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低气压两用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30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气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高低气压两用气泵,其包括机架、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及上下设置于机架的充气组件一和充气组件二,所述充气组件一包括缸体一、活塞一、活塞环一及连接于传动装置与活塞一的传动杆一;所述充气组件二包括缸体二、活塞二、活塞环二及连接于传动装置与活塞二的传动杆二;所述活塞环二与传动杆二倾斜设置;所述活塞环一与传动杆二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轻便小巧,收纳和携带方便;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传动杆一和传动杆二同步运动,节约了生产成本;活塞环一和活塞环二错位交叉,可避免充气组件一与充气组件二的工作相互干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气效率。充气效率。充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低气压两用气泵


[0001]本技术涉及充气
,尤其是指一种高低气压两用气泵。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充气设备。然而现有的高低气压两用的充气设备的高压充气组件和低压充气组件左右设置于传动装置的两侧,充气设备较长导致收纳和携带不便。传动装置带动高压充气组件和低压充气组件同时工作并分别进行打气,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只需要使用高压充气组件或低压充气组件对充气器具进行充气,高压充气组件和低压充气组件同时工作会对充气器具的充气过程造成干涉。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低气压两用气泵。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高低气压两用气泵,其包括机架、连接于机架的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传动装置及上下设置于机架的充气组件一和充气组件二,所述充气组件一包括缸体一、活动设置于缸体一内的活塞一、套设于活塞一上并与缸体一的内侧壁紧密连接的活塞环一及连接于传动装置与活塞一的传动杆一;所述充气组件二包括缸体二、活动设置于缸体二内的活塞二、套设于活塞二上并与缸体二的内侧壁紧密连接的活塞环二及连接于传动装置与活塞二的传动杆二;所述活塞环二与传动杆二倾斜设置;所述活塞环一与传动杆二倾斜设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环一和活塞环二错位地交叉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一的周向设置有容置槽一,所述容置槽一与传动杆一倾斜设置;所述活塞环一设置于容置槽一内;所述活塞二的周向设置有容置槽二,所述容置槽二与传动杆二倾斜设置,所述活塞环二设置于容置槽二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与传动杆一偏心转动连接的偏心轮、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主动轮、与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及贯穿机架并与机架转动连接的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一端突伸至机架的顶端外并与偏心轮连接,所述从动轴的另一端与从动轮连接;所述传动杆二与从动轮偏心转动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轮上偏心设置有连接轴一,所述从动轮上设置有连接轴二;所述传动杆二与连接轴二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一与连接轴一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一的轴线、连接轴二的轴线与从动轴的轴线平行。
[0010]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安装孔一,所述安装孔一的内侧壁向外凸设成支撑台阶,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孔一内并与支撑台阶抵触的轴承,所述从动轴转动插设于轴承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与安装孔一对应连通的安装孔二。
[0012]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缸体一的底端上设置有与限位块的顶端凹凸适配的限位槽一,所述缸体二的顶端设置有与限位块的底端凹凸适配的限位槽二。
