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封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1708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动力电池封装装置,包括电池内壳及电池外壳,电池内壳及电池外壳之间通过散热凸棱连接,散热凸棱设置在电池内壳的外侧壁及底面上,散热凸棱与电池外壳的内壁的连接处设有橡胶缓冲层,电池内壳的顶部的正极柱及负极柱贯穿电池外壳后伸出,正极柱及负极柱与电池外壳之间密封连接;电池内壳的顶部与电池外壳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下方的电池内壳、电池外壳及散热凸棱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防潮材料;电池外壳的外壁上设有散热翅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密封性能好、防止潮湿环境中电池短路;散热性能好,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耐挤压、减震,安全性能高。安全性能高。安全性能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封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生产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封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动汽车的普及率逐步增高,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动力电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与之相匹配的动力电池封装设备为动力电池提供保护,现有的电池封装装置在使用时发现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安全性低—高温、内短路、挤压、振动等情况下,电池也会冒烟、着火甚至爆炸,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另外雨天或者潮湿天气时,由于动力电池封装设备密封不严,动力电池很容易受潮,严重时会发生短路,影响到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急需一种密封严密、安全性能高、散热性能好、耐挤压的动力电池封装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封装装置,包括电池内壳及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内壳及电池外壳之间通过散热凸棱连接,所述散热凸棱设置在电池内壳的外侧壁及底面上,散热凸棱与电池外壳的内壁的连接处设有橡胶缓冲层,所述电池内壳的顶部设有正极柱及负极柱,所述正极柱及负极柱贯穿电池外壳后伸出,正极柱及负极柱与电池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封装装置,包括电池内壳及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内壳及电池外壳之间通过散热凸棱连接,所述散热凸棱设置在电池内壳的外侧壁及底面上,散热凸棱与电池外壳的内壁的连接处设有橡胶缓冲层,所述电池内壳的顶部设有正极柱及负极柱,所述正极柱及负极柱贯穿电池外壳后伸出,正极柱及负极柱与电池外壳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电池内壳的顶部与电池外壳之间设有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武生何海军祁人杰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创翔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