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弹夹式充气管的充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8235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气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带有弹夹式充气管的充气机,包括外壳、充气管、卡持组件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充气组件,充气管与充气组件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外壳设有用于容纳充气管的气管槽,卡持组件用于卡持充气管;卡持组件包括与外壳活动连接的移动件以及与移动件靠近气管槽槽口的一端铰接的卡持臂,充气管设有卡持块,移动件设有卡块,外壳设有抵触部和卡接部,卡持块通过抵触移动件靠近气管槽槽口的一端以带动移动件移动,卡持块带动移动件移动后,抵触部抵触卡持臂以使卡持臂转动且卡块与卡接部卡接,卡持臂转动后,移动件以及卡持臂夹持卡持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达到便于使用者快速收纳充气管的效果。能够达到便于使用者快速收纳充气管的效果。能够达到便于使用者快速收纳充气管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弹夹式充气管的充气机


[0001]本技术涉及充气机
,尤其是指一种带有弹夹式充气管的充气机。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方便收纳充气机,许多充气机会使得充气管可拆并在充气机上设置用于放置充气管的气管槽。为了保证充气管不会从气管槽上自行跌出,使用者还需在放入充气管后利用其它配件固定充气管,导致使用者无法快速地收纳充气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有弹夹式充气管的充气机,便于使用者快速地收纳充气管。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弹夹式充气管的充气机,包括外壳、充气管、卡持组件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管与所述充气组件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壳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充气管的气管槽,所述卡持组件位于气管槽内部,所述卡持组件用于卡持所述充气管;所述卡持组件包括与外壳活动连接的移动件以及与移动件靠近气管槽槽口的一端铰接的卡持臂,所述充气管设有卡持块,所述移动件设有卡块,所述外壳设有抵触部和卡接部,所述卡持块通过抵触移动件靠近气管槽槽口的一端以带动移动件移动,所述卡持块带动移动件移动后,所述抵触部抵触卡持臂以使卡持臂转动且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接部卡接,所述卡持臂转动后,移动件以及卡持臂夹持所述卡持块。
[0005]作为优选,所述卡持组件还包括复位驱动件,所述复位驱动件的一端与外壳连接,所述复位驱动件的另一端与移动件远离气管槽槽口的一端连接,所述卡块远离气管槽槽口的一端设有抵触斜面,所述卡块靠近气管槽槽口的一端设有用于抵触卡接部的平面。
[0006]作为优选,所述外壳设有导向槽,所述移动件包括主体以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抬升柱以及与主体转动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伸入导向槽的导向柱,所述外壳设有抵触抬升柱的第一抬升斜面,所述复位驱动件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卡块以及所述卡持块均位于所述主体,所述导向槽包括竖向段、与竖向段上端连接的第一横向段以及与竖向段下端连接的第二横向段,竖向段和第二横向段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抵触所述导向柱的第二抬升斜面。
[0007]作为优选,所述外壳包括本体以及与本体可拆卸连接的固定件,所述导向槽设置于所述固定件。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向段与竖向段的连接处设有下滑斜面,所述导向柱抵触所述下滑斜面。
[0009]作为优选,所述卡持组件包括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用于驱动所述卡持臂远离所述充气管。
[0010]作为优选,所述充气组件包括缸体、与缸体配合的活塞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活塞移动的驱动件,所述充气管与缸体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卡持组件使得充气管进入气管槽后能够自动被卡持,从而达到便于使用者快速收纳充气管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13]图2为本技术隐藏固定件和部分本体后的立体结构图。
[0014]图3为本技术隐藏本体后的立体结构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卡持组件与固定件配合的立体结构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的卡持组件与固定件的分解图。
