,使液压缸内油液挤出。但这种排油方式存在如下的缺点:(1)排油效率低,需反复多次推动活塞杆;(2)油液无法排净,多次推动活塞杆后仍有少量油液残留在液压缸内部;(3)排出的油液易出现溅射,导致环境污染及油液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液压缸排油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液压缸排油装置,包括气压源1、二位二通电磁转向阀4和储油箱6;气压源1与二位二通电磁转向阀4连接;二位二通电磁转向阀4与液压缸5的无杆腔油口相连,储油箱6与液压缸5的有杆腔油口相连。
[0006]优选的,所述液压缸5为单杆活塞式液压缸。
[0007]优选的,所述液压缸5的无杆腔与无杆腔油口之间设置有单向阀。
[0008]优选的,所述一种液压缸排油装置还包括油水过滤器2和增压器3;油水过滤器2与气压源1相连;增压器3和二位二通电磁转向阀4相连。油水过滤器2能分离气压源1中携带的水分,避免水进入油缸内产生锈蚀影响工作,增压器3增加气压压强,能加快排油效率。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0](1)本技术使用气压源增加气压压强,能加快排油效率。通过压缩空气排净驾驶室翻转液压缸内部油液,不会出现油液残留驾驶室翻转液压缸内部,
[0011](3)本技术通过有杆腔油口连接储油箱,能将驾驶室翻转液压缸排出的油液进行回收,高效环保。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现有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液压缸排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具体实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但实施实例并不对本技术做任何限定。
[0015]现有液压缸的结构如图1所示,液压缸腔体内部设置有活塞杆12,活塞杆12在液压缸腔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活塞10,有活塞杆12的内腔体称为有杆腔11,没有活塞杆12的内腔体称为无杆腔8,液压缸远离活塞杆12的一端设置有一段凸起使得有杆腔11和无杆腔联通,这段凸起称为自由行程段9;无杆腔8连接有单向阀7,单向阀7连接有两条管路,分别记作管道1和管道2,管道1远离单向阀7的一端与油泵连接,记作A口;有杆腔11外部设置有管道3,管道3一端联通到有杆腔11内部,另一端与油泵连接,记作B口;管道2将单向阀7和管道3连接起来。
[0016]其工作原理为:活塞杆12伸出时(即伸出腔体时),需A、B口均进油,当活塞10在自由行程段9时,无杆腔8与有杆腔11串通,两腔压强相等,但有杆腔11受力面积较无杆腔少(有杆腔11有活塞杆占用部分受力面积),根据F=P*A,无杆腔8输出力较大,活塞杆12伸出;当活塞10通过自由行程段9后,无杆腔8与有杆腔11隔离,但A、B口进油压强相同,因此无杆腔8输出力仍大于有杆腔12,活塞杆12继续伸;
[0017]活塞杆12缩回时,B口进油,A口出油,当活塞10处在自由行程段9以外时,B口油压打开A口侧单向阀7,同时在油压推动下有杆腔12体积增加,无杆腔8体积减小,多余油液通过打开的单向阀7和A口回排出,当活塞10处在自由行程段9时,B口进油无法使活塞杆12缩回,需对活塞杆12施加额外推力,活塞杆12才会继续缩回。
[0018]在现有液压缸的基础上,本技术进行了如下的改进:
[0019]本使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液压缸排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见图2所示,所述液压缸排油装置包括气压源1、二位二通电磁转向阀4和储油箱6;气压源1与二位二通电磁转向阀4连接;二位二通电磁转向阀4与液压缸5的无杆腔油口(A口)相连,储油箱6与液压缸5的有杆腔油口(B口)相连。
[0020]优选的,所述液压缸5为单杆活塞式液压缸。
[0021]优选的,所述液压缸5的无杆腔与无杆腔油口(A口)之间设置有单向阀9。
[0022]优选的,所述一种液压缸排油装置还包括油水过滤器2和增压器3;油水过滤器2与气压源1相连;增压器3和二位二通电磁转向阀4相连,油水过滤器2能分离气压源1中携带的水分,避免水进入油缸内产生锈蚀影响工作,增压器3增加气压压强,能加快排油效率。
[0023]工作过程:
[0024]先将驾驶室翻转液压缸5倒置,使活塞处在自由行程段内,活塞杆端向下,同时将驾驶室翻转液压缸5上下两端固定,这时驾驶室翻转液压缸5内油液在重力作用下均集中在下部,此时通过气压源1通入压缩空气,经过油水过滤器2过滤掉空气中水分和油液,经过增压器3增加压缩空气压力,通过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4进入驾驶室翻转液压缸5的A口中,压缩空气通过A口进入驾驶室翻转液压缸5的上部后,由于空气与油液密度不同,空气浮在驾驶室翻转液压缸5的上部,而油液在下部,压缩空气持续进入驾驶室翻转液压缸5,使得驾驶室翻转液压缸5下部油液不断被挤压,进而通过驾驶室翻转液压缸5的B口排入储油箱6中。
[0025]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
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缸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压源(1)、二位二通电磁转向阀(4)和储油箱(6);气压源(1)与二位二通电磁转向阀(4)连接;二位二通电磁转向阀(4)与液压缸(5)的无杆腔油口相连,储油箱(6)与液压缸(5)的有杆腔油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压缸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5)为单杆活塞式液压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青胡良成肖平李红庆张晟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久阳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