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多功能教具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51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多功能教具杆,包括第一刻度尺及第二刻度尺,第一刻度尺的一端连接有中空且下端开口的笔套,第一刻度尺远离笔套的一端向内沿其长度方向切割形成第一插槽,第一插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杆,第一滑动杆靠近开口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动连接头;第二刻度尺的一端连接有锥尖,第二刻度尺远离锥尖的一端向内沿其长度方向切割形成第二插槽,第二插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杆,第二滑动杆靠近开口的一端连接有与第一转动连接头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连接头,第一转动连接头及第二连接头均可缩回到第一插槽或第二插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作为教杆、直尺、三角尺及圆规使用,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多功能教具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教学辅助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多功能教具杆。
技术介绍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因课程需要,老师经常需要在黑板上进行画图,用画图的方式让同学们更直观的来了解题目的解法,绘制不同的图形往往需要用不同的教具,传统的教具体积大、数量多,不方便携带,老师使用时因需要经常更换画图用具相当不方便,且影响教学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多功能教具杆,可作为教杆、直尺、三角尺及圆规使用,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多功能教具杆,包括第一刻度尺及第二刻度尺,所述第一刻度尺的一端连接有中空且下端开口的笔套,所述第一刻度尺远离所述笔套的一端向内沿其长度方向切割形成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靠近开口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动连接头;所述第二刻度尺的一端连接有锥尖,所述第二刻度尺远离所述锥尖的一端向内沿其长度方向切割形成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靠近开口的一端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头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连接头,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头及所述第二连接头均可缩回到所述第一插槽或所述第二插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态下,第一刻度尺与第二刻度尺保持竖直,第一转动连接头及第二连接头均缩回到第一插槽或第二插槽内,作为教杆使用,便于老师用教杆指明黑板上的重点;同时第一刻度尺与第二刻度尺竖直连接时,也可直接作为直尺使用,便于老师在黑板上画线条;推动推片,将第一滑动杆及第二滑动杆抽出,转动成直角或需要的角度,推动限位齿爪使之与限位齿轮相啮合,固定住角度,便可作为三角尺使用;将第一滑动杆及第二滑动杆抽出后,选取需要的半径,将粉笔插入笔套后,用锥尖作为支点画圆,便作为圆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动接头远离所述笔套的一端为半圆形的限位齿轮,贯穿所述第一转动接头的中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转动接头的中部连接有与所述连接孔转动连接且穿出所述连接孔的转轴,贯穿所述转轴伸出所述连接孔的部分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接头侧面相平行的滑槽,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齿轮相啮合的限位齿爪,所述滑条的另一端设置有推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第一滑动杆与第二滑动杆时,首先需要推动推块,使限位齿爪不与限位齿轮啮合,才能转动第一滑动杆与第二滑动杆,转动完后,推动限位齿爪与限位齿轮啮合,限制其转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刻度尺及所述第二刻度尺靠近开口的一侧均向内开设有锁紧条孔,每一锁紧条孔均包括与所述第一插槽或所述第二插槽连通且深度沿其长度方向逐渐减小的挤压孔、与所述挤压孔及外部连通的滑孔,每一锁紧条孔均滑动连接有挤压限位器,每一挤压限位器均包括与所述挤压孔滑动连接的挤压块、与所述挤压块连接且与所述滑孔滑动连接的滑块、与所述滑块连接且伸出所述锁紧条孔的推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态下,将挤压块滑动至挤压孔最浅处,用挤压块挤压第一滑动杆或第二滑动杆,增大摩擦力,限制其滑动,若需要滑动第一滑动杆或第二滑动杆时,将挤压块滑动至挤压孔最深处,不挤压第一滑动杆或第二滑动杆,减小摩擦力,便能自由滑动第一滑动杆或第二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本专利技术经过转动变形后可作为教杆、直尺、三角尺及圆规使用,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其二、通过限位齿爪与限位齿轮的配合,限制第一刻度尺与第二刻度尺,在作为三角尺或圆规使用时保持角度或半径不变;其三、通过调节挤压限位器挤压或放松第一滑动杆及第二滑动杆,使其与第一插槽或第二插槽的摩擦力增大或变小,便可根据需要限制其滑动或将其抽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教杆及直尺状态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三角尺状态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圆规状态图;图4主要用于展示第一转动接头与第二转动接头的连接关系;图5主要用于展示锁紧条孔与挤压限位器的连接关系。