[0017]附图标记为:1、外壳;11、本体;12、固定件;13、气管槽;14、抵触部;15、卡接部;16、第一抬升斜面;2、充气管;21、卡持块; 3、卡持组件;31、移动件;311、卡块;312、抵触斜面;313、平面; 314、主体;315、连接杆;316、抬升柱;317、连接柱;318、导向柱;32、卡持臂;33、复位驱动件;34、复位扭簧;4、充气组件; 41、缸体;42、活塞;43、驱动件;5、导向槽;51、竖向段;52、第一横向段;53、第二横向段;54、第二抬升斜面;55、下滑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9]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带有弹夹式充气管2的充气机,包括外壳1、充气管2、卡持组件3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充气组件4,所述充气管 2与所述充气组件4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壳1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充气管2的气管槽13,所述卡持组件3位于气管槽13内部,所述卡持组件3用于卡持所述充气管2;所述卡持组件3包括与外壳1活动连接的移动件31以及与移动件31靠近气管槽13槽口的一端铰接的卡持臂32,所述充气管2设有卡持块21,所述移动件31设有卡块311,所述外壳1 设有抵触部14和卡接部15,所述卡持块21通过抵触移动件31靠近气管槽13槽口的一端以带动移动件31移动,所述卡持块21带动移动件31 移动后,所述抵触部14抵触卡持臂32以使卡持臂32转动且所述卡块 311与所述卡接部15卡接,所述卡持臂32转动后,移动件31以及卡持臂32夹持所述卡持块21。
[0020]将充气管2插入气管槽13过程中,充气管2的卡持块21抵触移动件 31并带动移动件31朝远离气管槽13槽口的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外壳1的抵触部14抵触卡持臂32使得卡持臂32朝靠近充气管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卡持臂32和和移动件31夹持卡持块21。移动一段距离后,移动件31的卡块311与卡接部15卡接使得移动件31无法无法复位,卡持臂32亦在抵触部14的抵触下无法复位,充气管2因受到卡持臂32与移动件31的夹持而无法移动,从而实现充气管2固定。相比现有技术中将充气管2放入气管槽13中后还需利用其它配件对充气管2进行固定,上述实施例中,将充气管2放入气管槽13后即可自动固定,有效减少收纳充气管2的时间并提高使用充气机的便捷性。
[0021]为使得移动件31移动一段距离后卡块311能够与卡接部15卡接并持续保持卡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卡持组件3 还包括复位驱动件33,所述复位驱动件33的一端与外壳1连接,所述复位驱动件33的另一端与移动件31远离气管槽13槽口的一端
连接,所述卡块311远离气管槽13槽口的一端设有抵触斜面312,所述卡块311 靠近气管槽13槽口的一端设有用于抵触卡接部15的平面313。在移动件31朝远离气管槽13口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抵触斜面312抵触卡接部15并逐渐越过卡接部15,同时复位驱动件33压缩,当卡块311越过卡接部15后且移动件31不再移动后,复位驱动件33驱动移动件31复位,由于移动件31受到复位驱动件33的力,因此移动件31的平面313 以较大的压力抵触卡接部15,从而实现卡块311与卡接部15间的卡接,并使得移动件31无法进一步复位。
[0022]如图4和图5所示,以图4所示的方向作为基准方向,所述外壳1 设有导向槽5,所述移动件31包括主体314以及连接杆315,所述连接杆315的一端设有抬升柱316以及与主体314转动连接的连接柱317,所述连接杆315的另一端设有伸入导向槽5的导向柱318,所述外壳1设有抵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弹夹式充气管的充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充气管、卡持组件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管与所述充气组件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壳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充气管的气管槽,所述卡持组件位于气管槽内部,所述卡持组件用于卡持所述充气管;所述卡持组件包括与外壳活动连接的移动件以及与移动件靠近气管槽槽口的一端铰接的卡持臂,所述充气管设有卡持块,所述移动件设有卡块,所述外壳设有抵触部和卡接部,所述卡持块通过抵触移动件靠近气管槽槽口的一端以带动移动件移动,所述卡持块带动移动件移动后,所述抵触部抵触卡持臂以使卡持臂转动且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接部卡接,所述卡持臂转动后,移动件以及卡持臂夹持所述卡持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弹夹式充气管的充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组件还包括复位驱动件,所述复位驱动件的一端与外壳连接,所述复位驱动件的另一端与移动件远离气管槽槽口的一端连接,所述卡块远离气管槽槽口的一端设有抵触斜面,所述卡块靠近气管槽槽口的一端设有用于抵触卡接部的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弹夹式充气管的充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导向槽,所述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琪杨国华傅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瑞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