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腻子涂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847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7 00:01
本申请涉及一种外墙腻子涂层结构,涉及墙体结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墙体,墙体外壁上由内而外依次设置为腻子层、保温层、隔音层、隔热层、防火层以及罩面层,墙体上开设有若干道横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内凹槽,各第一内凹槽自槽底至槽口方向倾斜向上设置,腻子层内的腻子涂料填充至第一内凹槽内。本申请具有提高外墙涂层的连接强度的效果。高外墙涂层的连接强度的效果。高外墙涂层的连接强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腻子涂层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墙体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墙腻子涂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腻子粉是建筑装饰材料的一种,主要成分是滑石粉和胶水。腻子是用来墙面修补找平的一种基材,为下一步装饰打下良好的基础。
[0003]传统墙面的腻子施工工艺是通过在墙面上铺设网格板来增强腻子层与墙面之间的连接强度,但是,如果局部铺设效果不佳,将导致大面积脱落的情况,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外墙涂层的连接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外墙腻子涂层结构。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外墙腻子涂层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外墙腻子涂层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外壁上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腻子层、保温层、以及罩面层,所述墙体上开设有若干道横向延伸的第一内凹槽,各所述第一内凹槽朝远离腻子层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腻子层填充至各第一内凹槽内。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墙体上设置有第一内凹槽且朝下倾斜设置,将腻子层上的腻子填充至第一内凹槽内,进而形成将墙体外涂层结构挂设至墙体上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腻子层与墙体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强墙体外涂层结构与墙体间的连接强度。
[0008]优选的,所述墙体上还开设有若干道横向延伸的第二内凹槽,各所述第二内凹槽均朝远离腻子层方向倾斜向上设置,所述腻子层填充至各第二内凹槽内。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内凹槽的设置将进一步的增加墙体与腻子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利用倾斜设置第二内凹槽将进一步提高腻子层与墙体间的连接强度。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内凹槽与第二内凹槽连通形成燕尾槽。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内凹槽与第二内凹槽连通设置,在增强墙体与腻子层间连接强度的情况下,便于第一内凹槽以及第二内凹槽的开设。
[0012]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与罩面层之间还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置为一道辐射型隔热涂料。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辐射型隔热涂料本身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来实现隔热效果。
[0014]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与罩面层之间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设置为一道水溶性树脂型涂料。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水溶性树脂涂料自身具有优良的防火性能来实现防火效果。
[0016]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与之间还设置有隔音层,所述隔音层设置为一道水性共聚乳液涂料。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水性共聚乳液涂料自身具有优良的隔音效果来实现隔音效果。
[0018]优选的,所述腻子层上设置有若干纤维杆,各所述纤维杆远离腻子层的一端延伸至罩面层。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纤维杆来连接腻子层外各涂层,增强腻子层与腻子层外的各涂层之间连接强度。
[0020]优选的,任意相邻两所述纤维杆间距为1.5

2.0mm。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各纤维杆间合适的间距,以达到较佳的增强连接强度的效果。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通过在墙体上设置有第一内凹槽,腻子层填充至第一内凹槽内,利用第一内凹槽增强腻子层与墙体间的连接强度;
[0024]通过设置隔热层、防火层以及隔音层来进一步的提高外墙腻子涂层结构功能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2 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1、墙体;2、腻子层;3、保温层;4、隔音层;5、隔热层;6、防火层;7、罩面层;8、第一内凹槽;9、第二内凹槽;10、纤维杆;11、有机纤维喷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外墙腻子涂层结构。
[0030]实施例1:
[0031]参照图1所示,外墙腻子涂层结构包括墙体1,墙体1外壁上由内而外依次设置为腻子层2、保温层3、隔音层4、隔热层5、防火层6以及罩面层7,墙体1上开设有若干道横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内凹槽8,各第一内凹槽8自槽底至槽口方向倾斜向上设置,腻子层2内的腻子涂料填充至第一内凹槽8内,利用第一内凹槽8的挂设作用以及增加接触面积的效果实现进一步的腻子层2与墙体1间的连接强度。
[0032]进一步的,在墙体1上还开设有若干道与第一内凹槽8对应的第二内凹槽9,各道第二内凹槽9均自槽底至槽口方向倾斜向下设置。进一步的,将第一内凹槽8与第二内凹槽9连通形成燕尾槽状。一方面是增加腻子层2与墙体1间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是利用连通形成燕尾槽状的第一内凹槽8与第二内凹槽9来提高墙体1与腻子层2的连接强度。
[0033]其中,腻子层2设置为一道粗腻子粉,利用粗腻子自身具备的防水功能,防止墙体1水分渗透至涂层上引起鼓泡的现象;保温层3设置为一道空心微珠保温涂料;隔音层4设置为一道水性共聚乳液涂料;隔热层5设置为一道辐射型隔热涂料;防火层6设置为一道水溶性树脂型涂料;罩面层7设置为一道疏水型罩面底漆。
[0034]进一步的,腻子层2上设置有若干纤维杆10,各纤维杆10远离腻子层2的一端贯穿保温层3、隔音层4、隔热层5以及防火层6延伸至罩面层7处,利用纤维杆10的连接作用来增
强各涂层间的连接强度。其中,任意相邻两根纤维杆10间距为1.5

2.0mm,本实施例中设置为2.0mm。
[0035]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在墙体1上预设有第一内凹槽8以及第二内凹槽9,将腻子层2涂覆至墙面上,并依次涂覆保温层3、隔音层4、隔热层5以及防火层6,将各纤维杆10插接固定至各层上,然后涂覆罩面层7。
[0036]实施例2:
[0037]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腻子层2以及罩面层7之间涂覆一道有机纤维喷涂层11,有机纤维喷涂层11采用K

13有机纤维喷涂材料,利用K

13有机纤维喷涂材料自身优良的隔音、保温、隔热以及防火性能,同时实现保温层3、隔音层4、隔热层5以及防火层6的效果。
[0038]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涂覆腻子层2之后,直接在固化后的腻子层2上喷涂K

13有机纤维喷涂材料,然后在涂覆罩面层7。
[0039]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腻子涂层结构,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外壁上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腻子层(2)、保温层(3)以及罩面层(7),所述墙体(1)上开设有若干道横向延伸的第一内凹槽(8),各所述第一内凹槽(8)槽底朝远离腻子层(2)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腻子层(2)填充至各第一内凹槽(8)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腻子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上还开设有若干道横向延伸的第二内凹槽(9),各所述第二内凹槽(9)槽底均朝远离腻子层(2)方向倾斜向上设置,所述腻子层(2)填充至各第二内凹槽(9)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腻子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凹槽(8)与第二内凹槽(9)连通形成燕尾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腻子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成
申请(专利权)人:萱威厦门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