图中:1、第一刻度尺;11、笔套;12、第一插槽;2、第二刻度尺;21、锥尖;22、第二插槽;3、手柄;31、插孔;4、第一滑动杆;41、第一转动连接头;42、连接孔;43、限位齿轮;5、第二滑动杆;51、第二转动连接头;52、转轴;53、滑槽;6、滑条;61、限位齿爪;62、推块;7、锁紧条孔;71、挤压孔;72、滑孔;8、挤压限位器;81、挤压块;82、滑块;83、推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多功能教具杆,包括第一刻度尺1及第二刻度尺2,第一刻度尺1的一端连接有一个中空且下端开口的笔套11,第一刻度尺1远离第二刻度尺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一个手柄3,手柄3的一端开设有一个与笔套11相配合的插孔31,第一刻度尺1远离笔套11的一端向内沿其长度方向切割形成一条第一插槽12,第一插槽12内滑动连接有一根第一滑动杆4,第一滑动杆4靠近开口的一端连接有一个第一转动连接头41;第二刻度尺2的一端连接有一个锥尖21,第二刻度尺2远离锥尖21的一端向内沿其长度方向切割形成一条第二插槽22,第二插槽22内滑动连接有一根第二滑动杆5,第二滑动杆5靠近开口的一端连接有一个与第一转动连接头41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连接头51,第一转动连接头41及第二连接头均可缩回到第一插槽12或第二插槽22内。第一转动接头远离笔套11的一端为半圆形的限位齿轮43,贯穿第一转动接头的中部开设有一个连接孔42,第二转动接头的中部连接有一根与连接孔42转动连接且穿出连接孔42的转轴52,贯穿转轴52伸出连接孔42的部分开设有一条与第一转动接头侧面相平行的滑槽53,滑槽53滑动连接有一条滑条6,滑条6的一端设置有一个与限位齿轮43相啮合的限位齿爪61,滑条6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块推块62,便于转动第一刻度尺1及第二刻度尺2时用于限位,使其不能自由转动。第一刻度尺1及第二刻度尺2靠近开口的一侧均向内开设有一个锁紧条孔7,每一锁紧条孔7均包括一条与第一插槽12或第二插槽22连通且深度沿其长度方向逐渐减小的挤压孔71、一条与挤压孔71及外部连通的滑孔72,每一锁紧条孔7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挤压限位器8,每一挤压限位器8均包括一块与挤压孔71滑动连接的挤压块81、一块与挤压块81连接且与滑孔72滑动连接的滑块82、一块与滑块82连接且伸出锁紧条孔7的推片83;便于限位第一滑动杆4及第二滑动杆5。使用方式:常态下,第一刻度尺1与第二刻度尺2保持竖直,第一转动连接头41及第二连接头均缩回到第一插槽12或第二插槽22内,连接手柄3后,作为教杆使用,便于老师用教杆指明黑板上的重点;同时第一刻度尺1与第二刻度尺2竖直连接时,也可直接作为直尺使用,便于老师在黑板上画线条;推动推片83,使挤压块81滑动至挤压孔71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多功能教具杆,包括第一刻度尺(1)及第二刻度尺(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度尺(1)的一端连接有中空且下端开口的笔套(11),所述第一刻度尺(1)远离所述笔套(11)的一端向内沿其长度方向切割形成第一插槽(12),所述第一插槽(1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杆(4),所述第一滑动杆(4)靠近开口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动连接头(41);所述第二刻度尺(2)的一端连接有锥尖(21),所述第二刻度尺(2)远离所述锥尖(21)的一端向内沿其长度方向切割形成第二插槽(22),所述第二插槽(22)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杆(5),所述第二滑动杆(5)靠近开口的一端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头(41)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连接头(51),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头(41)及所述第二连接头均可缩回到所述第一插槽(12)或所述第二插槽(2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多功能教具杆,包括第一刻度尺(1)及第二刻度尺(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度尺(1)的一端连接有中空且下端开口的笔套(11),所述第一刻度尺(1)远离所述笔套(11)的一端向内沿其长度方向切割形成第一插槽(12),所述第一插槽(1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杆(4),所述第一滑动杆(4)靠近开口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动连接头(41);所述第二刻度尺(2)的一端连接有锥尖(21),所述第二刻度尺(2)远离所述锥尖(21)的一端向内沿其长度方向切割形成第二插槽(22),所述第二插槽(22)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杆(5),所述第二滑动杆(5)靠近开口的一端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头(41)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连接头(51),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头(41)及所述第二连接头均可缩回到所述第一插槽(12)或所述第二插槽(2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多功能教具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接头远离所述笔套(11)的一端为半圆形的限位齿轮(43),贯穿所述第一转动接头的中部开设有连接孔(42),所述第二转动接头的中部连接有与所述连接孔(42)转动连接且穿出所述连接孔(42)的转轴(52),贯穿所述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红英刘俊杨静梅朱彪杨丽梅朱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