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锂电池的Mylar膜及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650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电池的Mylar膜及锂电池,其中Mylar膜包括底面包覆片,所述底面包覆片的两侧分别设有大面包覆片,每个所述大面包覆片的两侧分别设有侧面包覆片,所述大面包覆片和侧面包覆片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凸起,所有的凸起朝向与裸电芯接触的一侧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大面包覆片和侧面包覆片上均匀设置若干个凸起,且所有的凸起朝向与裸电芯接触的一侧突出,使得Mylar膜与裸电芯各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注液电解液下流时,可以通过凸起部分进行引流,提升注液效率,缩短注液工艺时间,同时由于电芯侧面也可以吸液了,能够较好地改善电芯吸液及浸润效果。较好地改善电芯吸液及浸润效果。较好地改善电芯吸液及浸润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Mylar膜及锂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的Mylar膜及锂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锂电池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方形电池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在方形锂电池的制造过程中,裸电芯制造完成后需要被装入硬质的方形铝壳中以完成组装。由于铝壳较硬而存在刮伤裸电芯的风险。因此,在将裸电芯装入铝壳之前,需要用质软且具有较好柔韧性的Mylar膜包覆裸电芯,以防止铝壳对裸电芯造成损伤。
[0003]目前方形铝壳电池用全平面Mylar膜从底部往上包裹裸电芯,大多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9418561U中所公开的Mylar膜结构。由于这些Mylar膜的侧面及大面都为平面,注液及老化过程中电解液都集中在底部,虹吸及浸润都只能从底部进行,影响裸电芯吸液效果,且注液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Mylar膜结构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锂电池的Mylar膜及锂电池,通过在Mylar膜大面和侧面设置了许多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锂电池的Mylar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面包覆片,所述底面包覆片的两侧分别设有大面包覆片,每个所述大面包覆片的两侧分别设有侧面包覆片,所述大面包覆片和侧面包覆片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凸起,所有的凸起朝向与裸电芯接触的一侧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的Mylar膜,其特征在于,所有的凸起相对于Mylar膜表面的突出高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锂电池的Mylar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突出于Mylar膜表面的高度为0.25

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男何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