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行星排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452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行星排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壳体;发动机,其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壳体内部;动力电池,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分别与所述动力电池电连接;第一太阳轮轴和第二太阳轮轴,其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太阳轮轴连接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离合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太阳轮轴和第二太阳轮轴之间,选择性使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二太阳轮接合;第三太阳轮轴,其与所述第一太阳轮轴和所述第二太阳轮轴同轴设置;三行星排齿轮系;所述第一齿圈与第二行星架固联,第二行星排和第三行星排共用第二齿圈;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差速器机构。通过多种工作模式切换,保证各动力源均工作在高效率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行星排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行星排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属于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汽车是世界各国汽车发展的热点。新能源汽车大致上分为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存在充电时间过长和续航能力不足等问题;燃料电池汽车虽然说可以实现真正的零污染,但是其技术门槛十分高,存在启动速度比较慢,催化效率低和燃料储存的安全性等问题。由于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都有短期内难以突破的缺点,混合动力汽车就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混合动力汽车有发动机和电机两个动力源,结合高效功率分汇流机构、实现增程式发电,保证发动机尽可能工作在最优经济区,大大提高车辆的续航能力,丰富的驱动模式保证了电动机始终在最佳效率区工作,并实现多种驱动模式,能有效应对各种应用场景,保证车辆在任何情况都具备出色的动力性和节能率。但是,传统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非常复杂,控制难度高,如何在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内实现高效增程模式、实现驱动模式快速切换、提高系统传动效率和降低系统成本等问题尚未有效得到解决,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内确实可行的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乏善可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三行星排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传动结构简洁,且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通过多种工作模式切换,保证了各动力源均工作在高效率区,达到最佳的动力效果和技能效果,实现极高的续航里程,具备了更优良的混合动力性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行星排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壳体;发动机,其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壳体内部;动力电池,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分别与所述动力电池电连接;第一太阳轮轴和第二太阳轮轴,其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太阳轮轴连接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离合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太阳轮轴和第二太阳轮轴之间,选择性的使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二太阳轮接合;第三太阳轮轴,其与所述第一太阳轮轴和所述第二太阳轮轴同轴设置;三行星排齿轮系,其包括:第一行星排行星架、第一行星排太阳轮、第一行星排行星轮、第一行星排齿圈、第二行星排行星架、第二行星排太阳轮、第二行星排行星轮、第二行星排齿圈、第三行星排行星架、第三行星排太阳轮、第三行星排行星轮;其中,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第一行星排行星架,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第三行行星排星架,所述第一行星排太阳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太阳轮轴上,所述第二行星排太阳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太阳轮轴上,所述第三行星排太阳轮固定设置在第三太阳轮轴上;所述第一齿圈与第二行星架固联,第二行星排和第三行星排共用第二齿圈;第一制动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太阳轮轴之间,选择性的使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太阳轮轴结合和分离;第二制动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和所述第一行星架之间,选择性的使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行星架结合和分离;第三制动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和第一齿圈之间,选择性的使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齿圈结合和分离;差速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齿圈的外齿与所述差速器机构啮合。优选的是,差速器机构包括:左半轴和右半轴,其同轴可旋转支撑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差速器总成,其同时可旋转连接左半轴和右半轴,并选择性输出动力;差速器齿圈,其设置在所述差速器总成上。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齿圈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齿,所述外齿与所述差速器齿圈相啮合,并形成差速器齿轮副。优选的是,扭转减震器,其设置在所述发动机和所述第一太阳轮轴之间。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一逆变器,其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和所述第一电机之间;第二逆变器,其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机之间;其中,所述动力电池通过高压线束分别与所述第一逆变器和所述第二逆变器相连,进而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实现电能存储与分流。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电动发电机。优选的是,所述离合器为结合离合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机械结构的合理布局提供了一种基于三个行星排构型并结合一个离合器、三个制动器、两个电机和发动机的混合动力系统,并通过模式切换机构中离合器、制动器的不同组合以实现多个工作模式。