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汽车零部件抛丸加工用夹持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79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汽车零部件抛丸加工用夹持工装,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对称固定有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底座上表面固定有滑行座,滑行座上表面开设有滑行槽,滑行座侧壁设置有气泵,气泵上表面设置有输气管,滑行槽内滑动设置有齿板,滑行槽的一端侧壁与齿板间固定有气囊和滑行弹簧,第一固定板内转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有齿轮,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旋转板,第二固定板内设置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滑行板,滑行板侧壁设置有第二旋转板,两个旋转板相邻侧壁对称设置有压板,本装置通过气泵控制气囊使齿板滑动,齿板滑动来控制压板上的汽车零部件进行旋转实现对汽车零部件的多面抛丸。进行旋转实现对汽车零部件的多面抛丸。进行旋转实现对汽车零部件的多面抛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汽车零部件抛丸加工用夹持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为基于汽车零部件抛丸加工用夹持工装。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在生产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零部件,但是零部件在加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够符合最后组装的要求,汽车零部件在铸造成型后,一般需要通过抛丸机对其进行落砂去毛刺处理,抛丸的原理是用电动机带动叶轮体旋转,靠离心力的作用,将的弹丸抛向工件的表面,使工件的表面达到一定的粗糙度,使工件变得美观,或者改变工件的焊接拉应力为压应力,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通过提高汽车零部件表面的光洁度,也提高了汽车零部件后续喷漆的漆膜附着力,然而现有的汽车零部件抛丸机往往只能对零件的单面进行抛丸处理,这样导致抛丸处理效率较低,零件加工质量一般,往往需要二次抛丸处理,费时费力,为此我们提出基于汽车零部件抛丸加工用夹持工装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汽车零部件抛丸加工用夹持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汽车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汽车零部件抛丸加工用夹持工装,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对称固定有第一固定板(6)与第二固定板(10),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有滑行座(3),所述滑行座(3)上表面开设有滑行槽(31),所述滑行座(3)侧壁设置有气泵(2),所述气泵(2)上表面设置有输气管(21),所述滑行槽(31)内滑动设置有齿板(5),所述齿板(5)侧壁固定有连接板(51),所述滑行槽(31)的侧壁与连接板(51)间固定有气囊(22),滑行槽(31)的侧壁与连接板(51)间对称固定有滑行弹簧(23),所述气囊(22)的端部与输气管(21)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6)内转动设置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固定有齿轮(4),所述齿轮(4)与齿板(5)啮合,所述连接杆(7)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旋转板(8),所述第二固定板(10)内设置有伸缩装置(11),所述伸缩装置(11)的一端设置有滑行板(14),所述滑行板(14)侧壁设置有第二旋转板(9),所述第一旋转板(8)与第二旋转板(9)相邻侧壁对称设置有压板(93),所述伸缩装置(11)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装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汽车零部件抛丸加工用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转板(8)与第二旋转板(9)内均设置有多个压缩外杆(92),所述压缩外杆(92)内滑动设置有压缩内杆(95),所述压缩内杆(95)端部与压板(93)侧壁连接,所述压缩内杆(95)在压缩外杆(92)与压板(9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玲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双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