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对点自运行轨道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6430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点对点自运行轨道车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面板、无线收发模块、微控制器、变频器、牵引电机、编码器、蓄电池、IFID识别装置、齿轮箱、轮对。微控制器通过接收到的控制指令和速度、位置信息输出控制信号给变频器,变频器控制牵引电机的转向和转速,牵引电机依次带动齿轮箱、轮对转动,从而实现轨道车的自运行控制。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一键启动、自动调速运行、自动停车的功能,能够极大提升货物周转的效率和厂区自动化水平。货物周转的效率和厂区自动化水平。货物周转的效率和厂区自动化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点对点自运行轨道车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点对点自运行轨道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轨运输是一种简单、安全、运量大、效率高的运输方式,适应于量大、重载、物流传递等短线运输场合。传统工业工厂,各加工环节分厂区域范围广阔、物资运输量大,需要配置专门的车队用以周转货物,耗费财力、人力,且运输效率不高,已不能适应现今的高效、自动化的要求。因此,设计出一种能够在点对点间自运行、操作简单、运力大的轨道车能够极大地方便和提升厂区各车间的货物运输效率。
[0003]轨道车通过微控制器控制变频器以变压、变频的方式控制电机的转向和转速,通过RFID装置提供停车信号,既可通过车载的手动按钮启动,也可通过无线收发装置启动。微控制器还通过编码器实现对运行速度的闭环控制。也可通过挂接运输车辆提高轨道车的运量。实现一键启动、点对点匀速自运行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对点自运行轨道车控制装置,以实现点与点间的自动运行,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和工厂的自动化水平。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点对点自运行轨道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面板 (1)、无线收发模块(2)、微控制器(3)、编码器(4)、第一牵引电机(5)、第一齿轮箱(6)、第一轮对(7)、第二轮对(8)、第二齿轮箱(9)、第二牵引电机(10)、变频器(11)、蓄电池(12)、RFID阅读器(13)、RFID天线(14)、RFID电子标签(15),所述微控制器(3) 分别电性连有控制面板(1)、无线收发模块(2)、编码器(4)、变频器(11)、RFID阅读器(13),所述RFID阅读器(13)电性连接RFID 天线(14),所述RFID天线(14)以无线射频方式接收RFID电子标签 (15)的信号,所述变频器(11)分别电性连有蓄电池(12)、第一牵引电机(5)、第二牵引电机(10),所述编码器(4)机械安装于第一牵引电机(5)轴端,所述第一牵引电机(5)机械连接第一齿轮箱 (6),所述第一齿轮箱(6)机械连接第一轮对(7),所述第二牵引电机(10)机械连接第二齿轮箱(9),所述第二齿轮箱(9)机械连接第二轮对(8)。
[0007]所述微控制器(3)接收无线收发模块(2)、控制面板(1)、编码器(4)、RFID阅读器(13)的信号,通过控制程序判断轨道车的启动、停车、运行方向、运行速度信息,输出控制信号以改变变频器(11) 的输出电压、频率大小,实现对第一牵引电机(5)和第二牵引电机 (10)转向和转速的控制,从而实现对轨道车的启动、停车、运行方向及运行速度的控制。
[0008]所述微控制器(3)通过编码器(4)实时监测第一牵引电机(5) 的转速,与目标速度值求差,按偏差值调节输出控制信号改变变频器(11)的输出电压、频率大小,控制第一牵引电机(5)和第二牵引电机(10)转速为目标值。
[0009]在轨道车运行线路的起点/终点处布置有多个RFID电子标签(15),当轨道车运行至起点/终点时,RFID阅读器(13)通过RFID天线(14) 接收到RFID电子标签(15)的感应信号,轨道车立即停车,且只要检测到任意一个RFID电子标签(15)轨道车即停车,提高可靠性。
[0010]所述变频器(11)将蓄电池(12)的直流电转化为三相交流电,供给第一牵引电机(5)和第二牵引电机(10),并通过变压变频的方式改变两电机的转速。