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十一种工作模式,包含发动机快速启动模式、驻车发电模式、两个纯电驱动模式、两个混动模式、一个发动机直驱模式、两个发动机分流驱动模式、增程式混合驱动模式和制动能量回收模式;所述发动机快速启动模式,第一电机充当ISG电机功能,无需另外设置发动机启动电机;所述制动能量回收模式能保证制动能量被充分利用,提高效率,降低油耗;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发动机和双电机联合驱动模式(二级混动模式)作为汽车的运动模式或脱困模式;第二电机单独驱动模式(一级纯电模式)作为第一电机和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时的备用工作模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三行星排混合动力驱动装置构造简洁、传动效率高、损耗小,且具有更高的传递效率,具备了更优良的混合动力性能(动力性和经济性),能保证各动力源均在高效率区工作,实现低排放、低能耗的目标,同时也拥有较高的续航里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发动机快速启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驻车发电模式下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一级纯电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在二级纯电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在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在增程式混合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在发动机动力分流式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在发动机与第二电机分流式联合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在一级混合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在二级混合驱动模式下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在制动能量回收模式下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行星排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基于三个行星排构型并结合一个离合器、三个制动器、两个电机和发动机的混合动力系统,并通过模式切换机构中离合器、制动器的不同组合以实现多个工作模式,具体包括:动力系统、功率分汇流机构、模式切换机构、扭转减震器29、第一太阳轮轴28、第二太阳轮轴16、第三太阳轮轴14、差速器齿轮21、差速器总成20。如图1所示,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1、第一电机26、第二电机12、第一逆变器4、第二逆变器11及动力电池8;其中,第一太阳轮轴28的一端连接发动机1的输出端,扭转减震器29设置在发动机1和第一太阳轮轴28之间,发动机1通过扭转减震器29将动力输入至第一太阳轮轴28;第一电机26连接第一行星架3,第二电机12连接第三行星架15;动力电池8通过高压线束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行星排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装置壳体;/n发动机,其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壳体内部;/n动力电池,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n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分别与所述动力电池电连接;/n第一太阳轮轴和第二太阳轮轴,其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太阳轮轴连接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n离合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太阳轮轴和第二太阳轮轴之间,选择性的使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二太阳轮接合;/n第三太阳轮轴,其与所述第一太阳轮轴和所述第二太阳轮轴同轴设置;/n三行星排齿轮系,其包括:第一行星排行星架、第一行星排太阳轮、第一行星排行星轮、第一行星排齿圈、第二行星排行星架、第二行星排太阳轮、第二行星排行星轮、第二行星排齿圈、第三行星排行星架、第三行星排太阳轮、第三行星排行星轮;/n其中,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第一行星排行星架,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第三行行星排星架,所述第一行星排太阳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太阳轮轴上,所述第二行星排太阳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太阳轮轴上,所述第三行星排太阳轮固定设置在第三太阳轮轴上;/n所述第行星排一齿圈与第二行星架固联,第二行星排和第三行星排共用第二齿圈;/n第一制动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太阳轮轴之间,选择性的使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太阳轮轴结合和分离;/n第二制动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行星架之间,选择性的使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行星架结合和分离;/n第三制动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和第一齿圈之间,选择性的使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齿圈结合和分离;/n差速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第二齿圈与所述差速器机构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行星排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装置壳体;
发动机,其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壳体内部;
动力电池,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
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分别与所述动力电池电连接;
第一太阳轮轴和第二太阳轮轴,其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太阳轮轴连接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
离合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太阳轮轴和第二太阳轮轴之间,选择性的使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二太阳轮接合;
第三太阳轮轴,其与所述第一太阳轮轴和所述第二太阳轮轴同轴设置;
三行星排齿轮系,其包括:第一行星排行星架、第一行星排太阳轮、第一行星排行星轮、第一行星排齿圈、第二行星排行星架、第二行星排太阳轮、第二行星排行星轮、第二行星排齿圈、第三行星排行星架、第三行星排太阳轮、第三行星排行星轮;
其中,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第一行星排行星架,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第三行行星排星架,所述第一行星排太阳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太阳轮轴上,所述第二行星排太阳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太阳轮轴上,所述第三行星排太阳轮固定设置在第三太阳轮轴上;
所述第行星排一齿圈与第二行星架固联,第二行星排和第三行星排共用第二齿圈;
第一制动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太阳轮轴之间,选择性的使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太阳轮轴结合和分离;
第二制动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行星架之间,选择性的使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行星架结合和分离;
第三制动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和第一齿圈之间,选择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少华陈浩田哲刘翔宇公茂森程子硕王英睿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麟智传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