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个性化骨粉植骨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879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个性化骨粉植骨导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个性化骨粉植骨导板,包括:牙冠定位贴合部,用于贴合牙槽骨缺损区域周围牙齿的牙冠表面;骨粉规划贴合部,用于与牙槽骨缺损区域的外表面相配合;牙槽骨贴合部,用于贴合牙槽骨缺损区域附近的牙槽骨的外表面;所述牙槽骨贴合部上设有置钉孔,还包括连接部,所述牙冠定位贴合部、骨粉规划贴合部和牙槽骨贴合部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个性化骨粉植骨导板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增加骨粉引导牙槽骨再生效果、且可以避免两侧牙槽骨形态差异过大等问题,还可以避免骨粉浪费,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实用性强等特点,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产业化前景。产业化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个性化骨粉植骨导板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个性化骨粉植骨导板。

技术介绍

[0002]因炎症、外伤或肿瘤手术导致的牙槽骨骨量不足,是口腔种植临床实践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与挑战。此种情况中,口腔种植的前提和基本目标之一是恢复和重建丧失的骨组织,从而可以在最有利于修复与美学效果的理想位置植入种植体。
[0003]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牙槽骨骨增量技术是引导骨再生术。引导骨再生术是一种利用植骨材料提供的生物支架作用引导骨细胞长入并快速成骨的骨增量技术。然而传统的引导骨再生术效果受临床医师的个人经验影响较大,对植骨材料的堆砌和塑形多依赖临床感悟而缺乏规范化和个性化的标准,从而导致植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个性化骨粉植骨导板及其构建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个性化骨粉植骨导板,包括:
[0006]牙冠定位贴合部,用于贴合牙槽骨缺损区域周围牙齿的牙冠表面;
[0007]骨粉规划贴合部,用于与牙槽骨缺损区域的外表面相配合;
[0008]牙槽骨贴合部,用于贴合牙槽骨缺损区域附近的牙槽骨的外表面;
[0009]所述牙槽骨贴合部上设有置钉孔,还包括连接部,所述牙冠定位贴合部、骨粉规划贴合部和牙槽骨贴合部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
[0010]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骨粉规划贴合部用于围绕牙槽骨缺损区域。
[0011]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牙冠定位贴合部的延伸距离为13mm~26mm。
[0012]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牙冠定位贴合部的贴合面积为182~364mm2。
[0013]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牙冠定位贴合部的远端包括迂回部。
[0014]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牙冠定位贴合部用于贴合于牙冠外侧、牙冠内侧和牙冠咀嚼面。
[0015]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牙槽骨贴合部的贴合面积为30~50mm2。
[0016]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牙槽骨贴合部上设有多个置钉孔。
[0017]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置钉孔在牙槽骨贴合部上均匀分布。
[0018]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置钉孔的孔径为1.5~3mm。
附图说明
[0019]图1显示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个性化骨粉植骨导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显示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个性化骨粉植骨导板外侧方向示意图。
[0021]图3显示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个性化骨粉植骨导板内侧方向示意图。
[0022]图4显示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个性化骨粉植骨导板底部方向示意图。
[0023]元件标号说明
[0024]1ꢀꢀꢀꢀꢀꢀꢀꢀꢀꢀꢀꢀꢀꢀꢀꢀꢀꢀꢀꢀꢀꢀꢀ
牙冠定位贴合部
[0025]2ꢀꢀꢀꢀꢀꢀꢀꢀꢀꢀꢀꢀꢀꢀꢀꢀꢀꢀꢀꢀꢀꢀꢀ
骨粉规划贴合部
[0026]3ꢀꢀꢀꢀꢀꢀꢀꢀꢀꢀꢀꢀꢀꢀꢀꢀꢀꢀꢀꢀꢀꢀꢀ
牙槽骨贴合部
[0027]31
