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斜顶结构以及一种模具制品斜顶顶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6998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斜顶结构,包括斜顶杆,所述斜顶杆的底端与斜顶座连接,所述斜顶座驱动所述斜顶杆进行向上倾斜运动,以使所述斜顶杆的顶端将产品从后模仁内顶出,所述斜顶杆的底端设有连接块,所述斜顶座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块安装于所述连接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模具制品斜顶顶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连接块与连接槽进行连接,这样在斜顶杆或斜顶座的其中一个部件损坏时,可以快速将损坏的部件进行更换,进而避免斜顶被整体报废,从而降低斜顶的生产成本与使用成本。而通过在斜顶杆的宽度小于15mm时或大于15mm且小于18mm时,分别与规格为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斜顶结构以及一种模具制品斜顶顶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斜顶
,尤其涉及一种模具斜顶结构以及一种模具制品斜顶顶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模具领域中,有些塑料制品的内侧需要设有卡扣结构,比如机顶盒类产品后盖,这些卡扣结构的位置在设计注塑模具的时候,不能设计为直接顶出,因此通常设计斜顶将产品以倾斜的方式顶出。斜顶通常设置在模具的后模位置,装在顶针板上,顶针板动作时,斜顶也跟着动作,进而将产品从模具内顶出。现有斜顶存在的问题在于:现有斜顶通常为一体式,在斜顶的其中一个部件损坏时,整个斜顶就会被报废,这将导致斜顶的生产成本与使用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斜顶结构,以降低斜顶的生产成本与使用成本。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模具斜顶结构,包括斜顶杆,所述斜顶杆的底端与斜顶座连接,所述斜顶座驱动所述斜顶杆进行向上倾斜运动,以使所述斜顶杆的顶端将产品从后模仁内顶出,所述斜顶杆的底端设有连接块,所述斜顶座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块安装于所述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斜顶结构,包括斜顶杆(1),所述斜顶杆(1)的底端与斜顶座(2)连接,所述斜顶座(2)驱动所述斜顶杆(1)进行向上倾斜运动,以使所述斜顶杆(1)的顶端将产品从后模仁内顶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杆(1)的底端设有连接块(102),所述斜顶座(2)上设有连接槽(201),所述连接块(102)安装于所述连接槽(20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具斜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02)与所述连接槽(201)为活动连接,以调整所述斜顶杆(1)相对于所述斜顶座(2)的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模具斜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02)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轴线分别朝向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槽(201)的形状、大小为与所述连接块(102)相吻合的圆柱槽,所述圆柱槽的轴线分别朝向左右两侧;所述连接块(102)在所述连接槽(201)内进行竖直方向的前后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模具斜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2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开口,所述连接块(102)从所述安装开口进入所述连接槽(201)内;所述连接槽(201)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开口,所述斜顶杆(1)与所述连接块(102)的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开口处,所述第一限位开口小于所述连接块(102),以防所述连接块(102)从所述第一限位开口脱离所述连接槽(201),所述第一限位开口的上端设有分别朝向前后两侧倾斜向上的倾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2到4任一项所述一种模具斜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座(2)的底端安装于斜顶底座(4)上,所述斜顶座(2)的底端设有滑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