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苦荞脱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498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苦荞脱壳装置;技术方案包括第一储存罐,其上端设置进料斗,第一风吸管,内部设置进料管,脱壳系统,风吸式分离装置和第一出料口,进料管设置在进料斗与脱壳系统之间,第一出料口设置在第一储存罐底部,脱壳系统包括呈上下布置的上磨盘,下磨盘,上磨盘中心设置第一转轴,下磨盘中心设置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分别连有电机,第一出料口连接有第二储存罐,第二储存罐内部设置筛分系统,第二储存罐底部设置第二出料口,进料管和第二出料口中间设置提升机,第二储存罐内部设有风吸式分离装置,上部设有第二风吸管;解决了苦荞脱壳时易被碾碎,工作效率低,脱壳效果差的问题。脱壳效果差的问题。脱壳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苦荞脱壳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苦荞脱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苦荞是自然界中甚少的药食两用作物,苦荞集七大营养素于一身,不是药,不是保健品,是能当饭吃的食品,因为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本身苦荞就富含硒的,可以对人体起到自然补充硒的作用,有着卓越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非凡的食疗功效,因此其制作成即食方便的食品,越来越收到人们的欢迎。目前苦荞脱壳的方式通常采用将种子煮至半熟,晾干,待壳软化分离后方可机械脱壳,这种方式步骤繁琐,工作量大,也有直接采用石磨碾压,这种方式通常会将苦荞颗粒碾碎,导致筛分时被分离出来,成品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苦荞脱壳装置,解决了苦荞脱壳时易被碾碎,工作效率低,脱壳效果差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苦荞脱壳装置,包括第一储存罐,所述第一储存罐上端设置进料斗,第一风吸管,内部设置进料管,脱壳系统,风吸式分离装置和第一出料口,所述进料管设置在进料斗与脱壳系统之间,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在第一储存罐底部,所述脱壳系统包括上磨盘,下磨盘,所述上磨盘与下磨盘呈上下布置,所述上磨盘中心设置第一转轴,所述下磨盘中心设置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分别连有电机,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有第二储存罐,所述第二储存罐内部设置筛分系统,所述第二储存罐底部设置第二出料口,所述进料管和第二出料口中间设置提升机,所述第二储存罐内部设有风吸式分离装置,上部设有第二风吸管。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上磨盘与下磨盘的材质均为实心橡胶,所述上磨盘的底面设有第一凸起,所述下磨盘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交错镶嵌布置。
[0007]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0008]本技术采用一种苦荞脱壳装置,通过在第一储存罐设置第一吸风管和风吸式分离装置,使苦荞在脱壳的同时将一部分壳分离出去,减小了下一筛分步骤的工作量,节省了筛分时间,将上磨盘与下磨盘的材质均设置为实心橡胶,使得苦荞在摩擦挤压脱壳时不易被碾碎,上磨盘的底面设有第一凸起,下磨盘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凸起,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交错镶嵌布置,同时上磨盘与下磨盘的电机分别控制其相互反向摩擦转动,并且以相同频率交替变换方向,提高了苦荞的脱壳率和脱壳效果。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10]图1为本技术所述苦荞脱壳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所述上磨盘与下磨盘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所述下磨盘上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第一储存罐;2—进料斗;3—第一风吸管;4—进料管;5—脱壳系统;6—第一出料口;7—上磨盘;8—下磨盘;9—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11—第二储存罐;12—筛分系统;13—第二出料口;14—提升机;15—第二风吸管;16—第一凸起;17—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0015]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苦荞脱壳装置,包括第一储存罐1,第一储存罐1上端设置进料斗2,第一风吸管3,内部设置进料管4,脱壳系统5,风吸式分离装置和第一出料口6,进料管4设置在进料斗2与脱壳系统5之间,第一出料口6设置在第一储存罐1底部,苦荞在脱壳的同时通过风吸式分离装置可以将一部分壳先分离出去,减小了下一筛分步骤的工作量,节省了筛分时间;脱壳系统5包括上磨盘7,下磨盘8,上磨盘7与下磨盘8呈上下布置,上磨盘7与下磨盘8的材质均为实心橡胶,上磨盘7的底面设有第一凸起16,下磨盘8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凸起17,第一凸起16与第二凸起17交错镶嵌布置,上磨盘7中心设置第一转轴9,下磨盘8中心设置第二转轴10,第一转轴9与第二转轴10分别连有电机,上磨盘7与下磨盘8的电机分别控制其相互反向摩擦转动,并且以相同频率交替变换方向,不仅使得苦荞在摩擦挤压脱壳时不易被碾碎,同时提高了苦荞的脱壳率和脱壳效果;第一出料口6连接有第二储存罐11,第二储存罐11内部设置筛分系统12,第二储存罐11底部设置第二出料口13,进料管4和第二出料口13中间设置提升机14,第二储存罐11内部设有风吸式分离装置,上部设有第二风吸管15,实现了未完全脱壳的苦荞的循环脱壳,取代人工收集后再次投料脱壳,极大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16]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苦荞脱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存罐(1),所述第一储存罐(1)上端设置进料斗(2),第一风吸管(3),内部设置进料管(4),脱壳系统(5),风吸式分离装置和第一出料口(6),所述进料管(4)设置在进料斗(2)与脱壳系统(5)之间,所述第一出料口(6)设置在第一储存罐(1)底部,所述脱壳系统(5)包括上磨盘(7),下磨盘(8),所述上磨盘(7)与下磨盘(8)呈上下布置,所述上磨盘(7)中心设置第一转轴(9),所述下磨盘(8)中心设置第二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9)与第二转轴(10)分别连有电机,所述第一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华陈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龙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