[0011]所述第一牵引电机(5)带动第一齿轮箱(6)转动,第一齿轮箱 (6)带动第一轮对(7)转动,第二牵引电机(10)带动第二齿轮箱 (9)转动,第二齿轮箱(9)带动第二轮对(8)转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0013]1.操作简单,一键启动,自动调速运行,自动停车。
[0014]2.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现方式容易,且可通过挂接运输车辆的方式提高运力。
[0015]3.减低货物周转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装置原理图。
[0017]图中标号:1、控制面板;2、无线收发模块;3、微控制器;4、编码器;5、第一牵引电机;6、第一齿轮箱;7、第一轮对;8、第二轮对;9、第二齿轮箱;10、第二牵引电机;11、变频器;12、蓄电池;13、RFID阅读器;14、RFID天线;15、RFID电子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9]本实施例的一种工矿电机车自动驾驶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由控制面板1、无线收发模块2、微控制器3、编码器4、第一牵引电机 5、第一齿轮箱6、第一轮对7、第二轮对8、第二齿轮箱9、第二牵引电机10、变频器11、蓄电池12、RFID阅读器13、RFID天线14、 RFID电子标签15组成,所述微控制器3分别电性连有控制面板1、无线收发模块2、编码器4、变频器11、RFID阅读器13,所述RFID 阅读器13电性连接RFID天线14,所述RFID天线14以无线射频方式接收RFID电子标签15的信号,所述变频器11分别电性连有蓄电池 12、第一牵引电机5、第二牵引电机10,所述编码器4机械安装于第一牵引电机5轴端,所述第一牵引电机5机械连接第一齿轮箱6,所述第一齿轮箱6机械连接第一轮对7,所述第二牵引电机10机械连接第二齿轮箱9,所述第二齿轮箱9机械连接第二轮对8。
[0020]如图1所示,微控制器3接收无线收发模块2、控制面板1、编码器4、RFID阅读器13的信号,通过控制程序判断轨道车的启动、停车、运行方向、运行速度信息,输出控制信号以改变变频器11的输出电压、频率大小,实现对第一牵引电机5和第二牵引电机10转向和转速的控制,从而实现对轨道车的启动、停车、运行方向及运行速度的控制。
[0021]如图1所示,微控制器3通过编码器4实时监测第一牵引电机5 的转速,与目标速度值求差,按偏差值调节输出控制信号改变变频器 11的输出电压、频率大小,控制第一牵引电机5和第二牵引电机10 转速为目标值。
[0022]在轨道车运行线路的起点/终点处布置有多个RFID电子标签15,当轨道车运行至
起点/终点时,RFID阅读器13通过RFID天线14接收到RFID电子标签15的感应信号,轨道车立即停车,且只要检测到任意一个RFID电子标签15轨道车即停车,提高可靠性。
[0023]变频器11将蓄电池12的直流电转化为三相交流电,供给第一牵引电机5和第二牵引电机10,并通过变压变频的方式改变两电机的转速。
[0024]第一牵引电机5带动第一齿轮箱6转动,第一齿轮箱6带动第一轮对7转动,第二牵引电机10带动第二齿轮箱9转动,第二齿轮箱 9带动第二轮对8转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对点自运行轨道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面板(1)、无线收发模块(2)、微控制器(3)、编码器(4)、第一牵引电机(5)、第一齿轮箱(6)、第一轮对(7)、第二轮对(8)、第二齿轮箱(9)、第二牵引电机(10)、变频器(11)、蓄电池(12)、RFID阅读器(13)、RFID天线(14)、RFID电子标签(15),所述微控制器(3)分别电性连有控制面板(1)、无线收发模块(2)、编码器(4)、变频器(11)、RFID阅读器(13),所述RFID阅读器(13)电性连接RFID天线(14),所述RFID天线(14)以无线射频方式接收RFID电子标签(15)的信号,所述变频器(11)分别电性连有蓄电池(12)、第一牵引电机(5)、第二牵引电机(10),所述编码器(4)机械安装于第一牵引电机(5)轴端,所述第一牵引电机(5)机械连接第一齿轮箱(6),所述第一齿轮箱(6)机械连接第一轮对(7),所述第二牵引电机(10)机械连接第二齿轮箱(9),所述第二齿轮箱(9)机械连接第二轮对(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对点自运行轨道车控制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福德王彩芸车军李涛刘世海门进博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