ꢀꢀꢀꢀꢀꢀꢀꢀꢀꢀꢀꢀꢀꢀꢀꢀꢀꢀꢀꢀꢀꢀ
置钉孔
[0028]4ꢀꢀꢀꢀꢀꢀꢀꢀꢀꢀꢀꢀꢀꢀꢀꢀꢀꢀꢀꢀꢀꢀꢀ
连接部
[0029]5ꢀꢀꢀꢀꢀꢀꢀꢀꢀꢀꢀꢀꢀꢀꢀꢀꢀꢀꢀꢀꢀꢀꢀ
骨粉规划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技术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探索性研究,提供了一种个性化骨粉植骨导板及其构建方法,所述个性化骨粉植骨导板可以有效增加骨粉引导牙槽骨再生效果、且可以避免两侧牙槽骨形态差异过大等问题,还可以避免骨粉浪费,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技术。
[0031]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个性化骨粉植骨导板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
[0032]S1)提供牙槽骨三维模型,所述牙槽骨三维模型包括骨量缺失区域;
[0033]S2)根据健侧牙槽骨形态,获取患侧牙槽骨缺损区域;
[0034]S3)基于患侧牙槽骨缺损区域的外表面,构建骨粉规划贴合部;
[0035]S4)基于牙槽骨缺损区域周围牙齿的牙冠表面,构建牙冠定位贴合部;
[0036]S5)基于牙槽骨缺损区域附近的牙槽骨的外表面,构建牙槽骨贴合部;
[0037]S6)在牙槽骨贴合部上构建置钉孔。
[0038]本技术所提供的个性化骨粉植骨导板模型的构建方法,可以包括:提供牙槽骨三维模型,所述牙槽骨三维模型包括骨量缺失区域。牙槽骨通常指上颌骨下缘、下颌骨的上缘镶嵌牙根的部位。骨量缺失区域通常指牙槽骨上被认为骨量不足,需要通过补充骨粉以引导牙槽骨再生的部分。上述牙槽骨三维模型通常可以至少包括牙槽骨上骨量缺失区域及其周围的部分(例如,临近的牙齿等)、以及牙槽骨上与骨量缺失区域镜像对应的部分的三维模型。合适的获取牙槽骨三维模型的方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应该是已知的。例如,三维模型通常可以通过CT(例如,CBCT)的DICOM数据导入软件(例如,Medraw等软件)后获得。再例如,为保证三维重建及镜像的可靠度,可以将层厚≤1mm并且包含眶上缘至完整下颌骨的CT的DICOM数据导入软件,通过200~600(根据CT实际情况调整)的HU值对患者的头颅进行种子填充,对数据的噪点进行去除,以获得牙槽骨三维模型。
[0039]本技术所提供的个性化骨粉植骨导板模型的构建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健侧牙槽骨形态,获取患侧牙槽骨缺损区域。本技术中,通常可以将患侧牙槽骨形态(包括骨量缺失区域)与健侧牙槽骨形态进行对比,以获得骨量缺失区域与与其对应的健侧牙槽骨形态的差别(例如,通常为缺少了一部分组织),从而获得患侧牙槽骨缺损区域的形状。在本技术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根据健侧牙槽骨形态,获取患侧牙槽骨缺损区域的具体方法为:通过镜像健侧牙槽骨形态,根据患侧牙槽骨缺损区域与健侧牙槽骨对应区域的差别,获取患侧牙槽骨缺损区域。在对健侧牙槽骨形态进行镜像时,通常可以以人体的正中矢状面为基准进行镜像。镜像通过健侧区域对比缺损区域获得患侧牙槽骨缺损区域。通过空
间曲率及植骨区长宽比两个参数优化植骨区域,空间曲率通常可以>1.2,植骨区域长宽比通常可以<0.8(如镜像后已满足该条件,则无需优化),最后得到骨粉规划区域,从而可以达到降低骨粉吸收率、维持植骨形态的效果。空间曲率通常是指患侧牙槽骨缺损区域三维结构颊侧表面向骨面投影线距离的标准差(SD of BL)。合适的计算患侧牙槽骨缺损区域颊侧外表面向骨面投影线距离的标准差的方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应该是已知的,例如,可以以冠状面为基准将患侧牙槽骨缺损区域分割成边长为1mm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顶点向以垂直于冠状面的方向作投影,得到患侧牙槽骨缺损区域颊侧外表面向骨面投影距离,将此距离的集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个性化骨粉植骨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牙冠定位贴合部(1),用于贴合牙槽骨缺损区域周围牙齿的牙冠表面;骨粉规划贴合部(2),用于与牙槽骨缺损区域的外表面相配合;牙槽骨贴合部(3),用于贴合牙槽骨缺损区域附近的牙槽骨的外表面;所述牙槽骨贴合部(3)上设有置钉孔(31),还包括连接部(4),所述牙冠定位贴合部(1)、骨粉规划贴合部(2)和牙槽骨贴合部(3)之间通过连接部(4)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个性化骨粉植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粉规划贴合部(2)用于围绕牙槽骨缺损区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个性化骨粉植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冠定位贴合部(1)的延伸距离为13mm~26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个性化骨粉植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冠定位贴合部(1)的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俊宇赖红昌李元乔士冲钱姝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