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供热烘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733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布料烘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均匀供热烘筒。本均匀供热烘筒包括:筒体,筒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外筒和内筒,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适于容纳热介质的加热夹套腔,热介质适于传导热量至内筒,以加热烘干穿行于内筒的布料;筒体的外侧设置有储液箱,储液箱与筒体之间设置有导流装置,适于将加热夹套腔内的热介质输送至储液箱后再返回加热夹套腔,以使热介质在加热夹套腔内流动。本均匀供热烘筒,筒体上设置储液箱和导流装置,通过导流装置的输送,将热介质在加热夹套腔和储液箱之间循环流动,以使加热夹套腔内的热介质处于流动状态,从而保持筒体各处的温度均匀,避免烘筒存在温差,从而实现不同位置的布料的加热烘干效果相同。果相同。果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匀供热烘筒


[0001]本技术属于布料烘干
,具体涉及一种均匀供热烘筒。

技术介绍

[0002]烘筒是印染机械中重要部件之一,传统结构的烘筒的腔体内容留热介质,在热介质内设置若干加热器,以对腔体内热介质进行加热,再由热介质将热量释放至烘干区,实现布料的烘干处理。但是由于腔体内的热介质是非流动性的,如果某个加热器出现故障不能工作,容易导致烘筒存在温差,使得布料烘干时受热不均匀,造成不同位置的布料的烘干效果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均匀供热烘筒,解决以往烘筒内的热介质是非流动性的,容易导致烘筒存在温差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均匀供热烘筒,包括:
[0005]筒体,所述筒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适于容纳热介质的加热夹套腔,所述热介质适于传导热量至内筒,以加热烘干穿行于内筒的布料;
[0006]所述筒体的外侧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与筒体之间设置有导流装置,适于将加热夹套腔内的热介质输送至储液箱后再返回加热夹套腔,以使热介质在加热夹套腔内流动。
[0007]进一步,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进液管道组,出液管道组,及抽吸泵;其中
[0008]所述储液箱设置在筒体的顶壁上,所述进液管道组设置在储液箱的一侧,且所述进液管道组的两端分别与储液箱和加热夹套腔连通;
[0009]所述出液管道组设置在储液箱的另一侧,且所述出液管道组的两端分别与储液箱和加热夹套腔连通;
[0010]所述抽吸泵设置在出液管道组上,适于抽吸加热夹套腔内的热介质依次流过出液管道组、储液箱和进液管道组后回到加热夹套腔,以使热介质在加热夹套腔内流动。
[0011]进一步,所述进液管道组包括若干进液管,且各所述进液管的进液端与储液箱连通,各所述进液管的出液端与加热夹套腔连通。
[0012]进一步,所述出液管道组包括出液总管和若干出液支管;
[0013]所述抽吸泵设置在出液总管上;
[0014]各所述出液支管的进液端与加热夹套腔连通,各所述出液支管的出液端与出液总管连通,所述出液总管的出液端与储液箱连通。
[0015]进一步,所述储液箱设置有补温装置,适于加热储液箱内热介质的温度。
[0016]进一步,所述补温装置包括温度计和加热器;
[0017]所述温度计设置在储液箱的外壁上,适于显示储液箱内热介质的温度;
[0018]所述加热器适于对储液箱内的热介质加热。
[0019]进一步,所述筒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均匀供热烘筒,筒体上设置储液箱和导流装置,通过导流装置的输送,将热介质在加热夹套腔和储液箱之间循环流动,以使加热夹套腔内的热介质处于流动状态,从而保持筒体各处的温度均匀,避免烘筒存在温差,从而实现不同位置的布料的加热烘干效果相同。
[0021]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本技术的均匀供热烘筒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的均匀供热烘筒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6]图中:
[0027]筒体1、外筒11、内筒12;
[0028]加热夹套腔2、储液箱3、布料4;
[0029]导流装置5、进液管道组51、出液管道组52、出液总管521、出液支管522、抽吸泵53;
[0030]补温装置6、温度计61、加热器62;
[0031]底座7、加热件8。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实施例
[003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均匀供热烘筒,包括筒体1,筒体1包括相互连接的外筒11和内筒12,外筒11和内筒12之间形成适于容纳热介质的加热夹套腔 2,热介质适于传导热量至内筒12,以加热烘干穿行于内筒12的布料4;筒体1 的外侧设置有储液箱3,储液箱3与筒体1之间设置有导流装置5,适于将加热夹套腔2内的热介质输送至储液箱3后再返回加热夹套腔2,以使热介质在加热夹套腔2内流动。加热夹套腔2内均布有若干加热件8,适于对热介质进行加热。筒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座7,适于承载支撑筒体1,且抬高内筒12的高度,便于布料4的穿行。筒体1上设置储液箱3和导流装置5,通过导流装置5的输送,将热介质在加热夹套腔2和储液箱3之间循环流动,以使加热夹套腔2内的热介质处于流动状态,从而保持筒体1各处的温度均匀,避免烘筒存在温差,从而实现不同位置的布料的加热烘干效果相同。
[0035]如图1所示,具体的,导流装置5包括进液管道组51、出液管道组52及抽吸泵53;其中,储液箱3设置在筒体1的顶壁上,进液管道组51设置在储液箱 3的一侧,且进液管道组51的两端分别与储液箱3和加热夹套腔2连通;出液管道组52设置在储液箱3的另一侧,且出液管道组52的两端分别与储液箱3 和加热夹套腔2连通;抽吸泵53设置在出液管道组52上,适于抽吸加热夹套腔2内的热介质依次流过出液管道组52、储液箱3和进液管道组51后回到加热夹套腔2,以使热介质在加热夹套腔2内流动。出液管道组52、储液箱3、进液管道组51和加热夹套腔2依次连通形成环形通道,通过抽吸泵53的抽吸,以使加热夹套腔2内的热介质依次流过出液管道组52、储液箱3和进液管道组51 后回到加热夹套腔2,以使加热夹套腔2内的热介质处于流动状态,从而保持筒体1各处的温度均匀,避免烘筒存在温差,从而实现不同位置的布料4的加热烘干效果相同。
[0036]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液管道组51包括若干进液管,且各进液管的进液端与储液箱3连通,各进液管的出液端与加热夹套腔2连通。各进液管均匀设置在外筒11的外侧,以同时向加热夹套腔2输送热介质,实现均匀输液,保证筒体1不同位置的温度不易产生温差,同时多管输送提升热介质的可流动性。
[0037]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出液管道组52包括出液总管521 和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匀供热烘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适于容纳热介质的加热夹套腔,所述热介质适于传导热量至内筒,以加热烘干穿行于内筒的布料;所述筒体的外侧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与筒体之间设置有导流装置,适于将加热夹套腔内的热介质输送至储液箱后再返回加热夹套腔,以使热介质在加热夹套腔内流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供热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进液管道组,出液管道组,及抽吸泵;其中所述储液箱设置在筒体的顶壁上,所述进液管道组设置在储液箱的一侧,且所述进液管道组的两端分别与储液箱和加热夹套腔连通;所述出液管道组设置在储液箱的另一侧,且所述出液管道组的两端分别与储液箱和加热夹套腔连通;所述抽吸泵设置在出液管道组上,适于抽吸加热夹套腔内的热介质依次流过出液管道组、储液箱和进液管道组后回到加热夹套腔,以使热介质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鹏程胡如琴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科世茂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