[0013]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组件一还包括设置于活塞一上的进气口一;所述充气组件二还包括设置于活塞二上的进气口二。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充气组件一和充气组件二上下设置,方便本技术的收纳和携带,使得本技术更为轻便小巧;通过机架连接驱动装置、传动组件、充气组件一和充气组件二,提高了本技术的整体性。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传动杆一和传动杆二同步运动,活塞环一和活塞环二错位交叉,当需要对轮胎等高压低流量的充气器具进行打气时,驱动装置反转,进入缸体二内的气体减少,活塞二和活塞环二挤出充气组件二的出气口的气体相应的减少,同理,当需要对充气游艇等低压高流量的充气器具进行打气时,驱动装置正转,排出充气组件一的出气口的气体相应的减少。将活塞环一和活塞环二错位交叉,可避免充气组件一与充气组件二的工作相互干扰,提高了本技术的充气效率。驱动装置可分别或同时为充气组件一和充气组件二提供动力源,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一。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爆炸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机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活塞二从从动轮的下止点运动到上止点时的剖视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活塞二位于从动轮的上止点时的剖视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机架;2、传动装置;3、充气组件一;4、充气组件二;5、驱动装置;11、安装孔一;12、安装孔二;13、支撑台阶;14、限位块;21、偏心轮;22、主动轮;23、从动轮;24、从动轴;25、连接轴一;26、连接轴二;27、轴承;31、缸体一;32、活塞一;33、活塞环一;34、传动杆一;35、进气口一;36、限位槽一;37、容置槽一;41、缸体二;42、活塞二;43、活塞环二;44、传动杆二;45、进气口二;46、限位槽二;47、容置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4]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低气压两用气泵,其包括机架1、连接于机架1的驱动装置5、与驱动装置5的输出端连接的传动装置2及上下设置于机架1的充气组件一3和充气组件二4,所述充气组件一3包括缸体一31、活动设置于缸体一31内的活塞一32、套设于活塞一32上并与缸体一31的内侧壁紧密连接的活塞环一33及连接于传动装置2与活塞一32的传动杆一34;所述充气组件二4包括缸体二41、活动设置于缸体二41内的活塞二42、套设于活塞二42上并与缸体二41的内侧壁紧密连接的活塞环二43及连接于传动装置2与活塞二42的传动杆二44;所述活塞环二43与传动杆二44倾斜设置;所述活塞环一33与传
动杆二44倾斜设置。
[0025]具体地,所述充气组件一3还包括设置于活塞一32上的进气口一35;所述充气组件二4还包括设置于活塞二42上的进气口二45;所述活塞环一33和活塞环二43上下错位地交叉设置;所述驱动装置5可采用电机;所述缸体一31和缸体二41的出气口处设置有单向出气阀。所述进气口一35和进气口二45上均设置有单向进气阀。
[0026]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使用充气组件二4进行打气时,驱动装置5启动并正转,驱动装置5通过传动装置2带动传动杆一34和传动杆二44同步运动,传动杆一34和传动杆二44分别将传动装置2的转动转化为活塞一32和活塞二42的直线运动;通过传动杆一34带动活塞一32和活塞环一33在缸体一31内来回滑动及摆动,传动杆二44带动活塞二42和活塞环二43在缸体二41内来回滑动及摆动。如图5所示,驱动装置5正转并带动从动轮23沿A方向转动,传动杆二44带动活塞二42从传动装置2的上止点运动至下止点,传动杆二44带动活塞二42向移出缸体二41的方向移动,活塞环二43和活塞二42随着传动杆二44的移动向下方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低气压两用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连接于机架(1)的驱动装置(5)、与驱动装置(5)的输出端连接的传动装置(2)及上下设置于机架(1)的充气组件一(3)和充气组件二(4),所述充气组件一(3)包括缸体一(31)、活动设置于缸体一(31)内的活塞一(32)、套设于活塞一(32)上并与缸体一(31)的内侧壁紧密连接的活塞环一(33)及连接于传动装置(2)与活塞一(32)的传动杆一(34);所述充气组件二(4)包括缸体二(41)、活动设置于缸体二(41)内的活塞二(42)、套设于活塞二(42)上并与缸体二(41)的内侧壁紧密连接的活塞环二(43)及连接于传动装置(2)与活塞二(42)的传动杆二(44);所述活塞环二(43)与传动杆二(44)倾斜设置;所述活塞环一(33)与传动杆二(44)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气压两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环一(33)和活塞环二(43)错位地交叉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气压两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一(32)的周向设置有容置槽一(37),所述容置槽一(37)与传动杆一(34)倾斜设置;所述活塞环一(33)设置于容置槽一(37)内;所述活塞二(42)的周向设置有容置槽二(47),所述容置槽二(47)与传动杆二(44)倾斜设置,所述活塞环二(43)设置于容置槽二(47)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气压两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2)包括与传动杆一(34)偏心转动连接的偏心轮(21)、与驱动装置(5)的输出端连接的主动轮(22)、与主动轮(22)啮合的从动轮(23)及贯穿机架(1)并与机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琪付清团杨国华傅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瑞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