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顶饰条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509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车顶饰条端盖,车顶饰条安装于车身的饰条槽,该车顶饰条端盖包括盖体部和插接部,插接部与车顶饰条上的插槽插接,盖体部包括第一盖体及与第一盖体连接的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为硬质塑胶材料,第二盖体为软质塑胶材料,插接部与第一盖体固定连接,第二盖体用于将饰条槽一端的开口封闭。该车顶饰条端盖的第二盖体为软质塑胶材料,在车辆运动中,第二盖体与饰条槽发生相对滑动时,第二盖体不会破坏车表面的车漆,且产生较小的噪音。第一盖体为硬质塑胶材料具有装饰和防止第二盖体变形的功能。功能。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顶饰条端盖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车顶饰条端盖。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端盖装饰条是弥补车顶与侧围连接处产生的焊接凹槽的装饰件,装饰件的两端卡接有端盖,端盖的目的,一是防止外界的杂物进入车顶饰条内部,二是作为装饰件,但是当前的装饰件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硬质塑胶制成的端盖,在车辆运动过程中,这种端盖容易和汽车钣金及饰条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产生噪音,而且由于硬质塑胶没有弹性,所以在外界温度变化时,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所以制造时需给端盖和钣金之间留较大的空隙,不美观,而且还容易让杂物进入。另一种是采用软塑胶制成的端盖,这种端盖由于本身具有弹性,所以在制造时,可使其与钣金之间过盈配合,可大幅度减小缝隙,降低噪音,但是软质材料强度低,容易变形,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顶饰条端盖,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硬质塑胶制成的端盖容易产生噪音,安装缝隙大,不美观,软塑胶强度低,易变性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车顶饰条端盖,车顶饰条安装于车身的饰条槽,车顶饰条端盖包括盖体部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车顶饰条上的插槽插接,所述盖体部包括第一盖体及与所述第一盖体连接的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为硬质塑胶材料,所述第二盖体为软质塑胶材料,所述插接部与所述第一盖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体用于将所述饰条槽一端的开口封闭。
[0005]作为车顶饰条端盖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体部的厚度沿远离所述插接部的方向具有减小的趋势。
[0006]作为车顶饰条端盖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一体成型连接。
[0007]作为车顶饰条端盖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盖体下部设置有L形的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盖体上部设置有L形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贴合。
[0008]作为车顶饰条端盖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顶饰条上设有与所述插槽连通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车顶饰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车顶饰条端盖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盖体部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滑动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沿所述车顶饰条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壁能与所述限位凸起抵接,以限制所述限位凸起的移动。
[0009]作为车顶饰条端盖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接部包括卡钩,所述车顶饰条上设有与所述插槽连通的卡槽,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槽沿所述车顶饰条的长度方向卡接。
[0010]作为车顶饰条端盖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钩包括与所述卡槽卡接的钩部,以及连接所述钩部和所述盖体部的弹性臂。
[0011]作为车顶饰条端盖的优选技术方案,沿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插槽的方向,所述弹
性臂与所述盖体部的连接处位于所述钩部的前方。
[0012]作为车顶饰条端盖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顶饰条包括间隔设置的上饰板、第一下饰板、第二下饰板和两个侧饰板,两个所述侧饰板均连接所述上饰板,且两个所述侧饰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下饰板和所述第二下饰板,所述插槽由所述上饰板、所述第一下饰板、所述第二下饰板和两个所述侧饰板围设而成;
[0013]所述插接部包括板体以及沿所述车顶饰条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板体的两个卡凸,所述板体与所述上饰板抵接,两个所述卡凸分别与所述第一下饰板和所述第二下饰板抵接,且两个所述卡凸分别与两个所述侧饰板抵接。
[0014]作为车顶饰条端盖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接部由硬质塑胶制成。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车顶饰条端盖,车顶饰条安装于车身的饰条槽,车顶饰条端盖包括盖体部和插接部,插接部与车顶饰条上的插槽插接,盖体部包括第一盖体及与第一盖体连接的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为硬质塑胶材料,第二盖体为软质塑胶材料,插接部与第一盖体固定连接,第二盖体用于将饰条槽一端的开口封闭。该车顶饰条端盖的盖体部主要由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组成,在插接部与车顶饰条上的插槽插接后,第一盖体为硬质塑胶材料,不容易变形,所以第一盖体与车身配合起装饰作用和连接插接部的作用,第二盖体采用软质塑胶,当第二盖体与车身发生相对移动时,能保证第二盖体不会断裂,并且不容易产生噪音,还可防止车顶饰条端盖刮伤饰条槽处的漆面。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顶饰条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弹性卡扣与车顶饰条卡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拱形卡扣与车顶饰条卡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车顶饰条端盖;
[0022]11、盖体部;111、第一盖体;112、第二盖体;
[0023]12、插接部;121、板体;122、卡钩;123、限位凸起;124、卡凸;
[0024]1221、钩部;1222、弹性臂;
[0025]2、车顶饰条;21、插槽;211、上饰板;212、第一下饰板;213、第二下饰板;214、侧饰板;
[0026]22、限位槽;2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顶饰条端盖,车顶饰条(2)安装于车身的饰条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饰条端盖包括盖体部(11)和插接部(12),所述插接部(12)与所述车顶饰条(2)上的插槽(21)插接,所述盖体部(11)包括第一盖体(111)及与所述第一盖体(111)连接的第二盖体(112),所述第一盖体(111)为硬质塑胶材料,所述第二盖体(112)为软质塑胶材料,所述插接部(12)与所述第一盖体(1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体(112)用于将所述饰条槽一端的开口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饰条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部(11)的厚度沿远离所述插接部(12)的方向具有减小的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饰条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111)与所述第二盖体(112)一体成型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饰条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111)下部设置有L形的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盖体(112)上部设置有L形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饰条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饰条(2)上设有与所述插槽(21)连通的限位槽(22),所述限位槽(22)沿所述车顶饰条(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车顶饰条端盖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盖体部(11)的限位凸起(123),所述限位凸起(123)滑动位于所述限位槽(22)内,沿所述车顶饰条(2)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壁能与所述限位凸起(123)抵接,以限制所述限位凸起(123)的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饰条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12)包括卡钩(122),所述车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楠龚健李国富牛胜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