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撑机构和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878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双撑机构和电动车。双撑机构包括:U型管,中部与车架转动连接;两个支撑件,分别与U型管的两个端部一一对应连接,支撑件包括三角支撑板,三角支撑板包括过渡部、撑起部和非支撑部,过渡部位于底部且设置为圆弧片状结构,撑起部设置为弯角结构,撑起部连接过渡部与非支撑部,撑起部与过渡部相切,当U型管转动至撑起状态时,撑起部和过渡部先后触地;省力连杆,一端与支撑件连接,另一端设有脚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撑机构能够减小双撑机构撑起时所受的阻力,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撑机构和电动车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车
,尤其涉及一种双撑机构和电动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为了方便出行,电动车作为一种低碳的代步工具基本普及到了每个家庭。电动车在泊车时,为确保电动车的稳定性,停车时需要用脚撑撑起以支撑车身让其不至于倒下,而如今的电动车撑脚大多采用双撑机构。
[0003]现有技术中,双撑机构的底部通常采用一个弧形冲件焊接在双撑机构的下部,弧形冲件的着地点远、底部导向面短,双撑机构撑起时底片所受阻力大。
[0004]如何减小双撑机构撑起时所受的阻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撑机构和电动车,能够减小双撑机构撑起时所受的阻力,提升用户体验。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双撑机构,包括:
[0008]U型管,中部与车架转动连接;
[0009]两个支撑件,分别与所述U型管的两个端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支撑件包括三角支撑板,所述三角支撑板包括过渡部、撑起部和非支撑部,所述过渡部位于底部且设置为圆弧片状结构,所述撑起部设置为弯角结构,所述撑起部连接所述过渡部与所述非支撑部,所述撑起部与所述过渡部相切,当所述U型管转动至撑起状态时,所述撑起部和所述过渡部先后触地;
[0010]省力连杆,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件连接,另一端设有脚踏板。
[0011]作为双撑机构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支撑件还包括:
[0012]套管,与所述三角支撑板连接,所述套管的底部设有限位板,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U型管的端部并与所述U型管固定连接。
[0013]作为双撑机构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支撑件还包括:
[0014]第一筋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筋板同时与所述过渡部、所述撑起部、所述非支撑部和所述套管连接。
[0015]作为双撑机构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三角支撑板、所述套管与所述第一筋板一体成型。
[0016]作为双撑机构的一种可选方案,还包括:
[0017]第二筋板,同时与所述U型管和所述省力连杆连接。
[0018]作为双撑机构的一种可选方案,当所述支撑件触地时,所述脚踏板和所述U 型管的旋转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与所述支撑件的着地点和所述U型管的旋转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的比值不小于2。
[0019]作为双撑机构的一种可选方案,还包括:
[0020]安装耳片,设置于所述U型管上,所述安装耳片上设有安装孔,所述U型管通过穿设于所述安装孔的旋转轴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
[0021]还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双撑机构和车架,所述U型管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
[0022]作为电动车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双撑机构上设有弹簧挂钩,所述电动车还包括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车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簧挂钩连接。
[0023]作为电动车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车架上还设有橡胶缓冲块,所述U型管上设有金属块,当所述双撑机构处于收起状态时,所述橡胶缓冲块与所述金属块抵接。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本技术提供的双撑机构包括U型管及套设于U型管的端部的支撑件,支撑件包括三角支撑板,支撑板的过渡部设置为圆弧片状结构,而撑起部设置为弯角结构。当用户对脚踏板施力,U型管逐渐转动至撑起状态,撑起部首先触地,由于其外轮廓设置为弯角结构,且与圆弧状的支撑板相切,形成了平缓的导向弧线,触地点沿着导向弧线逐渐从撑起部移动至过渡部的过程中,支撑件触地所受的阻力较小,减小了双撑机构撑起时所受的阻力,用户撑起双撑机构时更加省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电动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双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双撑机构的正视图;
[0030]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双撑机构的侧视图;
[0031]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
[0033]1、U型管;2、支撑件;21、三角支撑板;211、过渡部;212、撑起部;213、非支撑部;22、套管;23、第一筋板;3、省力连杆;4、脚踏板;5、第二筋板; 6、弹簧挂钩;7、安装耳片;8、金属块;100、双撑机构;200、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如图1

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电动车包括车架200和双撑机构100,
车架200与双撑机构100铰接,双撑机构100用于撑起车架200,其中双撑机构100包括U型管1、两个支撑件2和省力连杆3,U型管1的中部与车架200转动连接,两个支撑件2分别与U型管1的两个端部一一对应连接,支撑件2包括三角支撑板21,三角支撑板21包括过渡部211、撑起部212和非支撑部213,过渡部211位于底部且设置为圆弧片状结构,撑起部212设置为弯角结构,撑起部212连接过渡部211与非支撑部213,撑起部212与过渡部211 相切,省力连杆3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件2连接,另一端设有脚踏板4。
[0036]具体而言,当用户对脚踏板4施力,U型管1逐渐转动至撑起状态,撑起部 212首先触地,由于其外轮廓设置为弯角结构,且与圆弧状的支撑板相切,形成了平缓的导向弧线,触地点沿着导向弧线逐渐从撑起部212移动至过渡部211 的过程中,支撑件2触地所受的阻力较小,减小了双撑机构100撑起时所受的阻力,用户撑起双撑机构100时更加省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0037]可选的,支撑件2还包括套管22,套管22与三角支撑板21连接,套管22 的底部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与过渡部211连接,套管22套设于U型管1的端部并与U型管1固定连接,省力连杆3与套管22通过焊接连接。套管22的设置能够加强支撑件2与U型管1的连接强度,提高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套管 22与U型管1焊接连接。
[0038]可选的,支撑件2还包括第一筋板23,第一筋板23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筋板23同时与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管(1),中部与车架(200)转动连接;两个支撑件(2),分别与所述U型管(1)的两个端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支撑件(2)包括三角支撑板(21),所述三角支撑板(21)包括过渡部(211)、撑起部(212)和非支撑部(213),所述过渡部(211)位于底部且设置为圆弧片状结构,所述撑起部(212)设置为弯角结构,所述撑起部(212)连接所述过渡部(211)与所述非支撑部(213),所述撑起部(212)与所述过渡部(211)相切,当所述U型管(1)转动至撑起状态时,所述撑起部(212)和所述过渡部(211)先后触地;省力连杆(3),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件(2)连接,另一端设有脚踏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还包括:套管(22),与所述三角支撑板(21)连接,所述套管(22)的底部设有限位板,所述套管(22)套设于所述U型管(1)的端部并与所述U型管(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还包括:第一筋板(23),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筋板(23)同时与所述过渡部(211)、所述撑起部(212)、所述非支撑部(213)和所述套管(2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撑板(21)、所述套管(22)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韦宇李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